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佛語的語錄摘錄56句
[佛學人生感悟經典語錄]對人不宜求全責備,須考慮對方的接受程度怎樣使勸導和指教他人蠻得有效果?佛曰:一切聲聞,一切眾生,有宜制戒有不宜者。我知一切眾生心之所行,未作罪者我則不制,若已作過我則制戒,我若如此則世間不謗。一《文殊師利問經》下面是小編搜索整理的佛語的語錄56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人生第一要務就是歸本返源,一切的迷惑、彷徨、憂郁、不安及苦難皆因心靈失所使然。迷失自我才生出孤獨,缺少智慧才覺得痛苦。智慧就是身在萬物,心超萬物。任何現象,只有超越才能看清;任何遭遇,只有容納才能化解。一分私一分失,一分舍一分得。幸福就是:用童真微笑,用愛心生活。
2、在喧囂中,獨守一片平淡,在繁華中,堅持一份簡單,不為眼前功名利祿而勞神,不驚榮辱,寧靜從容,我們就會活的輕松,活的充盈,活的有滋有味。人生本是一次時光的旅程,只有月白風清的淡定,才有了人淡如菊的從容。
3、讓別人舒服,你就是經營者;別人讓你舒服,你就是消費者;想要優秀,你要接受挑戰;想要盡快優秀,就要尋找挑戰;敢聽真話,需要勇氣;敢說真話,需要魄力;與其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物,不如磨練自己做一個努力的人。
4、愛自己,緣來緣去的紅塵,我只淡淡地看著。悲不言,喜不語,更甚是不悲不喜。倘若不曾有過那般驚奇的過去,又怎能如心拾得禪云的菩提。
5、很多人在陷入困難的泥淖時,往往會喪失了基本的理智和判斷能力,往 往會使得自己越陷越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不要一直想著如何 解決問題,試著想想,能不能憑借這個問題走出去呢?
6、做值得付出的事,有歡喜心,就是法喜。
7、一切罪障自消除,是名最上持凈戒。《心地觀經》卷三,報恩品
8、陽光不再灼熱,楓葉染紅了小道,這個輕易撕扯情緒的季節,感傷、回憶的路口隨處可見。一邊是殘荷枯梗,池水寂寞,一邊是芙蓉妖嬈,紅白并蒂,兩個極為對立的畫面相互融合,散發出一種不可訴說的禪意。萍聚萍散,在歲月的長河里,一切愛與癡都顯得漫不經心,悄無聲息。
9、朋友,就是住在你的優點里,廝守著你氣息的那些人。他們也不是看不到你的缺點。只是那些缺點,像屋外的寒風,有一陣沒一陣地來,也就不在意了。倘若有一天,朋友離開了,那一定是他們的心被寒風吹徹,在你身上再覓不到半點陽光和溫度。
10、如果我們真正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靜下心來,腳踏實地,擺脫速成心理,戒除急躁。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一、梳理情緒,掌控情緒。不要被急躁的心情牽著鼻子走,要了解每一種情緒的來龍去脈,然后將它們分門別類,這樣才能讓內心紛雜的念頭安定下來。二、收斂自己的心,不要四處貪求,為了得不到的東西煩惱。三、專注眼前。別想太多,試著用心留意此時此刻的呼吸,順著它的節奏,讓雜念在一呼一吸間逐漸沉淀。四、明確最根本的目標,制訂計劃,細分步驟,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循序漸進地達到目標。
11、真正的大徹大悟是一切皆空。人若悟得自性,任自性做主,天地將頓時開闊,"菩提本無樹"正是將束縛自性的一切外在形式去除,只留下了本性自由徜徉。
12、雖行于舍,而以大悲,不舍一切化眾生事。雖行無愿,而不舍菩提一切行愿。"四十華嚴"卷三十四
13、所有的問題、矛盾的存在都是緣于我們主觀世界的看法和客觀世界的存在不一致。有矛盾就有煩惱。一切苦厄都是由自己制造出來的,自作自受。要消除這些苦厄,別人代替不了,還要自己來解決。
14、知識,只是曉了所學;智慧,則能理通無礙。
15、是否做到小乘的行為,取決于心中是否生起出離心,出離心是清凈戒律的起點;是否符合大乘的思想,取決于心中是否具備菩提心,菩提心是六度萬行的前提;是否達到金剛乘的見地,取決于心中是否保持清凈觀,清凈觀是生圓次第的先決條件。
16、金地藏是我的鄰居,與他為鄰我發現好處多多。最大的好處 大概有三:一是認識了平等,王子和平民身份不是絕對不可互換;二是 懂得了慈悲,眾生渡盡,方正菩提;三是理解了無私,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
17、種善因不難,常常一個微笑就夠了;種惡因也容易,常常一個譏諷的眼神就是矣。積善累惡就在細微處!
