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練字的名言

        時間:2023-11-14 06:54:20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練字的名言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名言吧,名言主要用來激勵和告訴當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們在生活中時刻保持著某種精神品格。什么樣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練字的名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練字的名言

        練字的名言1

          1、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

          2、循規蹈矩地練,日積月累地練,練到非常純熟,再也丟不了了。

          3、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

          4、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

          5、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 書法 是中華民族的 文化 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

          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7、人類生活真正的刺激劑是未來的快樂

          8、寫好字對開發能力、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培養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9、讓學生養成“整體把握,細致觀察”的讀帖習慣。

          10、我國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1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也可證明“毅力”)

          12、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

          13、我生性不愛受困,常常違反班規,班主任常罰我抄班規20遍,我只好三支筆一起握。我常對人說,我的一手好字就是這么練出來的。韓寒

          14、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15、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

          16、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

          17、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18、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

          19、眉頭無一事,筆下有千年。宋邵定《山中》

          20、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

          21、“美姿”才能造就“美字”。

          2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23、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24、平生懶著書,書成亦快余。驚風日夜吼,隨處足安居。明李贄《續焚書》

          25、心浮氣躁,干什么都不能讓你靜心,只有你心里有寄托,專心致志做某種讓你覺得有希望的事情才會讓你靜心。

          26、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

          27、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

          28、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

          29、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30、練字,更練自己的心性,現在太難得靜心了。

          31、姿勢不對不動筆

          32、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

          33、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 成功 的歡樂,勝利的欣慰,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成績,也會激發起奮斗的志趣。

          34、婉若銀鉤,源若驚鸞。

          35、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

          36、眉頭無一事,筆下有千年。

          37、漢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38、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歐陽修

          39、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40、黑格爾說,中國書法最能鮮明地體現中國文化的精神

          41、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

          42、字是一個人的另一張名片,是一個人語文素養、文化素養的'一部分,我們要讓孩子踏下心來,好好地寫字。

          43、評價的目的不在證明,而在改進。

          4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5、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46、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

          47、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48、教是為了不教。教材無非是個例子

          49、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唐·耿湋《詠宣州筆》

          50、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

          51、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徐特立

          52、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5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5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

          5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也可證明“毅力”)

          56、書法在中國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于 西方文化 中音樂所起的作用相似。

          57、練字,任何能讓你全身心投入的事都能讓你平靜安穩。試著投入進去。

          58、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練字的名言2

          我小時候喜歡練字,父母總說“字如其人”,這讓我深感興趣。逐漸地,我開始收集了一些練字名言名句,它們不僅給我帶來了藝術上的樂趣,還在無形中提升了我的個人素質。

          有一句名言是我極力推崇的,那就是“筆鋒如刀削,字跡似鐵鑄”。這句話告訴我,練字不僅要有穩定的筆畫和柔順的力度,還要有精確的結構和強烈的紋理感。只有精雕細琢,方能鑄就出別具一格的佳作。

          一次練字時,我讀到了名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讓我明白,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堅持做到最好,不能因為事情微小就不去努力,也不能因為事情艱巨就選擇放棄。在練字中,我始終保持著這種態度,每一個字、每一筆都盡力去做到最好。

          在我練字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挫折。然而,“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名言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告誡自己只要堅持去做,就一定能夠取得進步和突破。正是因為這種堅持,我的字越來越好,練字的樂趣也越來越多。

          另外一句名言是我練字過程中的動力來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說的是只要用心去做,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我深感練字并不是一項容易的事情,但我不會被困難所擊倒。每一次練習,我都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想盡辦法克服問題。這種態度讓我在練字的'路上走得更遠。

          最后一句名言是我深信不疑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告訴我,練字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沒有人能一蹴而就成為完美的字帖家。每一次的練習,都是在不斷修正和提高自己的過程中。我不會因為自己的不足而氣餒,反而會更加勤奮地去練字,追求更好的自我。

          通過練字名言名句,我不僅感受到了藝術的樂趣,更明白了個人提升的無限可能。練字不僅僅是形成美麗的字體,更是一個培養堅持、努力和專注力的過程。只要我們用心去練習,相信未來的字帖定能成為一份獨特的藝術品。

