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59條
仁民愛物是一種道德理想,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努力以赴,可是,你不能因為一個人做不到仁民愛物的標準而判他十年徒刑;仁民愛物是一個道德的上限,必須當他碰到下限——譬如殺人——的時候,你才能懲罰他。誤上了賊船的人,我們希望他有所覺醒,在"工作與良知"之間毅然有所抉擇,跳海也在所不惜,但這又是一個道德的期許,不是判罪的標準。把上限的道德期許拿來作為判罪懲處的下限標準,豈不失之太苛乎?人,沒有那么干凈吧?出處:人在歐洲下面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龍應臺的語錄59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我總是在暮色深沉中奔向機場。
2、她一進門就看左邊靠窗的桌子,只有在那個位子,可以安靜地看街上流過的彩色眾生。
3、"性、藥、搖滾樂"是少年清狂時的自由概念,一種反叛的手勢;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后,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
4、我很歡喜你心中有一個小鎮,在你駛向大海遠走高飛之前。
5、現在這個男人當然完全地屬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過去卻屬于我,做母親的我。
6、古跡的保護從來就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我們的未來。因為你做了保存,活著的人得以理解過去,理解過去,是為了讓他知道怎么面對未來。
7、有些青年人追求時尚,不談政治,實際上就是只關心自己的事情。社會就像一個巨大的滾動著的車,總有人在里面自顧自地行樂。所幸的是,總有人探出頭來看看這輛車究竟跑在哪里。
8、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9、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龍應臺《目送》
10、所謂家嘛,就是一個能讓你懶惰、暈眩、瘋狂放松的地方。——安德烈
11、我看見一個文風郁郁的江南所培養的才子,我看見一個只有大動蕩大亂世才孕育得出來的打不倒的斗士,我看見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當代典型—他的背脊直,他的眼光遠,他的胸襟大,他的感情深重而執著,因為他相信,真的相信:士,不可以不弘毅。我看見的是一個高大光明的人格。—最后的下午茶
12、奔忙,使思想家變成名嘴,使名嘴變成娛樂家,使娛樂家變成聒噪小丑。閑暇、逗留,確實是創造力的有機土壤,不可或缺。
13、智慧必然是來自孤獨。
14、我恐懼失去所能。能走路,能看花,能賞月,能飲酒,能作文,能會友,能思想。每一樣都是能力,每一種能力,都是可以瞬間失去的。
15、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后雖隔數里,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用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龍應臺 《目送》
16、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 ——龍應臺 《目送》
17、曾經相信過正義,后來知道,原來同時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而且彼此抵觸,冰火不容。選擇其中之一,正義同時就意味著不正義。而且,你絕對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熱烈主張某一個特定的正義,其中隱藏著深不可測的不正義。 ——龍應臺 《相信不相信》
18、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19、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目送》
20、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面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么可以附著依托。——《目送》
21、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親愛的安德烈》
22、你知道嗎?象棋里頭我覺得最"奧秘"的游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注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親愛的安德烈》
23、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目送》
24、小路上全是迷失了方向的蚯蚓;它們離開了泥,輾轉爬上了小路的柏油路面,大概由于不熟悉路面的堅硬,就忘了自己究竟來自哪里,要往哪里去;它們擱淺在小路上,被不知情的自行車輪和腳步軋過。
25、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
26、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各人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壓抑。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復雜和孤獨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越走越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
27、人瘦并不可恥,可恥的是把自己的臉打腫了來冒充胖子。 ——龍應臺 《野火集》
28、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里,誰,教過我們怎么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它不在我們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學、中學、大學的教科書或課程里,它更不在我們的大眾傳播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只教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砍櫻桃的華盛頓、懸梁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蓋茨,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便是談到失敗,目的只是要你絕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頭地,譬如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洗雪恥辱,譬如哪個戰敗的國王看見蜘蛛如何結網,不屈不撓。
29、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
30、親愛的,難道你覺得,兩個人一定比一個人不寂寞嗎?
