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周國平的語錄集合49句
健康的全部價值是使我們愉快地享受人生,其最主要的享受方式就是做我們真正喜歡做的事。唯一的大事是把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做好,順應自己的天性。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49句,歡迎大家分享。
1、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時間進食,大部分時間在消化,獨處就是我消化世界。
2、在較量中,情緒激動的一方必居于劣勢。種種強烈的情緒,憤怒或痛苦的姿態,如果沒有觀眾在場,其中有多少能堅持下去。
3、可以沒有愛情,但如果沒有對愛情的憧憬,哪里還有青春?可以沒有理解,但如果沒有對理解的期待,哪里還有創造?可以沒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等待,哪里還有人生?
4、瞥見了海的真相的人不再企圖談論海,因為他明白了康德說的道理:用人類理性發明的語詞只能談論現象,不能談論世界的本質。
5、無論哪一領域的天才,都必是具有某種強烈情感的人。
6、人心中應該有一些有分量的東西,使人沉重的往事是不會流失的。
7、死亡不是一個思考的對象。當我們自以為在思考死亡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所做的事情不是思考,而是別的,例如期望、相信、假設、想像、類比等等。
8、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
9、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具備這種能力并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產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于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10、現在完全不同了。無論作家、學者,還是政治人物,都紛紛在電視上亮相,而其知名度往往取決于亮相的頻率。人們熱中于議論他們的相貌和風度,涉及他們的言談,也多半關注口才如何、會不會說俏皮話之類,注意力全放在表面的東西上。情形也只能如此,因為電視追求當下的效果,不容做節目的人和看節目的人思考。其結果是兩方面都變得平庸了。林肯與道格拉新的七小時辯論放在今天怎么會有人聽,又怎么聽得懂。同樣,今天的總統和知識精英們也更關心如何使自己上鏡,而不是如何更好地承擔職責。
11、如果根本的正義感受到觸犯,他戰斗起來必是義無反顧的。
12、有做作的初學者,他其實還是不失真實的本性,僅僅在模仿做作。到了做作而不自知是做作,自己也動了真情的時候,做作便成了本性,這是做作的大師。
13、在極其無聊的時候,有時我會突然想到造物主的無聊。是的,他一定是在最無聊而實在忍受不下去的時候,才造出人來的。人是他的一個惡作劇,造出來替他自己解悶兒。他無休無止地活在一個無始無終的世界上,當然會無聊,當然需要解悶兒。假如我有造物主的本領,當我無聊時說不定也會造一些小生靈給自己玩玩。
14、我愛躺在夜晚的草地上仰望星宿,但我自己不愿做星宿。
15、敏感與遲鈍殊途同歸。前者對人生看得太透,后者對人生看得太淺,兩者得出相同的結論:人生沒有意思。
16、在具體的人生中,每一個人對于意義問題的真實答案很可能不是來自他的理論思考,而是來自他的生活實踐,具有事實的單純性。
17、一個人年輕時,外在因素——包括所遇到的人、事情和機會——對他的生活信念和生活道路會發生較大的影響。但是,在達到一定年齡以后,外在因素的影響就會大大減弱。那時候,如果他已經形成自己的生活信念,外在因素就很難再使之改變,如果仍未形成,外在因素也就很難再使之形成了。
18、我的生活中充滿了變故,每一變故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而我卻依然故我。毋寧說,我愈益是我了。
19、我不相信生活環境的變化能徹底改變一個人,改變的只是外部形態,核心部分是難變的。
20、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但許多人寧愿用它來換取那些次寶貴或不甚寶貴的財富,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學問、名聲、權力或金錢的積聚上。他們臨終時當如此悔嘆:"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
21、生命平靜地流逝,沒有聲響,沒有浪花,甚至連波紋也看不見,無聲無息。我多么厭惡這平坦的河床,它吸收了任何感覺。突然,遇到了阻礙,礁巖崛起,狂風大作,拋起萬丈浪。我活著嗎?是的,這時候我才覺得我活著。
22、知識關心人的限度之內的事,智慧關心人的限度之外的事。
23、在海邊,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貝殼,有人聚在一起高談闊論,而我不妨找一個安靜的角落獨自坐著。是的,一個角落——在無邊無際的大海邊,哪里找不到這樣一個角落呢——但我看到的卻是整個大海,也許比那些熱鬧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
24、光陰似箭,然而只是對于忙人才如此。日程表排得滿滿的,永遠有做不完的事,這時便會覺得時間以逼人之勢驅趕著自己,幾乎沒有喘息的工夫。
25、人生的意義在于兩方面:生命和靈魂的體現。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的生活節奏,雖不講究,但也不邋遢,便是生命的價值;多閱讀,多思考,善待他人,不刻意做作,不迎合某人某事,保持生命的最初之善,便也是靈魂的歸屬。
26、世間無非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
