- 相關推薦
2024年通用龍應臺的語錄摘錄75條
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想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一個有了權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義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龍應臺的語錄75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歸來歸來,往恐危身些……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約,其角些……歸來歸來,恐自遺滅些……魂兮歸來,反故居些。
2、但我們不是。我們不會跟好朋友一樣殷勤探問,不會跟情人一樣常相廝磨,不會跟夫妻一樣同船共渡。所謂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過,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擇和承受。我們聚首,通常不是為了彼此,而是為了母親。聚首時即使是促膝而坐,也不必會談心。即使談心,也不必會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擇,只有自己承受,我們這個年齡,已經了然在心。我們問:母親也走了以后,你我還會這樣相聚嗎?我們會不會,像風中的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3、傳統的氣質氛圍并不是一種膚淺的懷舊情緒,當人的成就像氫氣球一樣向不可知的天空飛展,傳統就是綁著氫氣球的那根繩子,緊連著土地,使你仍舊樸實地面對生老病死,使你與春夏秋冬共同呼吸,使你的腳仍舊踩得到泥土,你的手可以觸摸到水感,你的心靈可以和兩千年前的作者對話。所以傳統不是懷舊的情緒,傳統是生存的必要。
4、我很歡喜你心中有一個小鎮,在你駛向大海遠走高飛之前。
5、對歷史的尊重,對異質文化的包容,是文化很重要的條件。
6、沒有一個真正富強的國家不把人才當作國寶的,或者應該倒過來說,不把人才當國寶的國家,不可能真正富強。
7、對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8、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問題最后只有自己知道答案。或者沒有。
9、所謂家嘛,就是一個能讓你懶惰、暈眩、瘋狂放松的地方。——安德烈
10、她看看前方,一縱列座位伸向模糊的遠處;她轉過身來看往后方,列車的門緊緊關著,看不見門后頭的深淺。她看向車廂兩側窗外,布簾都已拉上,只有動蕩不安的光,忽明忽滅、時強時弱,隨著火車奔馳的速度像閃電一樣打擊進來。她緊緊抓著椅背,維持身體的平衡,然后,她開始往前走。我緊跟著亦步亦趨,一只手搭著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卻見她用力地撥開我的手,轉身說,"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滿了淚光,聲音凄惻。
11、不必打開,我就知道,存折里頭,誰裝了一個看不見的沙漏。因為無法打開,看不見沙漏里的沙究竟還有多少,也聽不見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
12、今天晚上站在這里說話,深怕帶來什么后果,但我有夢,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講我們想說的話,我們的下一代有免于恐懼的自由!
13、日后的人生旅程,當然還是要漂萍離散——人生哪有恒長的廝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么呢?
14、這一切都是虛妄的,可是除了虛妄,我們一無所有。
15、我愿意用一生的時間,去等這個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歲的手指。花繩繞過來,剛好要系上的時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來,在淡水街明亮的陽光里,在石階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歲的手指。
16、我們會不會像風中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沙漠?
17、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么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么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么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么收拾?
18、你知道嗎?象棋里頭我覺得最"奧秘"的游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注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19、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目送》
20、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21、教育者所不自覺的矛盾是:他們在"智"育上希望學生像野兔一樣往前沖刺(當然也有為人師者希望學生在智育上也如烏龜);在所謂"德"育上,卻拼命把學生往后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這兩者其實不能并存。有高壓式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自由開放的"智"育,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規矩順從聽話的"乖"學生,就不要夢想教出什么智慧如天馬行空的優秀人才。"庸材"的"德"育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 ——龍應臺 《野火集》
22、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龍應臺 《目送》
23、曾經不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色即是空",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信,但有些無法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如李叔同圓寂前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信與不信間,彷佛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相信不相信》
24、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親愛的安德烈》
25、現在這個男人當然完全地屬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過去卻屬于我,做母親的我。——《孩子你慢慢來》
26、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為永恒不滅的表征,后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再來,滄海,不會再成桑田。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海枯石爛的永恒,原來不存在。
27、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時候,杜甫不是還記錄時間嗎?唱"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人,不是在記錄時間嗎?倫勃朗一年一年畫自畫像,從年少輕狂畫到滿目蒼涼—他不是在記錄時間嗎?