31、然而,洞悉是非真偽的智慧,獨善其身的果敢——究竟多少圓顱方趾的人有這兩樣條件?明辨真偽往往不只是智慧的問題;一個智慧極高的人可能生長在一個極權制度中,資訊受到封鎖,教育受到歪曲與控制,神話、謊言作為洗腦的材料,從生到死他根本沒有洞悉真偽的機會。透過統一編制的教科書、控制嚴格的報紙與電視、宣傳標語、威嚇利誘的手段,一個政府可以塑造人民的思想,像搓泥人一樣,玩于股掌之間。
32、天微微亮,她輕輕走到我身邊,沒聲沒息地坐下來。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身子越來越瘦,腳步越來越輕,聲音越來越弱,神情越來越退縮,也就是會所,人逐漸逐漸退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雨兒
33、曾經不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色即是空",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信,但有些無法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如李叔同圓寂前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信與不信間,彷佛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34、活的文化,死的理解。希羅多德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大流士王召集了一批希臘人到宮廷上,問他們,什么代價可以使他們愿意去吃自己父親的遺體;希臘人說,不可能,沒有任何代價能讓他們去做如此可怕的勾當。同時,殿前有一批印度人,這個部落的印度人是以吃父輩遺體為風俗的。大流士問他們,什么代價可以使他們愿意將父親的遺體火化(希臘人火化遺體)。印度人大驚失色:不可能,不,沒有任何代價能讓他們去做如此可怕的勾當,想都別想。"
35、我們兩個本來都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別送給媽媽做女人的禮物。——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36、這份絕望的無力感是誰造成的?——龍應臺《野火集》
37、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38、二十世紀的人猶豫、懷疑、思索,不是因為他知道得太少,而是因為他知道得太多;不是因為他西化太淺,而是因為他西化太深。——龍應臺《百年思索》
39、那天黃昏,安安和弗瑞弟關在房里聽音樂、看圖畫書。錄音機放著一支安安非常喜愛的歌……神用他的手,撫摸著大地,春草深又深……——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0、你一震,醒來的時候,仍舊閉著眼,感覺光刺激著眼瞼,但是神智恍惚著,想不起自己是在哪里?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城市,自己是在生命的哪一段二十歲?四十歲?做什么工作,跟什么人在一起?開始隱約覺得,右邊,不遠的地方,應該有一條河,是,在一個有河的城里。你慢慢微調自己的知覺,可是,自己住過不止一個有河的城市河,從哪里來?
41、我是個攝影的幼兒園大班生,不懂得理論也沒學過操作,但是跟風景約會的時間長了,行云流水間,萬物映在眼底,突然悟到: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難道竟是那機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
42、他的坐著,其實是奔波,他的熱鬧,其實是孤獨。——龍應臺語錄
43、人生這條路真的是越走越孤單。現在還是朋友滿座,畢業后大家各奔東西。各人有各人的事業,各人有各人的家庭,再結交的朋友,感情也不會如當初般純粹。即便身處人群,周遭的熱鬧也仿佛與自己毫不相干,寂寞的心總是處在另一個世界。不過也是宿命,人赤條條的來,最終也赤條條的去。
44、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的過去了,甚至夜夜來吊唁的蝶夢也冷了。是的,至少你還有虛無留存。你說,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是的,沒有一種笑是鐵打的,甚至眼淚也不是。出處:目送
45、拜祭,終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寧。出處:目送
46、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并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親愛的安德烈》
47、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屬,這人可能是你的市長或國家領導。你必須每一次都做出決定:是與他決裂、抗爭,還是妥協、接受。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艱難地找出一條路來。你要自己找出來。 ——《親愛的安德烈》
48、你看電視里老是在討論或總結逝去的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已經發生過了,所有的"偉大"都被"做過"了。看那些節目,你難免覺得,這個社會不知為什么對過去充滿懷念,對現在又充滿幻滅,往未來看去似乎又無法找到什么新鮮的想象我們的時代仿佛是個沒有標記的時代,連叛逆的題目都找不到。因此我們退到小小的自我。 ——《親愛的安德烈》
49、我其實也誠實地在問自己,思考了之后我自己覺得,天呀,如果我的孩子能夠平安而且快樂,不管杰不杰出,我都已經很感謝了,所謂的 成功好像真的不重要。事實上,這種情形已經發生了,很多我臺北、香港的朋友,他們的兒子女兒都在哈佛、劍橋讀書,頂尖的優秀,我的兒子還在尋找人生的意義和方向,而且并不以杰出作為人生志向。以不能輸在起跑點上的邏輯來說,他已經差一大截了。但是那一次的陽臺夜話,我整理了自己的思緒,是的,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平庸,重要的是他們在人生里找到意義。
50、愛情能持久多半是因為兩人有一種"互利"的基礎。
51、春節的爆竹在冷過頭的冬天有一下沒一下的,涼涼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
52、我可以不聰明,但我不可以虛偽。——龍應臺《女子與小人》
53、曾經不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色即是空",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信,但有些無法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如李叔同圓寂前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信與不信間,彷佛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龍應臺《相信不相信》
54、你要先有閑適的生活方式,有時間寧靜思索,有時間和朋友深談,有時間感覺一個微風習習的下午,才會有咖啡館或茶館文化。重點不是在講咖啡館,重點是生活方式。 ——《親愛的安德烈》
55、那些晨昏相處、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們,安德烈,從此各奔四方,歲月的塵沙,滾滾撲面,再重逢時,也已不再是原來的少年了。《親愛的安德烈》
56、搬家具時碰破了一個墻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親愛的安德烈》
57、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斗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親愛的安德烈》
58、因為,請問品味是什么?它不就是細致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獨立個體的呈現嗎? ——《親愛的安德烈》
59、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淀,最細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沉淀、寧靜觀照,哪一樣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 ——《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59條】相關文章: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35條09-01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68條09-08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摘錄59句08-07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摘錄69條01-30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摘錄98句01-07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摘錄87句11-20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60句10-30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摘錄74條10-16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30句07-27
通用龍應臺的語錄摘錄97條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