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門】佛語的語錄35條
最終我卻沒有遇見海盜,更沒有做成海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佛語的語錄35條,一起來欣賞吧。
1、誰為誰守候成一座不老青碑?誰為誰凝聚了一滴千年之淚?
2、懷仁愛之心,則輕于財富。存義勇之心,則輕于災難。既有仁愛之心,又有義勇之懷,則無所畏懼。至達則至容:容人、容物、容事、容天、容地,一個人到無所不容時,則為萬物所容。時時體察成功之樂;時時感受失敗之苦。失敗乃成功之母;信心乃成功之父。
3、佛曰: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4、一念錯,則步步皆錯;一念善,則事事造福。
5、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定的信念。—一海濤法師
6、做一個沉著、冷靜、堅毅而寬容的對手是競技場上的美德。
7、譬如人,于夢中,得佛道,度眾生,此無道,無眾生。佛法性亦復然,坐道場,無所得。若不得,則不有,明、無明,同一相。知如是,為世尊。眾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眾生,菩薩眾,亦不二。知如是,為世尊。《諸法無行經》
8、快樂是靈魂的事情,一個人快樂與否,其關鍵取決于靈魂的內在態度。
9、花草的種子失去了在泥土中的安逸生活,卻獲得了在陽光下發芽的機會;小鳥經過跌打失去了幾根美麗的羽毛,卻獲得了在藍天下凌空展翅的機會。人生總在失去與獲得之間徘徊,沒有失去,也就無所謂獲得。
10、生活里或好或壞的境遇,是對我們人格與修養的考驗。一個貧窮的人,可以在這里學到悲觀、厭世、自暴自棄、怨天尤人,也能夠學到豁達、通透、激勵、勤奮;而富人則可以在這里學到驕傲、自大、得意、粗俗,但也可以學到感恩、知足、回報、幸福。這其中的關鍵在于我們想怎么學,無論窮富都能保持恒定的心理狀態,就能大大地提高自己的教養。
11、人的一切彷徨與痛苦是由于不接納自己,一切空虛和不安也都是由于違背自己的本質所致。
12、真實義者,微妙寂靜,足涅槃因。言說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實義者,從多聞者得。大慧,多聞者,謂善于義,非善言說。
13、佛在心中,而不在臉上。佛是有生命有人性的,既然連鳥兒部有佛性,那人與人之間為什么不可以多一些寬容和博愛呢?
14、舍當念舍重擔,更莫造新擔,擔是世間病,舍擔第一樂。《增一阿含經》卷十七,四諦品
15、當我們處于順境的時候,不應該得意忘形、心存僥幸,而應該懷有感恩之心;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應該灰心喪氣、怨天尤人,而應該懷有懺悔之心。
16、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所有偉大事業都是在統一的心靈下完成的。如果我們不能做到心靈統一,那就不可能發揮出生命的潛在力量;不能發揮潛在的力量,就是自己埋沒自己。
17、過去諸惡,今悉懺悔;現所作罪,誠心發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已作之業,不敢覆藏。《金光明經》卷一,懺悔品
18、欲,是自己欠下自己的食糧。
19、佛家是非常講究惜福和惜物的,對自己有的和化緣而來的都非常珍視,不會輕易丟棄。許多佛學大師都非常推崇"事能知足心常愜"這一觀念,他們提倡用知足的心獲得坦然和寧靜。
20、猶如金在礦,處石不堪用,銷煉得真金,作眾莊嚴具。賴耶性清凈,妄識所熏習,圓鏡智相應,如日出云翳。平等真法界,佛與眾生如,非斷亦非常,大悲恒不盡。諸佛法性身,本覺自然智,是真勝義諦,唯佛方證知。《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十
21、別小看了善良,一個人要是濫用善良,他一定不是一個成大事的人,而且也不是一個明智的人。善良要分清對象,要看善良的對象是誰,要看所寬容的事件輕重如何,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寬容,都可以縱容的。否則,這樣的善良就是一種懦弱,一種妥協,沒有自尊的一種退讓,是無能的表現。真正的善良要張馳有度,恩怨分明,明辨是非,既做到賞罰分明,還要做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還要符合人性。
22、幸福源自知足,源自珍惜,源自內心的簡約。大凡簡潔而執著的人常有幸福的人生。因為簡約,才能在紛亂錯雜中找到幸福的身影。
23、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錯誤的堅持,和輕易的放棄,有時候,你感覺很累,是因為想得太多。世事難以預料,遇事無須太執,誰都無法帶走什么,又何必糾結于某一時、某一事。只有看開了,想通了,才能隨緣、隨喜、隨心,不急不躁,不悲不憂,靜默淡然,隨遇而安。
24、面對生活的曲折,思考未來的嶄新要比回味那些傷痛實在的多,生活的方向就在于構建一份寬闊的心地,來規范和改變心地的那些負面情緒,用生命的堅強去搭建一份思維信念,所有生活的美好都不來自苦難的施舍,它只來自自己不妥協的生命力。#延參法師禪修講座#
25、一切法本空,心即不無,不無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
26、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生活在凡塵俗世,我們沒有必要追逐那些功名利祿,也沒有必要計較那些榮辱得失,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到頭還是一個空,帶不走半片云彩。省去那些不必要的思索,摒棄那些濃烈的情感,擺脫那些世事繁瑣的拖累,淡去那些無謂的妄想,讓我們在一種簡約和質樸中生活,讓我們的情感融于自然,讓我們的心思凝結成一片悠然的心志,似鏡花水月般空靈寂靜,如月映萬川般透徹明朗。
27、活佛是什么?活佛就是有個很偉大的前世,所以轉世為活佛,有個不一樣的靈魂,但今生要否成為偉大的人或有所輝煌的成就,就要看自己。都和任何人一樣 喜怒哀樂 生老病死 但就是有一種使命 就是傳達佛陀的佛教文化和佛經的傳達者!給眾生指導迷茫和離苦得樂的那么一個殊勝的身份!
28、諸事放下,一切皆勝。放不下,自然掙不脫。一個人,能釋懷,才能釋然,能在內心修籬種菊,自不必避車馬喧囂。走千里萬里,逃不出自我的喧囂,就逃不開塵世的喧鬧。也就是說,當我們安靜下來了,這個塵世也就安靜下來了。
29、其實外在的事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不可能一直存在,永遠處于變動的過程中。
30、諸法空寂,佛無定相,一切都是心的體現,關鍵不在于行住坐臥本身,而在于自性是否開悟:性悟則無往而非禪,性迷則坐臥皆非禪。
31、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自性本自清凈。自性本不生滅。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無動搖。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壇經》
32、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33、我做研究的準則無外乎四點:傾聽異己;質疑問題;敢當傻瓜;簡化,再簡化。
34、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35、所謂朋友,不過是我在路上走著,遇到了你,大家點頭微笑,結伴一程。
【佛語的語錄35條】相關文章:
佛語的語錄39句08-04
佛語的語錄49條07-22
【實用】佛語的語錄36句08-05
佛語的語錄摘錄48句08-03
經典佛語的語錄集合35句09-04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30條09-17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54條10-06
有關佛語的語錄36條07-12
【推薦】佛語的語錄39條07-28
實用的佛語的語錄35條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