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大匯總70條
濟貧要用愛心,教富要用耐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佛語的語錄70條,希望大家喜歡。
1、人間有味是清歡,所有含蓄婉轉、深沉內斂的事物,都只是為了更好地沉淀,洗盡鉛華。如果有一天,當你踏遍歲月千山萬水,嘗遍世情風霜百味,依舊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則為真正的樸素,真正的清歡。
2、世界原本就不屬于你的,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3、發大心、立大愿,身體力行親身體悟,德才能顯現。
4、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八
5、有愛則人與;人與就平安。
6、苦是佛教的基本觀念之一,是佛教對人的現實存在所作的狀態定位和價值判斷。苦諦是四圣諦之一,也是最關鍵的一諦。佛教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盛。
7、禪是一種內在學習、凈化自己的過程。從冥思、靜坐開始,到心靈的開、悟,禪不只帶來身心的健康、喜悅的態度,更從中看出生命的意義。通過這項心的效能訓練,我們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率。
8、做人如蘭,淡泊自然。淡泊的人生,如一株幽蘭,靜靜地生長,默默地開放。開花不為與百花爭艷,只為不辜負了寶貴的生命。遠離塵世的喧囂,獨居幽處而從不寂寞,與世無爭而又從不孤芳自賞。
9、空有三者:一無性空,性非有故;二異性空,與妄所執自性異故;三自性空,二空所顯為自性故。(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八
10、只有內心清凈,才能得到幸福,遇到逆境,才能放得下,且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11、父母過分愛子女的心力,會反射成為子女的煩惱。對子女要放心,他們才能安心。
12、恒愚法師禪語人生人生總是有得有失的,豈能盡善盡美,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誼;舍得誠實,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到得是坦然;舍得虛名,得到的是灑脫;舍得塵世的糾纏,得到的是自由;舍得狹隘,收獲的豁達;人生就是要多些包容與理解,也讓人生少許多煩惱與痛苦。
13、小忍成仁,大忍成佛 參禪的秘訣就是忍,忍不住也要忍,忍到極點,豁然貫通,明朗開 悟。忍是無價寶,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萬事都能了。
14、雖行于舍,而以大悲,不舍一切化眾生事。雖行無愿,而不舍菩提一切行愿。"四十華嚴"卷三十四
15、再好的機會、福報,如不能把握因緣,就會稍縱即逝!
16、如果僅僅因為自己是佛教徒,便片面堅持佛教一定要興盛,這其實偏離了佛教無我的真精神。如同希望我一家獨大,以便獲取最大利益一樣。
17、人的時間有限,然而才能無限。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嗟嘆上,認識自己,安于自己所走的路,珍惜時間,最有效地運用每一秒鐘。若能如此,即使年老體邁,也依然能夠保持年輕的激情與活力。
18、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鉆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19、心常在靜處與其讓浮躁影響我們正常的思維,不如放開胸懷,靜下心來,默享生活原味。
20、做一個好人,當真是不容易:一個好人,在家里不僅要扮演仁孝的兒女角色,還要扮演慈祥的父母角色。
21、經中說"無我故得解脫",并不是破除外道的我見就算完事。這還是不能解脫的;不使第七識執著第八識為自內我,這才是破人我見最重要的地方了。
22、歡喜是佛教真理的本質,歡喜是佛法修行的精髓。能知覺到歡喜,進而能夠創造歡喜,散布歡喜滿人間,這就是人性的開發,人類素質的提升。(當代)星云《佛光教科書》
23、以種種方便調御眾生,決其諍訟,撫其孤弱,恤其煢獨,遂其勝行。皆令永斷十不善業,正修十善。"四十華嚴"卷十一
24、貧窮是一時,能啟發出愛心,才是永恒的富有。
25、佛說:"其實能活著本來就是一種奇跡!"所以,每個人都不應該太看 重名利,不必太在意失去多少,應該留幾分清醒,存一份淡泊,時刻保持 一種平常人的心態,讓每一個日子都過得灑脫、輕松一點,平平淡淡才是 真,平平安安才是福!