27、生命和精神是人身上最寶貴的東西。老天給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人最寶貴的東西,一是生命,二是心靈,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擁有豐富的心靈,便是幸福。幸福在于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道德在于生命的善良和精神的高貴。
28、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別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愿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29、高質量的活動和高質量的寧靜都需要,而后者實為前者的前提。
30、正經不是嚴肅,就像教條不是真理一樣。
31、人人都得死,這能給我們什么安慰呢?大約是兩點:第一,死是公正的,對誰都一視同仁;第二,死并不孤單,全世界都與你為伴。
32、愛情常常把人抽空,留下一具空軀殼,然后揚長而去。所以,聰明人始終對愛情有戒心,三思而后行,甚至于干脆不行。
33、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34、我的所謂"成功"(被社會承認,所謂名聲)給我帶來的最大便利是可以相對超脫于我所隸屬的小環境及其凡人瑣事,無須再為許多合理的然而瑣屑的權利去進行渺小的斗爭。那些東西,人們因為你的"成功"而愿意或不愿意地給你了,不給也無所謂了。
35、與自己談話的確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罕見的能力。有許多人,你不讓他說凡事俗務,他就不知道說什么好了。他只關心外界的事情,結果也就只擁有僅僅適合于與別人交談的語言了。這樣的人面對自己當然無話可說。可是,一個與自己無話可說的人,難道會對別人說出什么有意思的話嗎?哪怕他談論的是天下大事,你仍感到是在聽市井瑣聞,因為在里面找不到那個把一切連結為整體的核心,那個照亮一切的精神。
36、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
37、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閑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來大師們的杰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38、如果說愛是一門藝術,那么,恰如其分的自愛便是一種素質,唯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家。
39、唯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家。
40、獨一的大事是把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做好,適應自己的本性。二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如人意,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顛撲不破的家園。
41、生命懼怕枯燥甚于畏懼死亡,僅此就足以保障它不可克服了。它為了回避單調必需豐盛自己,不在乎結局是否徒勞。
42、找一個最親的人,是愛情的終極目的。
43、大哲學家也能殊途同歸,最后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守護人性,提升人類的精神水準。我不認為唯物和唯心的劃分上有什么意義,我們把一個哲學家歸類到唯物還是唯心,這常常是牽強附會的,是貼上一個標簽。凡是大哲學家,各有各精彩,你要學會欣賞他的精彩之處。
44、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們最不了解的。
45、人人都知道死是必然的,它是一個我們一出生就通報要來訪的客人,現正日夜兼程,一步步靠近我們。可是,當它敲響我們的門時,我們卻感到突然,怪它是最唐突的不速之客。
46、不妨把靈魂定義為普遍性的精神在個體的人身上的存在,或超越性的精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一個人無論怎樣超凡脫俗,總是要過日常生活的,而日常生活又總是平凡的。所以,靈魂的在場未必表現為隱居修道之類的極端形式,在絕大多數情形下,恰恰表現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
47、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互相吸引。我設想,在一個絕對荒蕪,沒有生命的星球上,一個活人即使看見一只蒼蠅,或一只老虎,也會產生親切之感的。
48、獨處實際上是要和自己的靈魂談話。
49、經典著作就是你初讀的時候就覺得像是重讀的書,經典著作就是你重讀時好像初讀一樣的書。
【周國平的語錄】相關文章: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06-06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41句03-23
周國平語錄(精選30句)03-17
周國平語錄40句03-29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86條03-05
周國平的語錄33條08-04
周國平語錄50句10-09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43句10-07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27條10-25
周國平的語錄29條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