        練字的名言3

          1、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2、平生懶著書,書成亦快余。驚風日夜吼,隨處足安居。

          3、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4、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5、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

          6、兒童幼小的'心靈就像荷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就會破碎,應倍加呵護

          7、用權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

          8、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

          9、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10、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11、我生性不愛受困,常常違反班規,班主任常罰我抄班規20遍,我只好三支筆一起握。我常對人說,我的一手好字就是這么練出來的。韓寒

          12、平生懶著書,書成亦快余。驚風日夜吼,隨處足安居。

          13、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得把字寫得合乎規范,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橫,最容易誤事。練習寫字可以免除這些毛病。

          14、學生的書寫過程,是一個仔細觀察和積極思考的過程,是一個動手、動腦、手腦協調的過程,是一個培養細致、耐心的良好品行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鑒別、欣賞的審美過程。

          15、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

          16、筆禿千管,墨磨萬錠。

          17、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18、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

          19、書肇于自然。

        練字的名言4

          1、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

          2、故氣韻生動出于天成,人莫窺其巧者,謂之神品,筆墨超絕,傳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謂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規矩者,謂之能品。元.夏文彥

          3、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

          4、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5、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書亦如之。

          6、逆筆起,最得勢。褚河南書,都逆起,隸法也。

          7、古碑貴熟看,不貴生臨,心得其妙,藉筆以達之,方能神似。

          8、筆須凌空,固也。然學者誤會斯語,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氣空筆實,方能無弊。

          9、全局布局于胸中,異態生于指下,氣勢雄遠,方號大家;神韻悠閑,斯稱逸品。清.笪重光《畫筌》

          10、正書行草之分為南北兩派者,則東晉宋齊梁陳為南派,趙燕魏齊周隨為北派也。

          11、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

          12、書法自晉至于宋凡二變矣,晉尚風韻,唐稍收斂而就規矩,宋則破格書之而毫縱不拘焉。明.周瑛《翠渠摘稿》

          13、翰墨中面目各別,而其品有二:元氣磅礴,超凡入化,神生畫外為上乘。清氣浮動,脈正律嚴,神生畫內者次之。皆可卓然成家,名世傳世。清.王翌《東莊論畫》

          14、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

          15、理法兼長力求上乘

          16、就乎一藝,區以類別,杰立特出,可謂之神;運用精美,可謂之妙;離俗不謬,可謂之能。宋.朱文長《續書斷》

          17、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

          18、字之縱橫,猶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傾欹。

          19、夫質分高下,未必群妙莜當;功有深淺,拒能美善咸盡。明.項穆《書法雅言》

          20、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21、工夫深,結體自穩;天姿好,落筆便超。

          22、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以消俗慮;二曰善讀書,以明理境;三曰卻早譽,以幾遠到;四曰親風雅,以正體裁。清.沈宗搴《介學舟畫篇》

          23、人之于書,形質法度,端厚平和,參互錯綜,玲瓏飛逸,誠能如是,可以語神矣。明.項穆《書法雅言》

          24、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

          25、宋世稱能書者,四家獨盛。然四家之中,蘇醞籍,黃流麗,米峻拔,皆令人斂衽。而蔡公又獨以渾厚居其上。明.盛時泰《蒼潤軒碑跋》

          26、書中有畫,畫中亦有書。

          27、真,行,草書之法,其源出于蟲篆,點畫波發則出于八分,轉換向背則出于飛白,簡便痛快則出于章草。宋.姜夔《續書譜》

          28、怒蹄蹴踏蒼山頹,岧嶤臃腫難為狀。

          29、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

          30、夫理與法兼長,則六法兼備,謂之神品,理與筆各盡所長,亦謂之妙品。若夫理不成理,筆不成筆,亦斯下矣。明.唐志挈《繪事微言》

          31、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

          32、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

          33、衛恒祖述飛白,而造散隸之書,開張隸體,微露其白,拘述于飛白,瀟灑于隸書,處其季孟之間也。

          34、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跡石鼓。

          35、行于簡易閑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

          36、趙吳興大近唐人,蘇長公天骨俊逸,是晉,宋間規格也。學書者能辨此,方向執筆臨摹。否則,紙成堆,筆成家,終落狐禪耳。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37、自秦行篆籀,漢用分隸,字有義理,法貴謹嚴,魏,晉而下,始減損筆畫以就字勢,惟公合篆籀之義理,得分隸之謹嚴,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宋.朱文長《續書斷》

