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周國平的語錄摘錄93條

        時間:2024-09-02 20:25:24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23年有關周國平的語錄摘錄93條

          對于文人來說,許多時候,讀書和寫作也只是一種消遣或一種事務,比起斗雞走狗之輩,誠然有雅俗之別,但逃避自我的實質則為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93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3年有關周國平的語錄摘錄93條

        1、所以,一個不把自己的理想、思考、感悟體現為某種社會價值的人,無論他內心多么真誠,也不能說他有事業。

        2、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心靈,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3、情當然有真假之別。但是,真情也可能變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愛的經歷。

        4、尋求心靈的寧靜,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個心靈。在理論上,人人都有一個心靈,但事實上卻不盡然。

        5、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6、可以沒有愛情,但如果沒有對愛情的憧憬,哪里還有青春?可以沒有理解,但如果沒有對理解的期待,哪里還有創造?可以沒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等待,哪里還有人生?

        7、孩子長于天賦、好奇心、直覺,人長于閱歷、知識、理性,因為天賦是閱歷的父親,好奇心是知識的父親,直覺是理性的父親,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親。

        8、絕大多數人的生命潛能有太多未被發現和運用。由于環境的逼迫、利益的驅使或自身的懶惰,人們往往過早地定型了,把偶然形成的一條窄縫當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路,只讓潛能中極小一部分從那里釋放,絕大部分遭到了棄置。人們是怎樣輕慢地虧待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啊。不論電腦怎樣升級,我只是用它來寫作,它的許多功能均未被開發。我們的生命何嘗不是如此?

        9、驕傲與謙卑未必是反義詞。

        10、人心中應該有一些有分量的東西,使人沉重的往事是不會流失的。

        11、不過,我不反對這樣做,因為對于死亡的真正思考是不可能的,我們除了用各種詩意的解說來鼓勵自己之外,還能夠怎樣呢?

        12、他興奮了,不停地吸煙。煙有害于健康,會早死的!死?此時此刻,這是一個多么遙遠而抽象的字眼。從無中來,為何不能回到無中去?

        13、人與人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為什么會仇恨?因為利益的爭奪,觀念的差異,隔膜,誤會,等等。一句話,因為狹隘。一切恨都溯源于人的局限,都證明了人的局限。愛在哪里?就在超越了人的局限的地方。

        14、愛情不是人生中一個凝固的點,而是一條流動的河。這條河中也許有壯觀的激流,但也必然會有平緩的流程,也許有明顯的主航道,但也可能會有支流和暗流。除此之外,天上的云彩和兩岸的景物會在河面上映出倒影,晚來的風雨會在河面上吹起漣漪,打起浪花。讓我們承認,所有這一切都是這條河的組成部分,共同造就了我們生命中的美麗的愛情風景。

        15、我把第一種夢稱做物質的夢,把第二種夢稱做精神的夢。不能說做第一種夢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做物質的夢,從不做精神的夢,說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個人類只夢見黃金而從不夢見天堂,則即使夢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鋪滿金子的地獄里而已。

        16、唉,這塊可愛的小頑石,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說得多么精彩!我應該怎樣安慰她或者鼓勵她呢?

        17、從小學到大學,是人的生長的最重要時期。生長得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境,而對于學生來說,教師實際上構成了最重要的環境。許多人,包括許多偉人,在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時,腦中往往會凸現一個老師的形象。一個優秀的教師會影響許多人的人生道路,所以才使人終身不忘。

        18、現代媒體是靠制造無用信息維持生存的。它需要吸引公眾的眼球,保持公眾的消費,為此必須不斷制造熱鬧的話題。它的確制造出了熱鬧,但熱鬧之下往往空無一物。這種情況甚至不以其從業者的意志為轉移,一旦身在這臺巨大的機器中,就不得不跟著它運轉。與媒體的朋友聊天,他們對尋找話題的壓力有多少苦衷和牢騷啊。

        19、現在完全不同了。無論作家、學者,還是政治人物,都紛紛在電視上亮相,而其知名度往往取決于亮相的頻率。人們熱中于議論他們的相貌和風度,涉及他們的言談,也多半關注口才如何、會不會說俏皮話之類,注意力全放在表面的東西上。情形也只能如此,因為電視追求當下的效果,不容做節目的人和看節目的人思考。其結果是兩方面都變得平庸了。林肯與道格拉新的七小時辯論放在今天怎么會有人聽,又怎么聽得懂。同樣,今天的總統和知識精英們也更關心如何使自己上鏡,而不是如何更好地承擔職責。