18、悟達禪師當初行善,照顧生病的西域異僧,與他結下了緣,所以才在 以后得到西域異僧的指點,治愈面瘡。這是善于結緣的結果。
19、學佛無須了解無常的道理,如能徹了此理,才能操縱自己的生命,來去自在,通向光明的境界。——證嚴法師
20、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詩老山間;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閑。——王安石
21、佛法難聞,雖然號稱佛法的書很多,但其實多是人天法,尚非聲聞、緣覺之法,何況佛法。"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于今猶是。
22、以上兩者的對話,雖然看似不著邊際,沒有所指,但每一句都是從自性中流出,都含有很深的見地,包含著相應的禪機,無一句沒有落處、沒有所指。
23、壓力大時,也代表一種反作用力。
24、對待輸贏最好的辦法是放下輸贏,太看重名聲利益,太在乎行動的結果,往往會導致失敗。
25、有人說:"我心好就好,何必修行?"師言:"你的心好有誰知道呢?真正的心好,是要受過一番洗練,練得非常自動、練得沒有一絲一毫的考慮,就能伸出援手幫助別人。修行因此就有必要了!"
26、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所以對過去迷惑;因為我們不曉得將往何處去,所以對未來茫然;因為我們不明白要活在當下,所以對現在沒有好好珍惜和把握……我們的"心"總是在回憶過去、盼望未來、隨從當下妄念的狀態里,這些都是對白心缺乏認識所導致的。
27、唯一能形容慈悲的狀態便是如虛空——空與一切萬物相容不沖突,包容萬物,支撐萬物。佛是空王,也是慈悲王。
28、人因自覺而成長,因自滿而墮落。自我批判的認錯心理,是道德人心的第一課,也是人格升華的階梯。
29、[天天禪語]當面臨死亡的時候,靈魂是否能找到美好的歸宿,取決于具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而不是肓修瞎練;靈魂是否能選擇光明的前途,取決于自己一生的修行功夫,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30、施食得大力,施衣得妙色,施乘得安樂,施燈得明目,虛館以待賓,是名一切施,以法而誨彼,是則施甘露。
31、真正貧窮的不是那些所擁甚微的人,而是那些渴望更多的人。
32、在人之上,要把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風水輪著轉,花開時要學會呵護腳下的小草,宜向冷廟燒香,這樣冬來花落時會有人為你點一盞心燈,讓自己不至窮途末路!
33、在家菩薩應受善戒:彼應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于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應離妄語,如說如作,不誑于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舍身命,終不妄語;彼應離酒,不醉不亂,不自輕躁,亦不嘲嘩。
34、信佛重要,還是信因果重要?我個人認為:寧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
35、若以意想參禪,如鉆冰求火,掘地覓天,只益勞神。若以功勛學道,如土上加泥,眼里撒沙,轉見困頓。償歇卻意識,息動妄想,則禪河浪止,定水波澄。——《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36、有智慧,能發揮勇猛的大愛。
37、禪修,是一種練習,讓我們的心得到一種自在與自主性。透過禪修,我們以前那很剛硬的心就會變得柔軟。柔軟之心具備更好的彈性,很難被外在力量摧毀。當你那一念心變得靈活而柔軟,就是到位的禪修。堅硬的牙齒可以脫落,但柔軟的舌頭卻一輩子存在,心地柔軟了,才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38、圣慧法師:"忍"是一生的修行。忍耐的過程是痛苦的,但結果卻是甜蜜的。不論是對逆境,對內在的煩惱還是外在的災禍,都要忍。忍耐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生存智慧,一種明心見性的處世哲學。忍耐不是軟弱,不是逃避,而是一種心靈的超越。吃虧能養德,忍耐能養心。吃虧時不計較,不比較,想得開,這樣的人才能做大事。
39、很多時候,我寧愿一個人走很遠的路,只為看一眼屬于自己的遇見,只是想知道,是否值得去為未知走一遭,去為之醉一次。很多人,很多東西,有時候該永遠保持距離,最好在燈火闌珊處,才是最美。
40、人在落寞時才知道誰的手最暖,心在遇到事情時才看清誰最真。感情,從來不是說多少,再多的蜜語比不上行動的有力;人心,久了總能看清,點點滴滴總會看在眼里。
41、因此,當我們換了個心情時,會發現生活原來一直是如此的美好。換個好心情,我們就能收獲生活更多的快樂!