          38、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

          39、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

          40、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

          41、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志也。

          42、熟古今之體變,通源流之分合,盡得于目,盡存于心,盡應于手,如蜂采花,醞釀之久,變化縱橫,自由成效。康有為《廣藝舟雙楫》

          43、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

          44、一點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畫失所,如壯士之折一肱。

          45、學書之法,考之往言,參之今論,無事再啄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46、熟能生巧,凡事皆然。書未熟而專事離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47、離形得似,書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48、字須筆筆送到,到筆鋒收處,筆仍提直,方能送到。

          49、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

          50、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

        練字的名言5

          1、字之縱橫,猶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傾欹。

          2、筆須凌空,固也。然學者誤會斯語,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氣空筆實,方能無弊。

          3、唐代書法家張懷瓘。

          4、離形得似,書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5、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

          6、逆筆起,最得勢。褚河南書,都逆起,隸法也。

          7、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

          8、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

          9、云鶴游天,群鴻戲海。

          10、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

          11、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跡石鼓。

          12、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

          13、書中有畫,畫中亦有書。

          14、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

          15、書無定法,莫非自然之謂法,隸法推漢,楷法推晉,以其自然也。唐人視法太嚴,故隸不及漢,而楷不及晉。

          16、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

          17、熟能生巧,凡事皆然。書未熟而專事離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8、工夫深,結體自穩;天姿好,落筆便超。

          19、行于簡易閑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

          20、怒蹄蹴踏蒼山頹,岧嶤臃腫難為狀。

          21、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

          22、無聲之音,無形之相。

          23、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

          24、字怕練,馬怕騎。

          25、時時只見龍蛇走。

          26、字須筆筆送到,到筆鋒收處,筆仍提直,方能送到。

          27、一點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畫失所,如壯士之折一肱。

          28、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

          29、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

          30、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

          31、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志也。

          32、意居筆先,形隨法立。

          33、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書亦如之。

          34、古碑貴熟看,不貴生臨,心得其妙,藉筆以達之,方能神似。

          35、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

          36、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37、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38、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

          39、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

          40、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

        練字的名言6

          1)宋世稱能書者,四家獨盛。然四家之中,蘇醞籍,黃流麗,米峻拔,皆令人斂衽。而蔡公又獨以渾厚居其上。明。盛時泰《蒼潤軒碑跋》

          2)書法自晉至于宋凡二變矣,晉尚風韻,唐稍收斂而就規矩,宋則破格書之而毫縱不拘焉。明。周瑛《翠渠摘稿》

          3)趙吳興大近唐人,蘇長公天骨俊逸,是晉,宋間規格也。學書者能辨此,方向執筆臨摹。否則,紙成堆,筆成家,終落狐禪耳。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4)故觀《中興頌》,則宏偉發揚,狀其功德之盛;觀《家廟碑》,則莊重篤實,見夫承蒙之謹;觀《仙壇記》,則秀穎超舉,象其志氣之妙;觀《元次山銘》,則淳涵深厚,見其業履之純,馀皆可以類考。宋。朱文長《續書斷》

          5)熟古今之體變,通源流之分合,盡得于目,盡存于心,盡應于手,如蜂采花,醞釀之久,變化縱橫,自由成效。康有為《廣藝舟雙楫》

          6)十二。理法兼長力求上乘

          7)夫理與法兼長,則六法兼備,謂之神品,理與筆各盡所長,亦謂之妙品。若夫理不成理,筆不成筆,亦斯下矣。明。唐志挈《繪事微言》

          8)學書之法,考之往言,參之今論,無事再啄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9)故氣韻生動出于天成,人莫窺其巧者,謂之神品,筆墨超絕,傳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謂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規矩者,謂之能品。元。夏文彥

          10)翰墨中面目各別,而其品有二:元氣磅礴,超凡入化,神生畫外為上乘。清氣浮動,脈正律嚴,神生畫內者次之。皆可卓然成家,名世傳世。清。王翌《東莊論畫》

          11)全局布局于胸中,異態生于指下,氣勢雄遠,方號大家;神韻悠閑,斯稱逸品。清。笪重光《畫筌》

          12)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以消俗慮;二曰善讀書,以明理境;三曰卻早譽,以幾遠到;四曰親風雅,以正體裁。清。沈宗搴《介學舟畫篇》

