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77條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多么普通又多么獨特的生命,原本無名無姓,卻到底可歌可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周國平的語錄77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質樸最不容易受騙,連成功也騙不了它。
2、適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懷著大化的超脫心境享受人生。
3、心中有完美,同時又把不完美作為人的命運承受下來,這就是哲人。
4、在真實的愛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賴別人造成的。
5、人是情感動物,也是理智動物,二者不可缺一。
6、絕大多數人的生命潛能有太多未被發現和運用。由于環境的逼迫、利益的驅使或自身的懶惰,人們往往過早地定型了,把偶然形成的一條窄縫當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路,只讓潛能中極小一部分從那里釋放,絕大部分遭到了棄置。人們是怎樣輕慢地虧待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啊。不論電腦怎樣升級,我只是用它來寫作,它的許多功能均未被開發。我們的生命何嘗不是如此?
7、死亡不是一個思考的對象。當我們自以為在思考死亡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所做的事情不是思考,而是別的,例如期望、相信、假設、想像、類比等等。
8、一個人預先置身于墓中,從死出發來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就會具備一種根本的誠實,因為這時他面對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對他人時才需要掩飾或撒謊,自欺者所面對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
9、也許,在天國里沒有黑夜,只有光明,所有的燭光其實并未熄滅,只是回到了那永恒的光明中?
10、成功是一個社會概念,一個直接面對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會太看重它的。
11、使一種交往具有價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價值。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價值,配得上做一個高質量的朋友,這是一個人能夠為友誼所做的首要貢獻。
12、在一切情形下,它都不會超載,因為每個人所分配到的容量恰好是他必須付出畢生努力才能夠裝滿的。事實上,大多數杯子只裝了很少的水或酒,還有許多杯子直到最后仍是空著的。
13、唉,這塊可愛的小頑石,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說得多么精彩!我應該怎樣安慰她或者鼓勵她呢?
14、其實,對于人性的這個特點,人們已經談論得很多,而且往往把它看做弱點。的確,人這樣地重難輕易、舍近求遠,是不是太傻了?如果人更珍惜現在已經擁有的東西,更專注于眼下的享受,豈不能夠生活得更加平靜而快樂?
15、與大人相比,孩子誠然缺乏知識。然而,他們富于好奇心、感受性和想像力,這些正是最寶貴的智力品質,因此能夠不受習見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16、從小學到大學,是人的生長的最重要時期。生長得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境,而對于學生來說,教師實際上構成了最重要的環境。許多人,包括許多偉人,在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時,腦中往往會凸現一個老師的形象。一個優秀的教師會影響許多人的人生道路,所以才使人終身不忘。
17、喜歡談論痛苦的往往是不識愁滋味的少年,而飽嘗人間苦難的老年貝多芬卻唱起了歡樂頌。
18、不能說真話而說真話,蠢。不必說假話而說假話,也蠢。
19、一個人創造力的高低,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有無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有無崇高的精神追求。這兩個因素又是密切關聯、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無精神的目標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無本能的發動是空洞的。它們的關系猶如土壤和陽光,一株植物惟有既扎根于肥沃的土壤,又沐浴著充足的陽光,才能茁壯地生長。
20、在精神創造的領域內,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充其量只有交流。在這個領域內,一切嚴肅偉大的事情都是由不同的個人在自甘寂寞中獨立完成的。他們有時不妨聚在一起輕松地聊一聊,聽一聽別人在做什么事,以便正確地估價自己所做的事。這是工作之余的休息,至于工作,卻是要各人關起門來單獨進行的。
21、一個人熱愛人生便不能不執著,洞察人生真相便不能不悲觀,兩者激烈沖突又達成和解的結果就是超脫。所以,超脫實質上是一種有悲觀約束的執著,有執著約束的悲觀。仔細分析起來,其中始終包含著悲觀和執著兩種因素,只是兩者之間已經形成一種恰當的關系,不再趨于一端罷了。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勞永逸徹悟人生的"無上覺者",如果有,他也業已涅槃成佛,不屬于這個活人的世界了。
22、假如海洋上那一個個旋生旋滅的泡沫有了意識,它們一定會用幻想的彩虹映照自己,給自己涂上絢麗的顏色,它們一定會把自己的迸裂想象成一種悲壯的犧牲,覺得自己是悲劇中的英雄。我贊美這些美麗而崇高的泡沫。
23、人都是崇高一瞬間,平庸一輩子。
24、有人說,人生到處是陷阱,從一個陷阱跳出來,又掉入了另一個陷阱里。
25、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損失,包括名譽、地位、財產等等,只要不影響基本生存,實質上都不應該帶來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傷不了。
26、對于別人的痛苦,我們的同情一開始可能相當活躍,但一旦痛苦持續下去,同情就會消退。我們在這方面的耐心遠遠不如對于別人的罪惡的耐心。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罪惡仿佛是命運,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痛苦卻幾乎是罪惡了。
27、一棵植物必須在土里扎下根,才能健康地生長。人也是這樣,只是在外表上不像植物那么明顯,所以很容易被我們忽視。遠離土地必定會付出可怕的代價,倘若這種對大自然的麻木不仁延續下去,人類就不可避免地要發生精神上的退化。在電視機前長大的新一代人,當然讀不進荷馬和莎士比亞。始終在人造產品的包圍下生活,人們便不再懂得欣賞神和半神的創造,這有什么奇怪呢?