42、有一種幸福叫舍得。舍得拿出自己的真誠去面對所有人,用自己的誠心換得他人的信任和笑臉;舍得用最簡單的信任去面對所有的復雜,簡單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單純,更加純潔,從而省去了很多的煩心,獲得了內心的安寧;舍得展露微笑、釋放快樂,送給他人縷縷溫暖的陽光,美麗了自己也裝點了這個世界;舍得奉獻愛心,滿心歡快、不期回報地去耕耘,帶他人走進一片幸福的田野,自己也省卻了很多的煩惱。
43、向上級進忠言,善于勸諫。
44、樂觀的人走過了人生的一半時會說:還有一半的生命旅程啊,一定要好好珍惜,于是他們快樂地走完了以后的人生。悲觀的人會說:怎么就剩一半了呢?不夠了啊,于是他們在自怨自艾中度過。而要怎么生活完全取決于你的心態,你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心態。每天都對自己微笑,每天都對自己寬容一點,每天都生活得簡單些。在我們還有機會的時候,給親人朋友多一些關懷,給陌生人多一些愛心,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45、佛法的真理像是渡過苦海的船橋,是砍斷我執的利刃寶劍,是治療心靈的甘露妙藥,是迷途暗夜中的唯一明燈。所以在我們滄桑的人生里,點點滴滴的生活中,需要佛法的指引才會使我們的前途更加光明,才會減輕我們身心上的壓力、操勞、憂愁、痛苦等等,更會喚醒我們沉睡中的真性,最終令我們證得大智慧。
46、無論是誰,如以怨報德,就應該是人類的公敵,不知報恩的人,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47、這一生,我們要經歷許多事情,而心像一個篩子,在世事顛沛流離中,慢慢的一些人一些事就漏掉了。對于智者來說,他們漏掉的只是別人的過錯與不足,他們不會刻意去記恨一個人,而會記住他人的好和善,并時時充盈自己那顆感恩的心。寬容、大氣的生活會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喜樂安然。感恩生命里的每一天。
48、走的路難,越來越好走;走的路好,越來越難走。
49、當舍于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
50、佛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
51、人生原本就是一出木偶戲,只要自己掌握牽動木偶的線,卷放自如,不受他人左右,就算能跳出這個游戲場了。
52、問曰:"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53、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身。
54、得生人道難,生得壽終難,得聞正法難,遇佛出世難。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行,自調凈其意,是則諸佛教。
55、人無法從欲望的獲得而滿足,因為欲望滿足了之后會增長更大的欲望,以致永遠填不滿,惟有追求心靈的滿足,才是永恒的快樂方式。
56、朱元璋謂學書須是專一于是,更無余好,方能有成。而予聞古之善琴者,亦謂專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雖小,可以喻大。——蓮池大師
【佛語的語錄摘錄】相關文章:
佛語的語錄摘錄46句12-13
佛語的語錄摘錄48句12-06
實用的佛語的語錄摘錄36條03-20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摘錄47句12-10
【熱門】佛語的語錄摘錄48句12-29
【熱門】佛語的語錄摘錄40條10-15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摘錄68句04-03
【熱門】佛語的語錄摘錄59句10-20
2024年經典佛語的語錄摘錄76句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