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

        時間:2024-08-30 08:39:56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集錦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語錄吧,語錄具有篇幅簡短,語言精練的特點。語錄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集錦

          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 篇1

          1、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

          2、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

          4、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尚書》

          5、有忍乃有濟,無愛即無憂。《尚書》

          6、口惠而實不至,怨菑及其身。《禮記》

          7、一軌九洲,同風天下。《春秋》

          8、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

          9、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庸》

          10、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為將及焉。《左傳》

          11、惟上帝弗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書》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

          13、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jīng)》

          1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論語》

          15、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1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

          17、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左傳》

          18、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論語》

          19、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

          20、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詩經(jīng)》

          21、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

          22、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

          23、北風其涼,雨雪其霧。惠而好我,攜手同行。《詩經(jīng)》

          24、夫?qū)櫠或湥湺芙担刀缓叮抖鼙p者鮮矣。《左傳》

          25、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論語》

          26、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禮記》

          27、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有此人,有人有此土,有土有此財,有財有此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大學》

          28、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30、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

          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 篇2

          1、詩言志,歌永言。《尚書.舜典》

          詩表達志向,歌抒發(fā)情懷。

          2、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

          不學習《詩經(jīng)》,就不會說話。

          3、萬卷山積,一篇吟成。清.袁牧《續(xù)詩品.博習

          只有積累豐厚學問,才能寫出一首好詩。

          4、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清.王國維《人間詞話》

          詞以境界高為最好,境界高格調(diào)自然就高,自然就有名句。

          5、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

          文章是治國安邦的偉大事業(yè),是傳之不朽的大事。

          6、所謂詩,所謂文,實國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宋.鄭思肖《心史總后敘》

          所謂詩歌文章,實際上都與國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相聯(lián)系的'。

          7、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葉。《朱子語類》

          道是文章的根,文是道的枝和葉。

          8、觀其文可以知其人。清.袁牧《讀書

          看一個人的文章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思想品德。

          9、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

          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 篇3

          1、《論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2、《孟子》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5、《詩經(jīng)》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經(jīng)》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7、《孝經(jīng)》

          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8、《禮記學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9、《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0、《莊子》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11、《三字經(jīng)》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12、《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13、《金剛經(jīng)》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14、《心經(jīng)》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張載: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6、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 篇4

          1、為世憂樂者,君子之志也;不為世憂樂者,小人之志也.《申鑒·雜言上》

          為國而憂、為國而樂,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慮個人得失,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漢·曹操《步出夏門行》

          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美。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不學就不能增加才智,無志向就不能成學業(yè)。

          4、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豈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過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宋·宋軾《晁錯論》

          古代創(chuàng)立大業(yè)之人,不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堅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明·王陽明《教條示龍場諸生·立志》

          志向不確立、猶如無舵之船,無繩之馬,飄蕩放縱,到何處去呢?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檢查自己——替別人辦事沒有盡心嗎?同朋友交往不誠實嗎?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沒有復習嗎?”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自己作風正派,不發(fā)命令政教也能順利實行;自己的'作風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別人也不聽從。

          9、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禮記·儒行》

          廣泛地學習永不滿足,身體力行永不懈怠。

          10、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漢書·董仲舒?zhèn)鳌?/p>

          羨慕水中游魚,不如回家織網(wǎng)。

          1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

          君子用行動說話,小人用舌頭說話。

          12、在上不嬌,在下不諂,此進退之中道也。宋·王安石《上龔舍人書》

          處在上位不驕慢,處在下位不諂媚,這是進退的正確態(tài)度。

          13、美曰美,不一毫虛美;過曰過,不一毫諱過。明·海瑞《治安疏》

          有幾分美就說幾分,一絲一毫不虛夸;有幾分過就說幾分過,一絲一毫不諱飾。

          14、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清·朱柏廬《治家格言》

          做了好事就希望別人看到,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壞事唯恐人道,這便是做了大壞事。

          1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富貴不能迷亂心意,貧賤不能改變志氣,威武不能屈節(jié),這才叫大丈夫。