          13)人之于書,形質法度,端厚平和,參互錯綜,玲瓏飛逸,誠能如是,可以語神矣。明。項穆《書法雅言》

          14)平和簡凈,遒麗天成,曰神品;醞釀無跡,橫直相安,曰妙品;逐跡窮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調自歌,不謬風雅,曰逸品;墨守跡象,雅有門庭,曰佳品。上為五品,妙品以降。清。包世臣《藝舟雙楫》

          15)夫質分高下,未必群妙莜當;功有深淺,拒能美善咸盡。明。項穆《書法雅言》

          16)就乎一藝,區以類別,杰立特出,可謂之神;運用精美,可謂之妙;離俗不謬,可謂之能。宋。朱文長《續書斷》

          17)筆之執使在橫畫,字之立體在豎畫,氣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洽在紐轉,脈絡之不斷在絲牽,骨肉之調停在飽滿,趣之呈露在鉤點,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間之茂密在流貫,形勢之錯落在奇正。清。笪重光《書筏》

          18)書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則點畫不混雜,整則形體不偏邪;第二要溫潤,溫則性情不驕怒,潤則折挫不枯澀;第三要閑雅,閑則運用不矜持,雅則起伏不恣肆。明。項穆《書法雅言》

          19)雄渾第一,沖譫第二,纖儂第三,沉著第四,高古第五,典雅第六,洗練第七,勁健第八,欹麗第九,自然第十,豪放第十一,含蓄十二,精神十三,慎密第十四,疏野十五,清奇十六,委曲十七,實境十八,悲慨二十,超詣二十一,飄逸二十二,曠達二十三,流動二十四。唐。司空圖《詩品》

          20)視形象體,變貌猶同,逐勢瞻顏,高低有趣。分均點畫,遠近相須;播布研精,調和筆墨。鋒纖往來,疏密相附,鐵點銀鉤,方圓周整。起筆下筆,忖度尋思,引說蹤由,永傳古今。東晉。王羲之《筆書論十二意》

          21)蟲篆既繁,草藁近偽,適之中庸,莫尚于隸。規矩有則,用之簡易。隨便適宜,亦有施張,操筆假墨,抵押毫芒。彪煥縲硌,形體抑揚,芬葩連屬,分間羅行。爛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錦繡之有章。西晉。成公綏《隸書體》

          22)衛恒祖述飛白,而造散隸之書,開張隸體,微露其白,拘述于飛白,瀟灑于隸書,處其季孟之間也。

          23)自秦行篆籀,漢用分隸,字有義理,法貴謹嚴,魏,晉而下,始減損筆畫以就字勢,惟公合篆籀之義理,得分隸之謹嚴,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宋。朱文長《續書斷》

          24)真,行,草書之法,其源出于蟲篆,點畫波發則出于八分,轉換向背則出于飛白,簡便痛快則出于章草。宋。姜夔《續書譜》

          25)十一。精研流派廣采眾長

          26)吾之術以能執筆,多見碑為先務,然后辨其流派,擇其精奇,惟吾意之所欲,以時臨之。碑臨旬月,遍臨百碑,自能釀成一體,不期其然而自然者。加之熟巧,申之學問,已可成家。康有為《廣藝舟雙楫》

          27)正書行草之分為南北兩派者,則東晉宋齊梁陳為南派,趙燕魏齊周隨為北派也。

        練字的名言7

          1、字無百日功。

          2、筆禿千管,墨磨萬錠。

          3、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

          4、書肇于自然。

          5、無聲之音,無形之相。

          6、拳要打,字要練。

          7、婉若銀鉤,源若驚鸞。

          8、筆下龍蛇似有神。

          9、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10、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

          11、寫字如畫狗,越描越丑。

          12、眉頭無一事,筆下有千年。

          13、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14、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15、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16、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

          17、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

          18、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19、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

          20、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

          21、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22、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

          23、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

          24、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25、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26、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