26、人們總愛假定幸福是有條件的,喜歡為自己的人生設定各種標準。
27、浮躁,是輕浮急躁的意思,是造成人們做事的目的與結果不一致的常見原因。心浮氣躁的人做起事來一味追求速度,既無準備,也無計劃,恨不能一日千里、一蹴而就,結果往往遭遇挫折和失敗,由此給自己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和煩惱。
28、佛六根互用,用的是心。佛徹證唯心,故能六根互用。
29、佛語有云: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是為人生七苦。
30、希望大地資源不短缺,必須從懂得珍惜一開始。
31、人生就如牌局,發牌的是上天,而出牌的是自己,人出生的時候,原本是沒有行囊,當你走得路多了,便是多了一個包袱。而我們如何讓世俗的包袱,轉變成禪的行囊。只有用一顆清凈依止的心,看世態萬千,方能消除偏見,在平與中獲得快樂。
32、如果人人發揮慈悲心,即可形成"一眼觀時千眼觀,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并具足無量悲愿的濟世力量。
33、佛法的明燈為我們在漫漫修行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內心需要充滿自在與包容,不攀緣于未來,也不執著于過去,而是安住于當下,把握現在。內心充實、安祥,時時刻刻保持一顆平常心,以平常心而為道場,去實踐佛法,去體悟宇宙人生的真諦。
34、這生活濃淡疏密的故事,都蘊含著生活苦心教化的動機,啟發生命平淡中的滋味,辛苦中的遼闊,一個人走過世間,不是去咀嚼那種無依無靠的寂寥,而是能夠尋求那種知足常樂的富足,和隨緣處世的豁達,不管腳步多么匆忙,備一份行裝:簡約、平和、釋然、達觀。
35、不識本心,求無上佛道,無異煮沙成飯。
36、生命的意義,就在于經得起滄桑,擔得起辛苦。每一步前進都謹慎小心,檢查內心的意志,鼓勵自我的信心,開口諒人,動念恕事,那些給自己的狹隘找的每一個理由,都會讓生命透支,人生就是把自己的心量活開,活成寬闊的能量,如果心窄,去哪里存放生命的意義。一一一延參法師
37、生活的禪法,是一種為人處事的關懷與分享,信任與平衡,生活的禪法卻往往以沉默無形的形態存在,來源于內心的厚重,對生活的禮貌和坦率。
38、若有一天,千帆過盡,滄海桑田,我愿守著一座老舊亭院,一池素色的荷蓮。于風兒私語,于落雨說禪,在一曲弦音中將過往的心緒輕輕梳理,輕揮筆墨,記下每一程走過的溫暖,每一次邂逅的感動,每一季散落的心語呢喃,讓時光的扉頁上,始終綻放著花兒的芬芳,一如初見的嫣然。
39、如果你能每一天吶喊遍「我用不著為這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里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40、禪師在寺院空地上灑了些蜜,許多蒼蠅趕來,因舍不得走被蜜粘住了腳,再也飛不起來,禪師誡諭:貪婪是許多災禍的根源。
41、在做人上,精明不敵氣度;在做事上,速度不敵精度;在交友上,較真不敵大度。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經歷,累才是工作,變才是命運,忍才是歷練,容才是智慧,靜才是修養,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擁有。心平氣和告別過去,只爭朝夕活在當下,淡定從容迎接未來,看山神靜,觀海心闊,心態平和,知足常樂。
42、生活仿佛是由心情著色的。好的心情總能讓生活充滿亮色,讓不順心的事情變得微不足道,讓繁忙的工作也不那么讓人煩擾,所以別再讓壞心情影響我們了,換個好心情去迎接每天新的生活。
43、即使是做事時,也要不時默念經文,而不懈怠。
44、孝敬長輩,愛護小輩。
45、沒有專橫自主之心,經常以謙遜的標準要求自己。
46、您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47、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間,我們改變哪個人恐怕都是很難的,更不要說我們去改變這個世界。但是歸回過來我們想想,實際只有改變我們自己是最容易的。怎樣改變自己呢?把自己的心調試好。
48、人生的各種苦難,如生、老、病、死、冤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憂、悲、哀傷……凡此種種身心苦楚,為世人所公認苦難或痛苦者,都包括在一般苦難的苦中。
49、根據佛教哲學,所謂"眾生"、"個人"及"我",只是經常在變動著的物質與精神力量或能力的綜合。
50、依照佛教的看法,人類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51、佛說,在他的教誡中,絕無秘密法門。
52、就像蜜蜂只汲取花蜜、毫不破壞花瓣的美麗和芬芳一般,仁者隨緣而住,亦只是汲取智慧,而不迷失于他物之中。
53、人貴自立,自立必先能自強。勿依賴人,勿強求人,他人無論親疏,皆不可依賴。
54、無念之念,生無生相,住無住相,異無異相,滅無滅相,非思慮計度所知,惟洞徹法源者,頗測齊彷佛,未易與纏情縛識者語也。
55、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
56、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57、看得破,忍不過,心火難滅因有禾。君子難遭君子成,小人自有小人磨。吃虧積福,欠債難躲,嗔什么?
58、在天地之間覓得一方安詳,聽風雨,聽山語,聽禪語。
59、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60、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61、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必誓詞。今日種種,似水無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62、小學老師第一次電話如約而至,需早有預感,但心情明顯受挫,我該如何自處?說好的放寬心態去哪了?在孩子教育的路上我是剛起步還是已經落后了?知我都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63、不知不覺見,秋天已經來臨,晚上吹著微風,跑著步,聊著天,訴說著往事,時間過得總是那么迅速…不必思索太多,坦然面對所有可預知的和不可預知的,放寬心態,愿一切安好!
6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65、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他人的。
66、這世間,必有一種懂得是精神,穿越靈魂,幽幽而來。總有那個明白三月間杏花開了、下點毛毛雨的惆悵的人,總有發個信兒就剎那間說慈悲的人,因為,他的精神強度恰巧與你的在一條線上,不遠,不近。你說,他懂,他說,你懂。 ——雪小禪
67、放下是解脫,放棄是罪過!
68、上堂偈:鐘鼓喧喧報未聞,一聲驚起夢中人。圓常靜應無余事,誰道觀音別有門?休問普陀巖上客,鶯聲啼斷海山云。——芙蓉道楷
69、追求心靈的滿足不用以欲望的追求來填補,因為欲望只會造成更大的欲望乃至生出痛苦,內心的寧靜與外在的利益是不同的兩條路。
70、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70條】相關文章: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54條10-06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30句06-09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摘錄68句04-03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集錦36句08-16
2024年簡單的佛語的語錄40條03-30
2024年簡單的佛語的語錄38條11-20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大合集60句10-27
2023年簡單的佛語的語錄40句12-17
2023年簡單的佛語的語錄30句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