          16、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孔子家語·在厄》

          1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君子心地寬闊,小人經(jīng)常憂愁。

          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 篇5

          1、德者事業(yè)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業(yè)的基礎(chǔ)。

          2、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給后代流下幸福,貫做惡事的家庭必給后代留下禍殃。

          3、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4、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尚書.周官》

          講道德,心安理得;做壞事,心勞日拙。

          5、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尚書.周官》

          財富可以修飾房子,道德可以滋潤人身,使人心寬體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長輩,繼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我的子女,繼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子女。

          7、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愛別人的人,別人永遠愛他;尊重別人的人,別人永遠尊重他。

          8、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

          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禮,這就是仁。

          9、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先顧禮義后求利益才算光榮,先求利益而不顧禮義便是恥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戰(zhàn)國策·魏四》

          別人對我有恩德,不應該忘懷;我對別人有恩德,不應該不忘懷。

          11、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曲禮上》

          對自己喜歡的人要看到他的缺點,對自己憎惡的人要看到他的優(yōu)點。

          1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與朋友相交往,說話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君子以文章來交朋友,以朋友的幫助來培養(yǎng)自己的仁德。

          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 篇6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

          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為器物;人如不學習,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賢君,建國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青色從藍草中提取,但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由水變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成語“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3、養(yǎng)子不教父之過,訓導不嚴師之惰。宋·司馬光《勸學文》

          4、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歷來求學的人一定要有老師。老師,就是傳授道理、講解知識、解答疑難。

          5、雨澤過潤,萬物之滅也;情愛過義,子孫之災也。明·呂坤《呻吟語·禮制》

          雨水超過了需要即成萬物之災害,寵愛過頭,這是子孫的災難。

          6、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尚書·旅獒》

          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后一筐土,則將前功盡棄。

          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溫習舊知識能有新收獲,便可以做老師了。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晝夜。”《論語·子罕》

          意謂時光易逝,當自強不息。

          10、人之于文學,猶玉之琢磨也。《荀子·大略》

          人們對于文化知識,要象雕磨玉石那樣精益求精。

          1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梁·沈約《長歌行》

          12、積財千萬,無過讀書。《顏氏家訓·勉學》

          積聚萬貫家財,抵不上讀書有益。

          13、天下未有不學而成者也。《中說·禮樂》

          世界上沒有不經(jīng)過學習就能成功的人。

          14、富貴比于浮云,光陰逾于尺璧。唐·楊炯《王子安集·原序》

          富貴尤如天上浮云,光陰才是無價之寶。

          15、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宋·林逋《省心錄》

          知道自己不足的'人一定好學,以下問為恥的人常常自滿。

          16、人不可以不學,猶魚不可以無水。宋·陸九淵《與黃循中》

          17、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宋·朱熹《勸學文》

          18、學無早晚,但恐始勤終惰。宋·張孝祥《勉過子讀書》

          學習無早晚,只怕開始勤奮后來怠惰。

          1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加力索。《菜根譚·后集百九》

          2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墩撜Z·述而》

          21、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論語·子張》

          22、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近思錄·為學類》

          膽要大而心要細,智慧要全面而行為要端正。

          2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小雅·鶴鳴》

          2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2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這是真正的聰明。

          2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論語·為政》

          只讀書而不思考無所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也只會疲憊不堪。

          2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8、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29、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清·劉開《孟涂文集·問說》

          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不學就不會產(chǎn)生疑問,不問就不能增長學識。

        【儒家思想經(jīng)典語錄】相關(guān)文章:

        儒家思想的語錄33句10-01

        儒家名言,儒家思想的核心11-27

        儒家思想的語錄38句02-02

        儒家思想的語錄29條01-21

        儒家思想的語錄34條02-13

        儒家思想的語錄摘錄39句07-15

        儒家思想的語錄集合34句12-03

        儒家思想的語錄集錦35條04-12

        儒家思想的語錄匯編34句07-14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专区 |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 午夜精品在线直播的视频网站 | 可以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日韩AV不卡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