        20、我不喜歡和一切角色意識太強烈的人打交道,例如名人意識強烈的名流,權威意識強烈的學者,長官意識強烈的上司等等,那會使我感到太累。我不相信他們自己不累,因為這類人往往也擺脫不掉別的角色感,在兒女面前會端起父親的架子,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要表現下屬的謙恭,就像永不卸妝的演員一樣。人之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也許是迫不得已的事,依我的性情,能卸妝時且卸妝,要盡可能自然地生活。

        21、如果真誠為一個人所固有,是出自他本性的行為方式,他就決不會動輒被自己的真誠所感動。由此我獲得了一個鑒定真誠的可靠標準,就是看一個人是否被自己的真誠所感動。一感動,就難免包含演戲和做作的成分了。

        22、一個人內心生活的隱秘性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受到尊重的,因為隱秘性是內心生活的真實性的保障,從而也是它的存在的保障,內心生活一旦不真實就不復是內心生活了。

        23、必須說假話的場合是極其稀少的。

        24、事情對人的影響是與距離成反比的,離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們的心情。因此,減輕和擺脫其影響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立足點,那個立足點可以使我們拉開與事情之間的距離。如果那個立足點仍在人世間,與事情拉開了一個有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明智的態度。如果那個立足點被安置在人世之外,與事情隔開了一個無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超脫的態度。

        25、"距離說"對藝術家和哲學家是同樣適用的。理解與欣賞一樣,必須同對象保持相當的距離,然后才能觀其大體。不在某種程度上超脫,就決不能對人生有深刻見解。

        26、物質的、社會的、世俗的苦惱太多,人就無暇有存在的、哲學的、宗教的苦惱。日常生活中的瑣屑限制太多,人就不易感覺到人生的大限制。我不知道這值得慶幸,還是值得哀憐。

        27、超脫是悲觀和執著兩者激烈沖突的結果,又是兩者的和解。我心中有悲觀,也有執著。我愈執著,就愈悲觀,愈悲觀,就愈無法執著,陷入了二律背反。我干脆把自己分裂為二,看透那個執著的我是非我,任他去執著。執著沒有悲觀牽肘,便可放手執著。悲觀揚棄執著,也就成了超脫。不僅把財產、權力、名聲之類看作身外之物,而且把這個終有一死的"我"也看作身外之物,如此才有真正的超脫。

        28、在無窮歲月中,王朝更替只是過眼煙云,千秋功業只是斷碑殘銘。此種認識,既可開闊胸懷,造就豪杰,也可消沉意志,培育弱者。看破紅塵的后果是因人而異的。

        29、人渴望完美而不可得,這種痛苦如何才能解除?

        30、我對人類的弱點懷有如此溫柔的同情,遠遠超過對優點的欽佩,那些有著明顯弱點的人更使我感到親切。

        31、應該怎么生活?這是一個會令一切智者狼狽的問題。也許,一個人能夠明白不應該怎么生活,他就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智者了。

        32、在具體的人生中,每一個人對于意義問題的真實答案很可能不是來自他的理論思考,而是來自他的生活實踐,具有事實的單純性。

        33、人生是一場無結果的試驗。因為無結果,所以怎樣試驗都無妨。也因為無結果,所以怎樣試驗都不踏實。

        34、真實不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態度,是我們終于為自己找到的一種生活信念和準則。

        35、我們不妨去追求最好——最好的生活,最好的職業,最好的婚姻,最好的友誼,等等。但是,能否得到最好,取決于許多因素,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成功的。因此,如果我們盡了力,結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們也應該坦然地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協。不肯妥協,和自己過不去,其實是一種癡愚,是對人生的無知。

        36、我們總是以為,已經到手的東西便是屬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其實,一切皆變,沒有一樣東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時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斷地得而復失,習以為常,也許能更為從容地面對死亡。

        37、我相信,從理論上說,每一個人的稟賦和能力的基本性質是早已確定的,因此,在這個世界上必定有一種最適合他的事業,一個最適合他的領域。當然,在實踐中,他能否找到這個領域,從事這種事業,不免會受客觀情勢的制約。但是,自己應該有一種自覺,盡量縮短尋找的過程。在人生的一定階段上,一個人必須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到底想要什么了。

        38、我曾經也有過被虛榮迷惑的年齡,因為那時候我還沒有看清事物的本質,尤其還沒有看清我自己的本質。我感到現在我站在一個最合宜的位置上,它完全屬于我,所有追逐者的腳步不會從這里經過。我不知道我是哪一天來到這個地方的,但一定很久了,因為我對它已經如此熟悉。

        39、人,棲居在大地上,來自泥土,也歸于泥土,大地是人的永恒家園。如果有一種裝置把人與大地隔絕開來,切斷了人的來路和歸宿,這樣的裝置無論多么奢華,算是什么家園呢?

