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通用靜思的語錄錦集69條
家庭和諧,即使物質貧乏,仍是富在天倫之樂中;否則再多的錢財,也抵不過家庭失和的苦惱和缺撼。以下是關于靜思的語錄69條,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身外的環境,要天天整理,心地的風光,要常保清凈。
2、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必須抱持:絕對要任勞、絕對要忍怨、絕對要有愛、絕對心存快樂。這是佛教精神的絕對論,也是與世間法相對論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業臻至完美境界之關鍵。
3、是非當教育,贊美作警惕;嫌棄當反省,錯誤作經驗。
4、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5、想獲得心靈的解脫,要能不為物牽。
6、懂得生活的人,連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
7、戒是明眼人為盲人設護障,免墜崖谷。
8、敢我行我素!不管不顧地玩"自我"的人……要不是身居要職!哪怕他們把"自我"玩得惡劣多端!則是非富則貴之人:無視他人!或是特立獨行有才之人。
9、給生命一個微笑的理由,別讓心承載太多的負重;給自己一個取暖的方式,以風的執念求索,以蓮的姿態恬淡,將歲月打磨成人生枝頭最美的風景。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
10、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忍耐。
11、真正的快樂,不是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12、要批評別人時,要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
13、每一天都是故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14、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15、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16、真正的普度是發大心、立大愿,普愛一切眾生。
17、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18、真正的快樂,不是因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19、人最難看見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張著眼睛向外看,把別人稱斤論兩,把世事說長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
20、不要把能行善的身體,用在吃喝玩樂上,應該身行好事。
21、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心中常存善念,遇事逢兇化。
22、父母是堂上活菩薩,是真正能接受扶養,能讓我造福靈感的活佛。
23、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長得不漂亮,沒有人緣,其實人緣并不是在于色身,而是在于氣質,氣質是由修養培養成的。
24、圣人與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異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時空。
25、生氣是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
26、努力去愛一個原本怨恨的人,是善待自己。
27、聰明不一定具備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只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貪婪詭詐也是聰明的象征。
28、人應互相勉勵,互相關懷,彼此提醒,那怕舉手投足,開口動念,都要時刻謹慎,勿讓心念偏差,導致行為乖繆。
29、做個手心向下的人,不要做手心向上的人。
30、內隨愿,外隨緣,才能自在如愿。
31、人間壽命因為短暫,才更顯得珍貴。
32、忍得過、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
33、無心去往壞處想,則任何話都是好話。
34、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35、多一分善念,少一個惡念;多一分良知,少一分癡迷。
36、歡喜心是良藥,不生氣是消業障。
37、心安茅屋穩,心定菜根香。
38、逆境,是非來源,心中要持一寬字。
39、人生為人群付出多少,就得多少踏實感。
40、什么人都可以原諒,唯有不誠實的人不可原諒。
41、世間的盜賊偷竊東西,不一定會把東西都偷光。但只要一念瞋心起,心中的「瞋賊」就會把一切功德偷得無影無蹤。
42、時時以清凈解脫的愛心,秉承過去生所播下的遠因,成就現在的近緣,更擴展長情於未來。
43、鳥要有巢,人要有家,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來天倫之樂?
44、人生多!身體四大不調是病,家人吵嚷不和是病,社會動盪不安也是病。
45、身軀乃「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既為物質的組合,壞滅(病死)是正常的現象。然而肉體可能是單薄虛弱的,精神卻可以強壯康健。
46、誠是發自內心、自動自發的精神。若有這分自動自發的精神,人生再辛勞都不會覺得苦。
47、人生在世,不能無所事事、懵懵懂懂而虛度一生,應發揮我們的良知良能,以佛菩薩的精神造福人群。
48、同道,是指同修間若有錯誤的行為,可彼此更正、相互惕厲之意。
49、學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論、學問,還要能身體力行。
50、學佛是為眾生而學佛,做人是為工作而做人。
51、學佛是盡本分,在什麼崗位就做什麼事,不要將人間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處在人間。
52、人在平安的時候,狠容易迷失自己。偶爾有小挫折或坎坷,反而能喚醒良知、長養善根,這何嘗不也是福?
53、怕時間消逝,花了許多心血,想盡各式方法要遮擋時間,結果是:浪費了更多時間,且一無所成!
54、我們到哪裡都應該有一個目標、起點,要朝目標往前走到底;不要停在半路,停在半路比走到目標還辛苦。就好像爬山的人,要不就留在山下,要不就一鼓作氣到山頂上。否則停在半山腰中,石頭若滾下來,豈不是很危險?
55、所謂職業,是為生活而工作,是被動的辦事;辦公時間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遲到早退,公務就算完成。而志業則是沒有上班時間,更沒有下班時刻,雖然不需打卡,卻是分秒善盡義務,一切都出于自愿。
56、正信的佛教徒稱禮敬諸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學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57、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為自己,一切只為眾生求安樂,寧可拾己,以自己的犧牲使他人得到安樂。
58、身為佛弟子,就應學習佛陀的精神,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并與眾生同苦樂。能做到人我一體,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稱為有意義、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59、佛法要人間化,必須先凈化人間;要凈化人間,必須先身體力行凈化自己。如何凈化呢?就是培養清凈的法愛。所謂的法愛,就是對普天下眾生,都能心生敬愛、覺情,而且愛得無所求、愛得很普遍。
60、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求不得是苦;求得之后仍不滿足,禁不起愛欲的鼓動及外界的誘惑,繼續永無盡期地渴求,以致人生痛苦耐!
61、找人好處是聚靈,看人缺點是收臟。
62、隨時記錄靈感。靜思語錄
63、用智慧探討人生真義,用毅力安排人生時間。
64、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65、真正的圣人,既強又柔。他的強是柔中事剛,剛中帶柔;柔能調服眾生,剛能堅強已志。
66、死亡不可怕,懼怕死亡的心情才可怕。
67、最好的醫生應該是自己。
68、要用心,不用操心,煩心。
69、滴水成河。粒米成蘿,勿輕己靈,勿以善小而不?
【靜思的語錄69條】相關文章:
靜思的語錄70條07-03
靜思的語錄48條07-12
精選靜思的語錄40條08-26
精選靜思的語錄38條08-28
靜思的語錄40句08-02
精選靜思的語錄48條12-20
精選靜思的語錄94句02-03
精選靜思的語錄39條11-02
靜思的語錄46句10-10
靜思的語錄39條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