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匯編75條
所謂成熟是指適應社會現成準則的能力。一般來說,一個人如果過于專注于精神世界里的探索,就會沒有興趣也沒有精力去琢磨如何使自己適應社會。年齡的增長在這里是無濟于事的,因為精神的探索永無止境,而且在這一條道路上走得越遠的,就越不可能回過頭來補習處世的基礎課程,就像我們無法讓一個優秀的科學家回到小學課堂上來做一個好學生一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75條,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1、輿論很清楚它的敵人是思想,但它從來不正面與思想交鋒。
2、情當然有真假之別。但是,真情也可能變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愛的經歷。
3、被人理解是幸運的,但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
4、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它可以幫助你學會享受孤獨,在孤獨中與自己談心。
5、孩子長于天賦、好奇心、直覺,人長于閱歷、知識、理性,因為天賦是閱歷的父親,好奇心是知識的父親,直覺是理性的父親,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親。
6、人們的心理可能是這樣的:一方面,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竟然有人做了,于是嫉妒之情便化裝成正義的憤怒猛烈噴發了。當然啦,決不能讓那個得了便宜的人有好下場;另一方面,倘若自己也做了類似的事,那么,堅決向法庭認同,與罪人劃清界線,就成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仿佛譴責的調門越高,自己就越是安全。因此,凡道德法庭盛行之處,人與人之間必定充滿殘酷的斗爭,人性必定扭曲,愛必定遭到扼殺。
7、我們平時斤斤計較于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這種認真必定十分可笑。
8、在另一個黑夜里,同一朵燭光會不會重新點燃?
9、他興奮了,不停地吸煙。煙有害于健康,會早死的!死?此時此刻,這是一個多么遙遠而抽象的字眼。從無中來,為何不能回到無中去?
10、現在我覺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和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11、你的身體盡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盡可以在紅塵中起伏,關鍵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個寧靜的核心。有了這個核心,你就能夠成為你的奔波的身體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了。
12、誠信被視為最重要的商業道德,而誠信的缺乏是轉入市場經濟以來最令國人頭痛的問題之一。若要追尋問題的根源,從文化上看,便是人的尊嚴的觀念之缺失。
13、我知道一些負有大使命感的人是很重視"世紀末"的,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在舊的世紀有不可忽略的影響,對新的世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總之新舊世紀都不能缺少他們,因此他們理應在世紀之交高瞻遠矚,點撥蒼生。可是,我深知自己的渺小,對任何一個世紀都是可有可無的。
14、我相信,不但寫作,而且所謂的寫作才能,都是一種習慣。
15、必須知道自己要什么。一是應該要什么,人生中什么重要、真正值得爭取。這是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能夠要什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哪里,做什么事最適合自己。這是準確的自我認識。有這兩條,內心就會寧靜。相反,不知道要什么,東抓西抓,到頭來仍不滿意,因為根本不知道什么能讓自己滿意。
16、真正有獨特個性的人并不竭力顯示自己的獨特,他不怕自己顯得與旁人一樣。那些時時處處想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虛榮心十足的平庸之輩。
17、我不喜歡和一切角色意識太強烈的人打交道,例如名人意識強烈的名流,權威意識強烈的學者,長官意識強烈的上司等等,那會使我感到太累。我不相信他們自己不累,因為這類人往往也擺脫不掉別的角色感,在兒女面前會端起父親的架子,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要表現下屬的謙恭,就像永不卸妝的演員一樣。人之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也許是迫不得已的事,依我的性情,能卸妝時且卸妝,要盡可能自然地生活。
18、在不能說真話時,寧愿不說話,也不要說假話。
19、在精神創造的領域內,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充其量只有交流。在這個領域內,一切嚴肅偉大的事情都是由不同的個人在自甘寂寞中獨立完成的。他們有時不妨聚在一起輕松地聊一聊,聽一聽別人在做什么事,以便正確地估價自己所做的事。這是工作之余的休息,至于工作,卻是要各人關起門來單獨進行的。
20、健康的心理來自智慧的頭腦。現代人易患心理疾病,病根多半在想不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于是就看不開生活中的小事。倘若想明白了,哪有看不開之理?
