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親子教育語錄

        時間:2025-02-06 07:12:29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親子教育語錄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語錄吧,語錄具有觀點鮮明,思想內容深刻的特點。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語錄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親子教育語錄,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親子教育語錄

        親子教育語錄1

          1、人過了歲,父母老師的意見就像過了春天再施的肥一樣無效。所以矯正孩子的惡習要趁小。

          2、培養(yǎng)孩子堅強樂觀的心理品格,能為他們未來生活提供有力的支點。

          3、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您總是挑剔他。

          4、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是因為他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

          5、捧著一顆心,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6、孩子說謊,是他需要說謊。假如孩子感覺到在大人面前是足夠安全的,他就會愿意講真話。你是一個讓孩子感覺到足夠安全的父母嗎?

          7、能夠管住自己是你將來成功的保障。

          8、如果您的孩子不上進,不努力,是因為您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

          9、拿出男子漢的勇氣,闖過來。

          10、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11、“假如你高考考不好,最傷心的人是誰?”對于這個問題,有不少前來咨詢的孩子會說:“父母。”有時孩子考試緊張不是他過分地想考好,而是內心有不想考好的愿望,他們想讓自己成績變糟糕。因為父母親、學校對他過多的控制,使得他希望通過失敗來反擊他們對自己的控制,以表示自己是成長的人。

          12、經(jīng)常用各種各樣的危險來恐嚇孩子。如:經(jīng)常給他講社會的黑暗和人心險惡,這個社會到處充滿著罪惡的勾當和邪惡的.陷阱,沒有一點社會良知存在,在這個社會上不能信任任何人,一定要處處小心謹慎。

          13、爸媽關心孩子的性健康,等于給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14、教育貴在一個“及”,重在一個“斜,即使天天從小事抓起。

          15、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16、你將來會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

          17、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蘇霍姆林斯基、培養(yǎng)人就是培養(yǎng)他對前途的希望。

          1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9、愛是相對公平。愛的重點是質量。對于多子

          20、小學階段要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21、說話時,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撒謊,是否說了實在話。

          22、爸媽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

          23、孩子壞的習慣%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24、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所儲存的資本,會不斷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著它的利息。

          25、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xù)累積而成。

          26、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27、即使挨打,也是父母的棒杖。人生總要在各個階段受到不同的打擊,面對打擊自制力的有無與強弱非常關鍵。從小總是挨打的孩子則從小就習慣了打擊,長大后有力量保持正常精神狀態(tài)。

          28、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說心里話,是因為您捉孩子的話兒把,翻老賬。

          29、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30、家庭應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

          31、如果我能幫到我自己,讓我快樂和諧,那么這也是送給我孩子最大的禮物。

          32、爸媽良好的情感氣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圍,是培養(yǎng)孩子健康心理的環(huán)境基礎。

          33、你是個聰明孩子,成績一定會趕上去的。

          34、時間不是用來沖淡一切的,而是讓我們去找到我們所要的一切的答案。

          35、我們可以讓孩子,從幼兒園,從小學,就帶

          36、應該尊重保姆的勞動,勞工神圣,但不應該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卸給保姆。

          37、中國年輕的父母會花數(shù)千元學開車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培訓班,卻鮮有自己參加家庭教育培訓。

          38、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學校聽老師話,好好報答老師和家長。、沒有一個朋友能比得上健康,沒有一個敵人能比得上疾病。

          39、擁有思想的瞬間,是幸福的;擁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擁有父愛也是幸福的。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南北朝〗顏之推

          40、孩子自己動手制作小玩具,雖然粗糙,但遠比得來現(xiàn)成的精美玩具快樂。

          41、爸媽在自己擔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學習教。

          42、揚黃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43、家是世界上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隱藏著甜蜜的愛。

          44、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為您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

          45、家庭是一項社會發(fā)明,其任務是將生物人轉化為社會人。

          46、教育是事業(yè),事業(yè)的成功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

          47、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

          48、爸媽不僅僅是一種尊稱,而是一種責任;孩子不單單是一個生命,而是一代希望。

          49、嚴慈相濟,以身作則;善于傾聽,及時溝通。

          50、你將來會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

          51、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緒。

          52、當代能做老師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為教育事業(yè)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業(yè)。

          53、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愛因斯坦、在生活中學習,是孩子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54、利用一切條件,讓孩子感覺自己是招人討厭的,是不被父母老師所喜歡的,給孩子一種被拋棄感。從娃娃做起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孩子越小越害怕被拋棄,內心安全感越脆弱。如果在生活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不耐煩、討厭等等;經(jīng)常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等等。

          55、你知道關心父母,這讓我很開心。

          56、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

          57、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陶行知、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

          58、別怕,你肯定能行!