        40、我們應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學習一個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我們要記住,人是自然之子,在總體上只能順應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無論人類創造出怎樣偉大的文明,自然永遠比人類偉大。我們還要記住,人誠然可以親近自然,認識自然,但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各個虔信的民族都把這秘密稱作神,我們應當尊重這秘密。

        41、人是自然之子,生命遵循自然之道。人類必須在自然的懷抱中生息,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春華秋實、生兒育女永遠是生命的基本內核。你從喧鬧的職場里出來,走在街上,看天際的云和樹影,回到家里,坐下來和妻子兒女一起吃晚飯,這時候你重新成為一個生命。

        42、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東西是可有可無的,有了也許增色,沒有也無損本質,有一些東西則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復是生活。什么東西不可缺,誰說都不算數,生養人類的大自然是唯一的權威。自然規定了生命離不開陽光和土地,規定了人類必須耕耘和繁衍。最基本的生活內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們構成了人類生活的永恒核心。

        43、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但許多人寧愿用它來換取那些次寶貴或不甚寶貴的財富,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學問、名聲、權力或金錢的積聚上。他們臨終時當如此悔嘆:"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

        44、生命害怕單調甚于害怕死亡,僅此就足以保證它不可戰勝了。它為了逃避單調必須豐富自己,不在乎結局是否徒勞。

        45、情欲是走向空靈的必由之路。本無情欲,只能空而不靈。

        46、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互相吸引。我設想,在一個絕對荒蕪、沒有生命的星球上,一個活人即使看見一只蒼蠅,或一只老虎,也會發生親切之感的。

        47、一個人有能力做神,卻生而為人,他就成為了哲人。

        48、智慧和聰明是兩回事。聰明指的是一個人在能力方面的素質,例如好的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反應靈敏,等等。具備這些素質,再加上主觀努力和客觀機遇,你就可以在社會上獲得成功,成為一個能干的政治家、博學的學者、精明的商人之類。但是,無論你怎么聰明,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你的成就終究談不上偉大。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自古到今,聰明人非常多,偉人卻很少。

        49、社會愈文明,意識形態愈淡化,人生智慧的作用就愈突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愈真實、自然。

        50、知識關心人的限度之內的事,智慧關心人的限度之外的事。

        51、生命連同它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虛幻的——這個觀念對于快樂是一個打擊,對于痛苦未嘗不是一個安慰。用終極的虛無淡化日常的苦難,用徹底的悲觀凈化塵世的哀傷,這也許是悲觀主義的智慧吧。

        52、相反,倘若并不覺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靜如止水,光陰也就停住了。永恒是一種從容的心境。

        53、靈魂無非是一顆成熟了的童心,因為成熟而不會在失去。

        54、年輕的心靈本不該靜如止水,波瀾不起。世界是屬于年輕人的,趁著年輕到廣闊的世界上去闖蕩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經歷。

        55、通宵達旦地坐在喧鬧的電視機面前,他們把這叫做過年。我躲在我的小屋里,守著我今年最后一刻寂寞。當歲月的閘門一年一度打開時,我要獨自坐在壩上,看我的生命的河水洶涌流過。

        56、離開了暮雨朝云,巫山縱然萬古長存,也只是一堆死石頭罷了。

        57、健康的全部價值是使我們愉快地享受人生,其最主要的享受方式就是做我們真正喜歡做的事。唯一的大事是把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做好,順應自己的天性。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

        58、解除孤獨只能靠相愛相知的人,其余的人則擾亂了孤獨使你更感孤獨。猶如一種官能,因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59、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多么普通又多么獨特的生命,原本無名無姓,卻到底可歌可泣。

        60、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只是為了安頓自己。

        61、對于人的情感,科學永遠只能解釋局部,不能解釋全部。

        62、每人都是一個神,然后才有奧林匹斯神界的歡聚。

        63、我們心不在焉,百事無心,覺得做什么都沒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為我們有精力,只是茫無出路。并不是看頭了,因為我們有欲望,只是空無對象。

        64、神話衰落,哲學興起,人要自己來解釋和安排一切了,他幾乎在躊躇滿志的同時就發現了自己力不從心。面對動物或動物般生活著的蕓蕓眾生,覺醒的智慧感覺到一種神性的快樂。面對宇宙大全,它卻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卻并不能成為一個神,用愛默生的話說,只是一個破敗中的神。

        65、對死的思考推動人們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實際作用卻是中指這種思考。從積極方面說,宗教倡導一種博愛精神,其作用也不是使人們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愛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