21、事情對人的影響是與距離成反比的,離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們的心情。因此,減輕和擺脫其影響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立足點,那個立足點可以使我們拉開與事情之間的距離。如果那個立足點仍在人世間,與事情拉開了一個有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明智的態度。如果那個立足點被安置在人世之外,與事情隔開了一個無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超脫的態度。
22、紛紛擾擾,全是身外事。我能夠站在一定的距離外來看待我的遭遇了。我是我,遭遇是遭遇。驚浪拍岸,卷起干堆雪。可是,岸仍然是岸,它淡然觀望著變幻不定的海洋。
23、有時候,我們需要站到云霧上來俯視一下自己和自己周圍的人們,這樣,我們對己對人都不會太苛求了。
24、人都是崇高一瞬間,平庸一輩子。
25、剛剛發生了一場災禍,例如你最親的親人死了,火災或盜賊使你失去了幾乎全部財產,等等,那時候你會有一種奇異的一身輕的感覺,仿佛回到了天地間赤條條一身的原初狀態。
26、人生似乎有兩個大忌。一是突遭變故,不得不從零開始,重建生活或事業。二是壯年身死,撇下未完成的生活或事業,含恨撒手人寰。
27、可是,盡管如此,你還是想跳,哪怕明知道另一個更深的陷阱在等著你。最不能忍受的是永遠呆在同一個陷阱里。也許,自由就寓于跳的過程中。
28、至于我,我將永遠困惑,也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29、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存在。名聲、財產、知識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來。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和堅守,從而使你的自我閃放出個性的光華。
30、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是隨便什么東西,例如是一種職業,一種身份,一個角色,唯獨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為外在的事務忙碌,沒有自己的內心生活,那么,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因為確確實實,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找不到絲毫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東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和事務的一架機器罷了。
31、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于每一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于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會有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形形色色的機會的誘惑。
32、面前縱橫交錯的路,每一條都通往不同的地點。那心中只有一個物質目標而沒有幻想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條上,其余的路對于他等于不存在。那心中有幻想而沒有任何目標的人,漫無頭緒地嘗試著不同的路線,結果只是在原地轉圈子。那心中既有幻想又有精神目標的人,他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時始終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
33、每年開春,仿佛無意中突然發現土中冒出了稚嫩的青草,樹木抽出了小小的綠芽,那時候會有一種多么純凈的喜悅心情。記得小時候,在屋外的泥地里埋幾粒黃豆或牽牛花籽,當看到小小的綠芽破土而出時,感覺到的也是這種心情。也許天下生命原是一家,也許我曾經是這么一棵樹,一棵草,生命萌芽的歡欣越過漫長的進化系列,又在我的心里復蘇了?
34、人是自然之子,生命遵循自然之道。人類必須在自然的懷抱中生息,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春華秋實、生兒育女永遠是生命的基本內核。你從喧鬧的職場里出來,走在街上,看天際的云和樹影,回到家里,坐下來和妻子兒女一起吃晚飯,這時候你重新成為一個生命。
35、社會愈文明,意識形態愈淡化,人生智慧的作用就愈突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愈真實、自然。
36、智慧是靈魂的事,博學是頭腦的事,更糟的是舌頭的事。
37、在商場里,有的人總是朝人多的地方擠,去搶購大家都在買的東西,結果買了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還為沒有買到另外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而痛苦。那些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就生活在同樣可悲的境況中。
38、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39、人應該在自己身上擁有快樂的源泉,它本來就存在于每個人身上,就看你是否去開掘和充實它。這就是你的心靈。
40、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于交往者本身的質量,唯有在兩個靈魂充實豐富的人之間,才能有真正動人的愛情和友誼。
41、生命和精神是人身上最寶貴的東西。老天給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人最寶貴的東西,一是生命,二是心靈,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擁有豐富的心靈,便是幸福。幸福在于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道德在于生命的善良和精神的高貴。
42、成熟了,卻不世故,依然有顆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依然有顆平常心。
43、相愛者不束縛對方,是他們對愛情有信心的表現。誰也不限制誰,到頭來仍然是誰也離不開誰,這才是真愛。
44、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幸福在于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