28、在市聲塵囂之中,生命的聲音已經久被遮蔽,無人理會。
29、智慧是達于成熟因而不會失去的童心。一個人在精神上足夠成熟,能夠正視和承受人生的苦難,同時心靈依然單純,對世界仍然懷著兒童般的興致,他就是一個智慧的人。
30、一個人有能力做神,卻生而為人,他就成為了哲人。
31、人生最值得追求的東西,一是優秀,二是幸福,而這二者都離不開智慧。所謂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這樣,才會懂得如何做人,從而成為人性意義上的真正優秀的人。也唯有這樣,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種價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從而真正獲得和感受到幸福。
32、在商場里,有的人總是朝人多的地方擠,去搶購大家都在買的東西,結果買了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還為沒有買到另外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而痛苦。那些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就生活在同樣可悲的境況中。
33、尋求心靈的寧靜,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個心靈。在理論上,人人都有一個心靈,但事實上卻不盡然。有一些人,他們永遠被外界的力量左右著,永遠生活在喧鬧的外部世界里,未嘗有真正的內心生活。對于這樣的人,心靈的寧靜就無從談起。一個人唯有關注心靈,才會因為心靈被擾亂而不安,才會有尋求心靈的寧靜之需要。
34、年輕的心靈本不該靜如止水,波瀾不起。世界是屬于年輕人的,趁著年輕到廣闊的世界上去闖蕩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經歷。
35、健談者往往耐不得寂寞,因為他需要聽眾寡言者也需要聽眾,但這聽眾多半是她自己,所以他比較安于獨處。
36、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難的。由此推導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沒有不可忍受的苦難。
37、人的基本性格是難以改變的,也不必刻意改變。性格本身無所謂好壞,關鍵在于正確地使用,使之產生好的結果。
38、太熱鬧的生活始終有個危險,就是被熱鬧所占有,漸漸誤以為熱鬧就是生活,熱鬧之外別無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熱鬧,沒生活。
39、對于珍惜靈魂及生活的人來說,孤獨更應該是生活的必需品。
40、真愛孩子的做法:一、舍得陪孩子共度歡樂時光;二、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三、重點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獨立意識。
41、有兩種人最不會陷入瑣屑的煩惱,最能夠看輕外在的得失。他們似是兩個極端:自信者和厭世者。前者知道自己的價值,后者知道世界的無價值。
42、每一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一定有一個對于他最適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來認領。一個位置對于他是否最適宜,應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感到快樂。
43、鍛煉身體,最好有一種自己喜歡、能夠持之以恒的體育項目。
44、聰明者嘲笑自己的失誤。
45、寄旅和漫游深化了我們對人生的體悟:我們無家可歸,但我們有永恒的歸宿。
46、不過,深刻更在于,無論獲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內心蘊藏的悲觀,因而終能以超脫的眼光看待這成功。如果一種悲觀可以輕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斷定那不是悲觀,而只是膚淺的煩惱。
47、我們心不在焉,百事無心,覺得做什么都沒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為我們有精力,只是茫無出路。并不是看頭了,因為我們有欲望,只是空無對象。
48、由此可見,無聊生于目的與過程的分離,乃是一種對過程疏遠和隔膜的心境。
49、人人都得死,這能給我們什么安慰呢?大約是兩點:第一,死是公正的,對誰都一視同仁;第二,死并不孤單,全世界都與你為伴。
50、天才不走運會成為庸人,庸人再走運也成不了天才。
51、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眼睛看到本質。許多時候,我們的內在眼睛是關閉著的。于是,我們看見利益,卻看不見真理,看見萬物,卻看不見美,看見世界,卻看不見上帝,我們的日子是滿的,生命卻是空的,頭腦是滿的,心卻是空的。
52、其三,然而,最準確的說法也許是,天才是通過被誤解而得到承認的。世人承認其顯而易見的智力,同時又以平庸的心智猜度天才的思想。