        66、月虧了能再盈,花謝了能再開。可是,人別了,能否再見卻未可知、開謝盈虧,花月依舊,幾度離合。人卻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別離,就因為別離最使人感受到人生無常。

        67、一切高貴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體驗都拙于言辭。大悲者會以笑虐弄命運,以歡容掩飾哀傷。丑角也許比英雄更知人生的心酸。

        68、先知在本鄉之所以受到排斥,嫉妒也起了很大作用。一個在和自己相同環境里生長的人,卻比自己無比優秀,對于這個事實,人們先是不能相信,接著便不能容忍了,他們覺得自己因此遭到了貶低。直到很久以后,出于這同樣的虛榮心,他們的后人才會把先知的誕生當作本鄉的光榮大加宣揚。

        69、天賦高的人有一種幾乎與生俱來的貴族心理,看不起蕓蕓眾生,他對群眾的寬容態度是閱歷和思考的產物。

        70、世上有一個天才,就有一千個自命天才的瘋子。有一個奇人,就有一萬個冒充奇人的騙子。

        71、天才的可靠標志不是成功,而是成功之后的厭倦。

        72、一個人如果過于專注于精神世界里的探索,就會沒有興趣也沒有精力去琢磨如何使自己適應社會。年齡的增長在這里是無濟于事的,因為精神的探索永無止境,而且在這一條道路上走得越遠的人,就越不可能回過頭來補習處世的基礎課程,就像我們無法讓一個優秀的科學家回到小學課堂上來做一個好學生一樣。

        73、最好的職業是有業無職,就是有事業,而無職務、職位、職稱、職責之束縛,能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藝術家、作家、學者,當然,前提是他們真正熱愛藝術、文學和學術。否則,職位、職務、職稱俱全而唯獨無事業的所謂學者、作家、藝術家,今天有的是。

        74、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

        75、對于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么樂于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

        76、浩渺宇宙間,任何一個生靈的降生都是偶然的,離去卻是必然的;一個生靈與另一個生靈的相遇總是千載一瞬,分別卻是萬劫不復。說到底,誰和誰不同是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淪落人?

        77、誰的經歷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內心經歷的不同才在人與人之間鋪設了巨大的鴻溝。

        78、愛本質上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許多賢哲都指出,給予比得到更幸福。

        79、不管世界多么熱鬧,熱鬧永遠只占據世界的一小部分,熱鬧之外的世界無邊無際,那里有著我的位置,一個安靜的位置。

        80、愛自己的人不會有真正的愛,只有驕橫的占有。不愛自己的人也不會有真正的愛,只有謙卑的奉獻。

        81、他常常用一些小零食去討好女人,而女人也不過是他生活中的一些小零食罷了。女人比男人更信夢。在女人的生活中,夢占據著不亞于現實的地位。

        82、愛本質上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許多賢哲都指出,給予比得到更幸福。2個只想被人愛而沒有愛人之心的人,其實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愛。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愛,而是占有。愛心是與占有欲正相反對的東西。

        83、誰的閱歷不是平凡而又平常?內心經歷的不同才在人與人之間鋪設了偉大的鴻溝。

        84、高貴是對崇高者的最高獎勵,卑鄙是對拙劣者的最大懲罰。

        85、由此可見,無聊生于目標與進程的分別,乃是一種對過程疏遠和隔閡的心境。

        86、什么叫事業?自己的能力在里面得到最好的發展,這個領域就是你的事業。

        87、要想讀西方哲學,不妨先讀羅素的《西方哲學簡史》,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哲學家和哲學流派,你喜歡什么就讀什么,這樣學習就會有效果。

        88、真正的戀愛,是從組合了家才開始的,開初的一切,都只是愛的序幕,厚實而精彩的內容,在以后的章節。

        89、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種開闊的人生覺悟。

        90、環境越是不自由,內在的自由就越是可貴,越能使個人脫穎而出。

        91、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們最不了解的。

        92、信仰就應該是每個人靈魂中的事情,不應該是社會統一規定的事情。不過,我并不因此就認為儒學對當代中國人的信仰無所貢獻,它可以成為我們確立信仰的思想資源之一,同時如果有些人自愿把它當作自己唯一的信仰,當然亦無不可。

        93、獨處實際上是要和自己的靈魂談話。

        【周國平的語錄摘錄93條】相關文章: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77條12-11

        周國平的語錄摘錄53句04-24

        周國平的語錄摘錄53條04-03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92條04-11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38句11-13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57句12-15

        周國平的語錄摘錄73句03-09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91句02-03

        常用周國平的語錄摘錄74句09-24

        有關周國平的語錄摘錄32句07-18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 |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aⅴ片 |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欧美亚洲中文字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二区 | 婷婷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