          27、平生懶著書,書成亦快余。驚風日夜吼,隨處足安居。

          28、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

          29、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

          30、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

          31、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

          32、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

          33、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

        練字的名言8

          1、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

          2、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

          3、字是一個人的另一張名片,是一個人語文素養、文化素養的一部分,我們要讓孩子踏下心來,好好地寫字。

          4、他在課堂上當著學生的面來板書課題,而且邊寫邊指點寫字要領,還要求學生亦步亦趨地跟著老師寫。這樣做,讀課題就不再是走過場,而是一次扎扎實實的寫字訓練。

          5、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

          6、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

          7、眼下小學生寫字的當務之急,是“救災”而不是“拔尖”

          8、對小學生來講,寫字習慣要比字寫得好差與否重要得多,學生的字寫得不太整齊美觀,勤練就會有進步,寫錯了幾個下次還有機會糾正,可習慣養成了那是很難改變的。

          9、循規蹈矩地練,日積月累地練,練到非常純熟,再也丟不了了。

          10、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1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12、人能寫字,字能顯人。

          13、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的優勢,化難為易、化枯燥為生動,激發學生的寫字欲

          14、打鐵先要自身硬”。

          15、書肇于自然。

          16、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

          17、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歐陽修

          18、快而好、慢而好、快而不好、慢而不好。其中“快而好”不能通過“快而不好”獲得,而須通過“慢而好”來獲得

          19、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20、書者,心畫也.字如其人,心性常隨字形而出。

          21、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勝利的欣慰,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成績,也會激發起奮斗的志趣。

          22、寫字的過程是對字形進行精細分析和綜合的過程,是熟悉、鞏固和掌握字形的過程。

          23、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24、寫好字對開發能力、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培養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25、豐子愷說:“中國人都應該學習書法,因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筆里”

          26、兒童幼小的心靈就像荷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就會破碎,應倍加呵護

          27、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

          28、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

          29、字是一個人的另一張名片,是一個人語文素養、文化素養的一部分,我們要讓孩子靜下心來,好好地寫字,我們的老師也要寫好字。現在,我國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不能丟掉這一傳統。評估語文課的質量,不要忽視這一點。

          30、筆禿千管,墨磨萬錠。

          31、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32、無聲之音,無形之相。

          33、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34、讓學生養成“整體把握,細致觀察”的讀帖習慣。

          35、一看二寫三對照

          36、婉若銀鉤,源若驚鸞。

          37、愛探索、喜嘗試是孩子的一大特點。

          38、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頭后封口

          39、教師范寫是最最直觀,最最經濟的、最直接的課堂教學資源。

          40、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

          41、用手指進行隨時隨地的練習、書空、桌寫、掌心寫,感受書寫的起運點,這樣的訓練,簡便有效又有趣。

          42、“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43、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

          44、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

          45、大凡傳授技能技巧,講說一遍,指點一番,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終結。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習慣成自然,再也不會離譜走樣,那才是終結。”

          46、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

          47、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

          48、黑格爾說,中國書法最能鮮明地體現中國文化的精神

          49、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

          50、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51、教是為了不教。

          52、“以字育德,以字啟智,以字益美,以字鍵體”

          53、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就像一只沒有翅膀的鳥。

          54、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

          55、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56、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57、學習是學習者調動眼、耳、口、腦、手多種身體器官來認識新事物,掌握新知識的過程,這些器官協同活動,才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58、學生的書寫過程,是一個仔細觀察和積極思考的過程,是一個動手、動腦、手腦協調的過程,是一個培養細致、耐心的良好品行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鑒別、欣賞的審美過程。

          59、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60、寫字如畫狗,越描越丑。

          61、“美姿”才能造就“美字”。

          62、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

        練字的名言9

          1、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唐·耿湋《詠宣州筆》

          2、俗姓錢,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

          3、愛探索、喜嘗試是孩子的一大特點。

          4、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身有正氣,不言自威。

          7、后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

          8、但還談不到書法,寫的.工整就不錯了。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孩子,人能寫字,字能顯人。一個人寫的一手好字,說明這個人本身也是非常優秀且有才華的人。作為小學生一定從小就要練好字,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11、寫正楷,就要講求正楷的筆法。

          12、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13、因此,我建議有興趣于此的老年朋友,不妨一試。