53、歷史上有一些人才輩出的名門,但也有許多天才無家族史可尋。即使在優秀家族中,所能遺傳的也只是高智商,而非天才。天才的誕生是一個超越于家族的自然事件和文化事件,在自然事件這一面,毋寧說天才是人類許多世代之精華的遺傳,是廣闊范圍內無血緣關系的靈魂轉世,是鍾天地之靈秀的產物,是大自然偶一為之的杰作。
54、多數人屬于家庭,國家,社會。天才屬于有與無,最小與最大,自我與永恒。
55、既然成功屬于塵世,完美屬于天國,我與完美的距離就更遙遠了,但因此畢竟可以夢想。懷著這夢想,我更可以不把成功放在眼里了。
56、對于一個人來說,獨處和交往均屬必需。但是,獨處更本質,因為在獨處時,人是直接面對世界的整體,面對萬物之源的。相反,在交往時,人卻只是面對部分,面對過程的片斷。人群聚集之處,只有凡人瑣事,過眼煙云,沒有上帝和永恒。
57、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點。
58、真實不在世界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態度,是我們終于為自己找到的一種生活信念和準則。
59、一個人只要不討厭自己,是不該怕無聊的。不讀別的書,正好仔細讀自己的靈魂這本書。
60、在孤身逆旅中最易感懷人生,因為說到底,人生在世也無非是孤身逆旅罷了。聚散乃人生尋常事,卻也足堪嘆息。最可嘆的是散時視為尋常,不料而聚無日,一別竟成永訣;蛘咔啻合鄤e,再見時皆已白頭,彼此如同一面鏡子,瞬間照出了歲月的無情流逝。
61、一個簡單的道理是,兩個人無論多么相愛,仍然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不可能變成同一個人。
62、幽默是受傷的心靈發出的健康機智寬容的微笑,有超脫才有幽默。最深刻的幽默是一顆受了致命傷的心靈發出的微笑。自嘲使自嘲者居于自己之上。聰明者嘲笑自己的失誤。
63、愛本質上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許多賢哲都指出,給予比得到更幸福。
64、心靈相通,在實際生活中又保持距離,最能使彼此的吸引力耐久。
65、愛自己的人不會有真正的愛,只有驕橫的占有。不愛自己的人也不會有真正的愛,只有謙卑的奉獻。
66、唯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家。
67、平庸就是最大的不嚴肅。最高的嚴肅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在嬉笑中做成別人嚴肅認真地做的事,這是最高的智慧。
68、我們為什么會渴望愛?我們心中為什么會有愛?我的回答是:因為我們都是孤兒。
69、只有你愿意為之而死的東西,你才能夠藉之而生。
70、一切外在的欠缺或缺失,包括名譽,地位,財產等等,只要不影響基本生存,實質上都不應該帶來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傷不了。
71、熱愛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保護生命是法治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72、靈魂是什么?很可能是原始而又永恒的生命在某一個人身上獲得了自我意識和精神表達。因此,一個有靈魂的人絕不會只愛自己的生命,他必定能體悟眾生一體、萬有同源的真理。
73、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74、人不能缺少兩種交談。一個是和歷史上的大師交談,這就是閱讀。另一個是和自己的靈魂交談,寫日記就是一種好方式。換一個說法,人不能缺少兩個重要的朋友,一個是自己,就是你身上更高的自我;另一個是好書,活在好書里的那些偉大的靈魂。
75、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互相吸引。我設想,在一個絕對荒蕪,沒有生命的星球上,一個活人即使看見一只蒼蠅,或一只老虎,也會產生親切之感的。
76、春天是詩人的季節,秋天是哲學家的季節。
77、守財奴的快樂并非來自財產的使用價值,而是來自所有權。所有權帶來的心理滿足遠遠超過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滿足。一件一心盼望獲得的東西,未必要真到手,哪怕它被放到月球上,只要宣布它屬于我了,就會產生一種愚蠢的快樂。
【周國平的語錄摘錄77條】相關文章: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38句11-13
常用周國平的語錄摘錄56句11-22
常用周國平的語錄摘錄74句07-03
有關周國平的語錄摘錄32句07-18
2023年精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34條09-17
2023年經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33句09-09
2023年經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63句10-25
2023年經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35條08-01
2023年常用周國平的語錄摘錄34條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