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子的語錄44條
慎始如終,則無敗事。以下是關于老子的語錄44條,希望大家喜歡。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2、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3、為無為,則無不治。
4、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5、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6、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7、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10、將欲歇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1、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12、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4、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15、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9、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20、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21、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22、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23、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24、鷹立如睡,虎行似病。
2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27、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未微明。"
28、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2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以觀其妙有名萬物之母以觀其徼同出于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0、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強與父,留之何用。
3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2、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33、道隱無名上德若谷,上善若水大象無形,大器晚成大成若缺,大知若愚。
34、水至柔而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為百谷之王,善處其下也。上善若水。
35、上德不德而有德下德不失而無德。
36、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37、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38、"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39、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4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41、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42、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43、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44、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的語錄44條】相關文章:
老子經典語錄11-28
老子的經典語錄11-30
老子語錄經典語錄01-29
老子的語錄36條09-06
老子的語錄33句10-06
老子的語錄42條04-05
老子的語錄33條04-08
老子的名言語錄12-01
老子的語錄26條01-01
老子的語錄34句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