          14、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練字的名言10

          1、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2、書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證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極也,亦非口手可傳焉。

          3、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4、心粗氣浮,百事無成。書雖小道,亦須靜定。

          5、黃山谷曰:“詩不可鑿空強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謂書亦不可鑿空強作,神與古會,便自工耳。

          6、內典《金經》云:“非法非非法。”書家悟得此訣,何患食古不化。

          7、昔人有聯語云:夫復何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書亦當知此意。

          8、冷看古人用筆,勿參以雜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9、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氣,不食其質。

          10、眉頭無一事,筆下有千年。——宋·邵定《山中》

          11、每日焚香靜坐,收拾得此心,潔潔凈凈,讀書有暇,興來弄筆,以自寫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12、明窗凈幾,筆墨精良,于時抽紙揮毫,以繪我胸中之所有,其書那得不佳!若人聲喧雜,紙墨惡劣,雖技如二王,亦無濟矣。

          13、作字須敬,非僅欲字好,即此是學。味明道此語,謂作字能主一無適,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平生懶著書,書成亦快余。驚風日夜吼,隨處足安居。——明·李贄《續焚書》

          15、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唐·耿湋《詠宣州筆》

          16、渣滓去,則清光來,若心地叢雜,雖筆墨精良,無當也。故揚子云:字為心畫。

          17、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誠中形外之一證。

          18、握筆之法,虛掌實指。指聚則實,指實則掌自然虛。

          19、“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作書須有此氣象。而其細心運意,則又如穿針者束線納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竅。

          20、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

          21、古之善書者多壽,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為。

          22、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書亦如之。

          23、離形得似,書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4、一部《金剛經》,專為眾生說法,而又教人離相。學古人書,是聽佛說法也。識得秦漢晉唐書法之妙,而會以自己性靈,是處處離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練字的名言11

          1、觀水得其趣,臨文暢所言。

          2、幽蘭間修竹,流水抱春山。

          3、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4、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書法三味》

          5、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圣道也。——項穆《書法雅言》

          6、風和春日永,水映暮山清。

          7、文人天趣清猶水,賢者風期靜若蘭。

          8、大水流為九曲,春風又是一年。

          9、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10、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歐陽修

          11、極陳萬言古今盡,俯視一氣于地同。

          12、宇宙靜無事,山林大有人。

          13、山靜蘭初放,亭幽竹與清。

          14、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孫過庭《書譜》

          15、少言不生閑氣,靜修可致永年。

          16、歐陽詢:初學之士,先立大體,橫直安置,對待布白,務求其均齊

          17、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懷暢若當風蘭。

          18、平生懶著書,書成亦快余。驚風日夜吼,隨處足安居。——明·李贄《續焚書》

          19、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項穆《書法雅言》

          20、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21、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22、斯文在天地,至樂寄山林。

          23、幽懷得春氣,修竹引清風。

          24、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25、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米芾

          26、清猶臨川竹,惠若當風蘭。

          27、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奔馳,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

          28、游目騁懷此地有崇山峻嶺,仰觀俯察是日也天朗氣清。

          29、得山水清氣,極天地大觀。

          3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31、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32、知足一生得自在,靜觀萬類無人為。

          33、一天,王羲之路過集市,見一家餃子鋪門口,人聲喧嚷,熱鬧非常。尤其是門旁的那兩幅對聯,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寫著“經此過不去,知味且常來”十個字,橫匾上寫的是“鴨兒餃子鋪”。但是字卻寫得呆板無力,缺少功夫。

          34、一頓飽餐之后,王羲之對自己說:這鴨兒餃子果然不錯!只是門口那副對聯的字寫得太差,與這美味餃子實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機會為他們另寫一副對聯,也不辜負我來此一場——想到這里,他便問店伙計:“請問店主人在哪里?”