28、我愛極了做母親 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的胸口 就能使我覺得幸福 女性主義者 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 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么呢?
29、最平凡、最普通的恐懼吧?我恐懼失去所愛。你們小的時候,放學時若不準時到家,我就幻想你們是否被人綁走或者被車子撞倒。你們長大了,我害怕你們得憂郁癥或吸毒或者飛機掉下來。 我恐懼失去所能。能走路、能看花、能賞月、能飲酒、能作文、能會友、能思想、能感受、能記憶、能堅持、能分辨是非、能有所不為、能愛。每一樣都是能力,每一種能力,都是可以瞬間失去的。 顯然我恐懼失去。
30、很長時間后的我才完全明白,常常不是善與惡之間的力量在戰斗,而僅僅是兩個不同的惡,在為了控制世界而相互爭斗。 ——龍應臺 《野火集》
31、生命敗壞的過程,其實就是走向失去。于是,所謂以智慧面對敗壞,就是你面對老和死的態度了。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2、至于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御"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最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3、歷史條件更少不了政治現實。德國人懺悔對象是猶太人——戰后團結起來聲大勢大的猶太人。同樣被屠殺幾近滅種的吉卜賽人卻鮮有人提及。誰都知道"六百萬"這個數目,可是誰知道吉卜賽人被害的數目?吉卜賽人沒有組織。沒有勢力。沒有聲音。反省,顯然不是一個單純的道德問題,它可能更是種種政治勢力較量的產物。
34、思想需要經驗的積累靈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細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哪一樣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
35、而民意的強權并不比政府的強權不危險。首先是民意本身的可疑及不可信賴。很大一部分的所謂民意由媒體形成。威權政府曾經是媒體的共同敵人,這個敵人沒有了,媒體在自由中很吊詭地成為自己的敵人:報紙老板以一己的政治立場控制言論,政治人物利用媒體操縱輿論,電視唯利是圖不設下限地自我庸俗化,媒體記者因素質不夠而提供半真半假的訊息,因判斷力不足而做出夸大或偏頗的評論。民意的形成過程中有太多太多操縱作假的空間,此其一。而民意即使是真實的,卻絕對未必是對的,此其二。
36、中國人沒有這個問題。8月份在北京農村,走過"大隊"的高墻,我問那在村子里生長的婦女:"文革時候欺凌別人的壞蛋,今天都到哪里去了?"她笑笑,指指高墻。"在里頭哩!"中國人喜歡講寬恕,因為寬恕不但道德上好聽,而且用起來方便。有了速食面似的寬恕,人就可以飽飽的上床,倒頭就睡。我倒是再喝一杯咖啡,今晚就要失眠了。
37、任何一個國家的建立,都需要一個"假想敵"來激起自己內部的凝聚力。對歐盟而言,挾其經濟軍事優勢而四出"侵略"張牙舞爪而又絕對"沒有文化"的美國正是一個理想的"暴秦",可以促進歐盟各國的團結。
38、因為無法打開,看不見沙漏里的沙究竟還有多少,也聽不見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
39、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的這間零亂的花鋪。——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0、宇宙之內,最公道的有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良心。——龍應臺《女子與小人》
41、一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是這樣的,媽媽必須做導游,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他。——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2、我一直以為大學校長是高瞻遠矚,指導學術與教育大方向的決策人,而不是管饅頭稀飯的保姆。——龍應臺《野火集》
43、我們兩個本來都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別送給媽媽做女人的禮物。——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4、人生像條大河,可以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并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45、這份絕望的無力感是誰造成的?——龍應臺《野火集》
46、二十世紀的人猶豫、懷疑、思索,不是因為他知道得太少,而是因為他知道得太多;不是因為他西化太淺,而是因為他西化太深。——龍應臺《百年思索》
47、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的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么呢?——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8、那天黃昏,安安和弗瑞弟關在房里聽音樂、看圖畫書。錄音機放著一支安安非常喜愛的歌……神用他的手,撫摸著大地,春草深又深……——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9、滿山遍野的茶樹,盛開著花,滿山遍野一片白花。你們扶著母親走下山。她的鞋子裹了一層黃泥。"擦擦好嗎?"兄弟問。"不要。"她的眼光看著遠處的祝融山峰;風,吹亂了她的頭發。下山的路上你折了一支茶花,用手帕包起。泥土路上一只細長的蜥蜴正經過,你站到一邊讓路給它,看著它靜靜爬過,背上真的有一條火焰的藍色。
50、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而公民社會,因為不依賴皇權或神權來堅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
51、所謂脫離殖民,意味著被殖民者開始認真地尋找自己、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疼愛自己。每一次游行,每一次辯論,每一場抗爭,都會使「我是什么人」的困惑變得清澈。每一棟老屋被保存,每一株老樹被扶起,每一條老街被細心愛護——即使是貧民街,都會使人們驚喜:原來我的腳所踩的就是我的家、我的島、我的國。要人民愛家愛國嗎?不要花納稅人的錢去製作宣傳吧!你不要拆掉他的老屋老街,不要剷除他的參天老樹,不要拆散他的老街坊,不要賣掉他祖母的日記本,他就會自然地「心繫家國」,歌于斯,哭于斯。