45、丑角也許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
46、死神喜歡躡行,當我們聽見它的腳步聲時,我們甚至來不及停住唇上的生命之歌,就和它打了照面。
47、在現實中,愛往往扮演受難者的角色,因為受難而備受贊美。
48、對于人的情感,科學永遠只能解釋局部,不能解釋全部。
49、正經不是嚴肅,就像教條不是真理一樣。
50、一個靈魂已經覺醒的人,你不會再嘲笑和傷害別人,因為你知道,其實別人只是附在另一軀體上的最敏感的你。
51、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別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愿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52、和太強的人在一起,我會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太弱的人在一起,我會只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和強弱相當的在一起,我才同時感覺到兩個人的存在,在兩點之間展開了無限的可能性。
53、庸才比天才耐久。庸才是精神作坊里的工匠,只要體力許可,總能不斷地制作。創造的天才一旦枯竭,就徹底完了。他沒有一點慰藉,在自己眼里成了廢物。他也的確是一個廢物了。
54、多數人屬于家庭,國家,社會。天才屬于有與無,最小與最大,自我與永恒。
55、凡繆斯,必永遠漂泊。唯有法利賽人才有安居樂業的福氣。
56、其二,連鎖承認:在眾多天才中,某一天才因為種種偶然性的湊合而被承認,于是人們也承認他所欣賞的一系列天才,這些天才中每人所欣賞的天才,就像滾雪球一樣。
57、我的所謂"成功"(被社會承認,所謂名聲)給我帶來的最大便利是可以相對超脫于我所隸屬的小環境及其凡人瑣事,無須再為許多合理的然而瑣屑的權利去進行渺小的斗爭。那些東西,人們因為你的"成功"而愿意或不愿意地給你了,不給也無所謂了。
58、最好的職業是有業無職,就是有事業,而無職務、職位、職稱、職責之束縛,能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藝術家、作家、學者,當然,前提是他們真正熱愛藝術、文學和學術。否則,職位、職務、職稱俱全而唯獨無事業的所謂學者、作家、藝術家,今天有的是。
59、我們都很在乎成功和失敗,但對之的理解卻很不一樣,有必要做出區分。譬如說,通常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其一是指外在的社會遭際,飛黃騰達為成,窮困潦倒為敗。其二是指事業上的追求,目標達到為成,否則為敗。可以肯定,抽象地談問題,人們一定會擁護第二義而反對第一義。但是,事業有大小,目標有高低,所謂事業成敗的意義也就十分有限。我不知道如何衡量人生的成敗,也許人生是超越所謂成功和失敗的評價的。
60、對于一個人來說,獨處和交往均屬必需。但是,獨處更本質,因為在獨處時,人是直接面對世界的整體,面對萬物之源的。相反,在交往時,人卻只是面對部分,面對過程的片斷。人群聚集之處,只有凡人瑣事,過眼煙云,沒有上帝和永恒。
61、誰的經歷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內心經歷的不同才在人與人之間鋪設了巨大的鴻溝。
62、有無愛的欲望,能否感受生的樂趣,歸根到底是一個內在的生命力的問題。
63、不管生命多么短暫,我們要笑著生,笑著享樂,笑著受苦,最后笑著死,這才不枉活一生。
64、如果說愛是一門藝術,那么,恰如其分的自愛便是一種素質,唯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家。
65、愛自己的人不會有真正的愛,只有驕橫的占有。不愛自己的人也不會有真正的愛,只有謙卑的奉獻。
66、癡男怨女一旦翻臉,就斥舊情為假,討回情書"都扯做紙條兒",原來自古已然。
67、唯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家。
68、愛本質上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許多賢哲都指出,給予比得到更幸福。2個只想被人愛而沒有愛人之心的人,其實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愛。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愛,而是占有。愛心是與占有欲正相反對的東西。
69、我和一個小男孩談話,說會變魔術,把人變蒼蠅。他問能否把他變蒼蠅,我說能,他沉思然后問,能否變回來,我說不能,他決定不變。我也一樣,想變成任何一種人,體驗任何一種生活,包括國王。圣徒、僧侶、強盜,甚至也愿變成蒼蠅,但前提是能變回我自己。所以歸根到底,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70、仿佛他眼內的世界,要比眼外的世界深邃得多,幽遠得多。
71、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愿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72、如果一切生存都因其偶然而沒有價值,永恒的精神之火用什么來顯示它的光明呢?
73、獨處實際上是要和自己的靈魂談話。
74、內在的自由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具備這個能力的人能夠不受權力、利益、輿論、定見的支配,所以說是內在的自由。
75、一只小昆蟲或一頭巨象的。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力求盡善盡美,并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這樣的工作態度中蘊涵著一種神性,不是所謂職業道德或敬業精神所能概括的。
【周國平的語錄75條】相關文章: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06-06
周國平的語錄48句10-03
周國平的語錄33條08-04
周國平的語錄26句08-12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46句08-26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74條09-03
周國平語錄50句10-09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27條10-25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44句12-08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43句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