          35、蔣和:布白有三;字中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間之布白初學分布,皆須停勻;既知停勻則求變化,斜正疏密錯落其間

          36、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劉熙栽《藝概》

          37、玄妙之意,出于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張懷謹

          38、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39、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40、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4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42、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徐特立

          43、懷若竹虛臨曲水,氣猶蘭靜在春風。

          44、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劉熙載《藝概》

          45、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46、風竹引天樂,林亭集古香。

          47、筆禿千管,墨磨萬錠。——蘇軾

          48、時時只見龍蛇走。——李白

          49、虛竹幽蘭生靜氣,和風朗日喻天懷。

          50、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51、作文 當有清氣,臨事終期虛懷。

          52、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朱文長《續書斷》

          53、室在山林樂,人同天地春。

          54、惠風和暢騁懷日,天朗氣清俯仰時。

          5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

          56、人品若山極崇峻,情懷與水同清幽。

          57、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虞世南《筆髓論》

          58、陳繹:疏處捺滿,密處提飛;平處捺滿,險處提飛;捺滿則肥,提飛則瘦

          59、有水有山有林亭映帶左右,可觴可詠可絲懷抱古今。

          60、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61、文品極于古,清言足可聽。

          62、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63、惠日朗虛室,清風懷古人。

          64、婉若銀鉤,源若驚鸞。——索靖

        練字的名言12

          1)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勝利的欣慰,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成績,也會激發起奮斗的.志趣。

          2)書者,心畫也。字如其人,心性常隨字形而出。

          3)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4)寫好字對開發能力、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培養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5)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6)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

          7)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

          8)“實用與審美相輔”作為《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其中的一個基本理念,就如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9)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0)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練字的名言13

          “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付出努力和堅持不懈的才能。”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它啟示著我們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應該付出努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實現夢想并非易事。只有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我們才能克服各種困難,走向成功的道路。

          當我們面臨挑戰和困難時,我們不能氣餒,而是要堅定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正如“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只有歷經困難的洗禮,我們才能品味到成功的喜悅。

          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目標導向。我們應該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并且持之以恒地朝著目標前進。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們都要毅然決然地迎難而上。

          除了努力和堅持,與人為善也是實現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們需要與他人合作,互相支持和幫助。正如“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總結來說,當我們追求卓越時,我們需要付出努力、堅持不懈,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目標導向。通過與人為善,積極向上的心態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們必然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走向成功的道路。

        練字的名言14

          1、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

          2、教師范寫是最最直觀,最最經濟的、最直接的課堂教學資源。

          3、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

          4、正確的執筆方法和良好的寫字姿勢必須從小培養.改正壞習慣比養成好習慣更難。

          5、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

          6、大凡傳授技能技巧,講說一遍,指點一番,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終結。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習慣成自然,再也不會離譜走樣,那才是終結。”

          7、筆禿千管,墨磨萬錠。

          8、寫方方正正中國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9、筆下龍蛇似有神。

          10、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11、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12、我生性不愛受困,常常違反班規,班主任常罰我抄班規20遍,我只好三支筆一起握。我常對人說,我的一手好字就是這么練出來的。——韓寒

          13、寫好字對開發能力、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培養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14、繼承和發揚祖國文化藝術遺產:中國歷代書法家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繼承和發展。成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各領風騷,各具特色,其內容博大精深,法度森嚴。學生在臨習書帖時,耳濡目染,常受其熏陶,產生強烈的學習欲,進而養成酷愛書法藝術的興趣,從而一代一代將書法藝術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15、平生懶著書,書成亦快余。驚風日夜吼,隨處足安居。

          16、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

          17、豐子愷說:“中國人都應該學習書法,因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筆里”

          18、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19、“美姿”才能造就“美字”。

          20、他在課堂上當著學生的面來板書課題,而且邊寫邊指點寫字要領,還要求學生亦步亦趨地跟著老師寫。這樣做,讀課題就不再是走過場,而是一次扎扎實實的寫字訓練。

          21、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2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3、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24、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

          25、實施“多維融入”(板塊融入、過程融入、方法融入、評價融入)策略,關注指導過程,落實寫字教學,保證課內寫字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打下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

          26、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

          27、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頭后封口

          28、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

          29、平生懶著書,書成亦快余。驚風日夜吼,隨處足安居。——明·李贄《續焚書》

          30、“實用與審美相輔”作為《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其中的`一個基本理念,就如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31、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32、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

          33、培養毅力:練習基本筆畫時,一個單純的筆畫要寫得規范,要反復寫上幾遍,幾十遍,看到自己寫的一個比一個更規范,一個比一個更進步,看到了希望,也就培養和激發了興趣,持之以恒的練習中,毅力就養成了,這一過程就滲透了心理素質的培養。