52、過了二十年,你們就會和我一樣,體重多了一點,靈魂少了一點。
53、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54、母親,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目送》
55、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龍應臺語錄
56、什么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給你意義;第二,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出處:親愛的安德烈
57、孩子是兩個人的,生孩子也是兩個人的事情。當醫生和護士在為眾多的病人跑進跑出的時候,只有丈夫能夠握著你的手,陪你度過每一場陣痛的凌虐。夫妻的同舟共濟,沒有更好的時候。兩個人先共度苦痛,苦痛之后再共享欣喜。出處:孩子你慢慢來
58、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的過去了,甚至夜夜來吊唁的蝶夢也冷了。是的,至少你還有虛無留存。你說,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是的,沒有一種笑是鐵打的,甚至眼淚也不是。出處:目送
59、才子當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出處:目送
60、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出處:親愛的安德烈
61、"矯讠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寶貴焉,盜莫大于子。天下何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跖?"大哉斯讠!用現代的語言來說,監獄里的搶劫犯也許只盜了數得出的錢,高居要職的達官貴人所盜的可能是整個國家。誰是真正的大盜。得看用的是誰的標準。出處:百年思索
62、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心中漸漸有一分明白,如月光瀉地。出處:目送
63、拜祭,終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寧。出處:目送
64、所謂家嘛,就是一個能讓你懶惰、暈眩、瘋狂放松的地方。——安德烈出處:親愛的安德烈
65、對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66、我想說的是,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里,誰,教過我們怎么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它不在我們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學中學大學的教科書或教程里,它更不在我們的大眾傳播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只叫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看櫻桃的華盛頓,懸梁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 蓋茨,都是成功的典范。
67、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的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丟在同一張椅下。
68、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
69、要真正的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70、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71、人對自然、對生命過度地暴虐、褻瀆之后,他究竟還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領袖們的心里深埋著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幾個我們疼愛的孩子呢?
72、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73、所謂家嘛,就是一個能讓你懶惰、暈眩、瘋狂放松的地方。
74、你要先有閑適的生活方式,有時間寧靜思索,有時間和朋友深談,有時間感覺一個微風習習的下午,才會有咖啡館或茶館文化。重點不是在講咖啡館,重點是生活方式。 ——《親愛的安德烈》
75、中年父母的挫折,安德烈,可能多半來自于,他們正在成長的孩子不愿意把門打開,讓他們進入自己的世界,而不是父母不愿意進入。 ——《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75條】相關文章: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30句07-27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68條09-08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摘錄59句08-07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摘錄74條10-16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60句10-30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35條09-01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摘錄87句11-20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摘錄69條01-30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67句02-20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90條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