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名言50句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論語名言,歡迎閱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2、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6、"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
7、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8、貧而無諂,富貴無驕。(學而)
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是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0、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
1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12、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論語》
1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4、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憲問》
15、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6、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17、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18、朋友切切思思。 《論語》
1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0、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妒龆
2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出處:《論語》
22、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出處:《論語》
23、聞一以知十。——《論語·公冶長》
24、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有教無類。出處:論語
25、言忠信,行篤敬。出處:《論語》
2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出處:《論語子罕》
27、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出處:論語
28、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出處:論語
29、一言而可以興邦。
30、有殺身以成仁。
3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32、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作者:孔丘 出處:論語子罕
3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4、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35、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3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出處:《論語公冶長》
37、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38、知之者不如好之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9、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40、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1、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為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42、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43、文質因其宜,繁約適其度! 論語
4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45、又說:"現在的完人又何必這樣呢,見到財利時,能想到道義;見到國家有危難時,愿付出生命;長期處于貧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6、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47、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4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9、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論語·八佾》
5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名言】相關文章:
論語經典名言11-13
論語的名言05-27
論語中的名言10-21
出自論語的名言09-15
論語中經典名言01-30
關于論語的名言09-28
《論語》名言警句11-22
論語的名言(15篇)02-20
經典論語名言(精選60句)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