          34、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

          35、我生性不愛受困,常常違反班規,班主任常罰我抄班規20遍,我只好三支筆一起握。我常對人說,我的一手好字就是這么練出來的。

          36、眉頭無一事,筆下有千年。——宋·邵定《山中》

          37、婉若銀鉤,源若驚鸞。

          38、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

          39、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40、姿勢不對不動筆

          41、書者,心畫也.字如其人,心性常隨字形而出。

          42、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

          43、用手指進行隨時隨地的練習、書空、桌寫、掌心寫,感受書寫的起運點,這樣的訓練,簡便有效又有趣。

          44、字無百日功。

          45、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46、拳要打,字要練。

          47、字是一個人的另一張名片,是一個人語文素養、文化素養的一部分,我們要讓孩子踏下心來,好好地寫字。

          48、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

          49、評價的目的不在證明,而在改進。

          50、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51、眉頭無一事,筆下有千年。——宋?邵定《山中》

          5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3、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唐·耿湋《詠宣州筆》

          54、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歐陽修

          55、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56、寫字如畫狗,越描越丑。

        練字的名言15

          1、字體是書法藝術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臨字必莫臨風”,這句名言告誡我們在練習字帖時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專注。每一次練字都需要我們全神貫注,才能將每一筆都刻畫出最好的效果。正如人生一樣,只有把握當下,拿出最優秀的自己,才能創造出卓越的作品。

          2、字帖的選擇也是非常關鍵的。“字如其人”,這是毛澤東主席的一句名言。字帖不僅僅是練字的工具,更是展示個人氣質和品味的一種方式。選擇一本合適的字帖,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還能反映出個人的修養和獨特的藝術追求。

          3、練字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基本功的打磨。“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名言告訴我們基礎的重要性。無論是什么樣的字體,一定要打好基本功,掌握字的結構和筆畫的規律。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讓我們的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有個人風格。

          4、字帖上的`字跡是一種規范和標準。“字如其意”,這句名言告訴我們字跡的重要性。在練字過程中,要注重每一筆每一畫的規范和精確。只有將字帖上的字跡用心體會和模仿,才能真正把握到字的內涵和美感,使自己的字作品更加完美。

          5、持之以恒,才能見到練字的成果。“日積月累,方能有成”,這是老子的一句名言。練字需要長期堅持,不能急功近利。只有每天堅持練習,不斷地積累和改進,才能看到自己的進步。練字也是一種修行,需要我們耐心和毅力的支撐。

          6、最后,練字是一種內心的釋放和表達。“字有靈魂”,這是一句諺語。每一次練字都是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筆觸之中,用字體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思考。練字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是一種精神的追求和寄托。

          7、每個人在成長和追求夢想的路上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但正是這些挫折和困難,鍛煉了我們的意志和毅力。有許多偉人通過他們的經歷和智慧留下了一些鼓舞人心的名言,這些名言激勵人們勇往直前。

          8、毛澤東曾說:"凡事要堅持,只要不斷努力就能成功。"這句話告訴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9、通過這些名言,我們可以看到,練字是傳遞思想、情感和信息的一種形式。練字的過程需要我們用心、用意、用情去感悟其中的含義并進行實踐。在練字的過程中,我們會體驗到每個字母的獨特之處和每個字的美妙之處。

          10、練字不僅是我們培養專注力和耐心的好方法,也是鍛煉意志和培養品格的方式。通過練字,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名言的內涵,并將其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行為中。練字可以讓我們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11、因此,不論是為了提升技能,還是為了表達情感和分享思想,我們都應該通過練字來傳遞思想、情感和信息。練字的名言是我們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們激勵著我們不斷追求夢想,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12、練字的名言中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智慧和價值觀,它們不僅僅是一句句簡單的話語,更是對生活、對人性、對情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下面通過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來展現這些名言所蘊含的啟示。

        【練字的名言】相關文章:

        關于練字的勵志名言10-26

        練字心得體會02-28

        練字心得體會15篇03-21

        經典的名言10-05

        經典的的名言01-27

        創業的名言06-08

        經典創業名言01-15

        孝道的名言04-11

        初中的名言04-14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在线人成地址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