          5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親子教育語錄2

          1、家長在家庭教育時一定要記住、情感教育永遠都大于道理教育。

          2、小學階段要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3、培養(yǎng)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永遠比孩子現(xiàn)在的成績是怎樣的更為重要。

          4、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所儲存的資本,會不斷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著它的利息。

          5、一個行為的反復養(yǎng)成習慣,習慣反復形成品質,品質改變命運。

          6、只有父母與教師養(yǎng)成了良好的教育習慣,您的孩子或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

          7、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數(shù),因為決定人生成敗或幸福與痛苦的往往不是學問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為習慣恰恰是影響人格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8、愛孩子并不意味著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為朋友教育才能發(fā)揮作用。

          9、父母要給予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對錯誤的方向給予引導,對于正確的方向給予鼓勵。

          10、父母在自己擔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學習教育。

          11、中國年輕的父母會花數(shù)千元學開車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培訓班,卻鮮有自己參加家庭教育培訓。

          12、父母不應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學校和老師身上,因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13、孩子壞的習慣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14、父母不要萬事代勞,剝奪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

          15、父母要想培養(yǎng)孩子一個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營造一個輕松和睦的家庭。

          16、孩子挑食是從父母談哪一個不好吃開始的。

          17、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緒。

          18、父母要準備一個記事本,記錄和孩子在一起發(fā)生的事情,或者發(fā)現(xiàn)的問題、產(chǎn)生的困惑。經(jīng)常記錄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反省自己的過程。

          19、父母和孩子盡量保持一種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見。

          20、當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遇到困惑時可以盡量請教老師、鄰居或是教育專家。

        親子教育語錄3

          1、做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2、當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時,其實是父母根本不知道怎么愛他自己。

          3、在家庭中,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媽媽,而關于“我是誰,我是怎樣的”自我概念則是來自于爸爸。作為父母,你給孩子的心理營養(yǎng)足夠嗎?

          4、放手是指當一個孩子已經(jīng)有了這樣的一個自主性的時候,一定要放手。

          5、鼓勵是沒有目的的,是發(fā)自內心的,當爸爸有做得讓孩子理解不了的事情時,不需要替爸爸說話,而只是做給孩子看:這樣的爸爸我是如何跟他相處的,我是如何接納他的。

          6、如果我能幫到我自己,讓我快樂、和諧,那么這也是送給我孩子最大的禮物。

          7、相信孩子是相信他一定是當下的他能夠做到的最好,相信他和自己一樣是純潔、美好的,相信他的生命會讓他發(fā)揮出最符合他生命本質的東西。而不是相信他不用父母的引導和提醒也能做到滿足父母的要求。

          8、父母的關系是父母自己的'事情,孩子做好自己是對父母最大的幫助。

          9、偏差行為是一種求救信號,是因為內心有不能滿足的渴望:安全和愛。

          10、孩子說謊,是他/她需要說謊。假如孩子感覺到在大人面前是足夠安全的,他/她就會愿意講真話。你是一個讓孩子感覺到足夠安全的父母嗎?

          11、情緒是一種能量,如果內在有許多情緒垃圾沒有處理,就會累積起來,然后在不停的尋找出口,孩子的偏差行為就是其中一種表現(xiàn)。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成為身心一致的人,然后你才能教孩子這么做。

          12、如果父母或者其他家里人關系緊張,孩子內在累積了很多情緒,焦慮和痛苦就會導致孩子自傷,比如狂抓頭發(fā)或者撞尖銳物體,用“生理反饋法”即自我傷害來緩解內在的焦慮和痛苦。家長要多關注容易出現(xiàn)意外或者受傷的孩子,幫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13、孩子是否樂觀、自信,跟媽媽的情緒是有很大關系的。一個樂觀、平和、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通常會讓孩子感覺到安全、自在、樂于去向外界探索。你是那個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嗎?

          14、“我喜歡我自己嗎?我不知道明天事業(yè)是否會成功,我能否依然欣賞和尊重我自己?”25歲之后,學會做一個滋養(yǎng)性的人,無條件的接納和滋養(yǎng)自己,同時也滋養(yǎng)他人。

        親子教育語錄4

          1、孩子的幼年,陪伴非常重要。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貫徹終身。在陪伴中,我們給孩子示范,對口腹之欲的克制,對消費主義的抵擋,對精神世界的不間斷的追求,中年堅忍和奮斗,晚年從容和安住。陪伴的力量,會緩釋孩子的焦慮。心不在焉,急三火四,隨波逐流的父母,是孩子難堪的宿命。

          2、在親子互動中,父母和孩子的感受基本是相似的。批評孩子不懂事時,孩子也在抱怨你的不理解;責怪孩子快把你逼瘋了時,你基本上也快把孩子逼瘋了;改變親子關系,從接納開始,先調整自己的情緒和態(tài)度,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了,孩子就對了!

          3、一個五歲德國小男孩總是喜歡穿裙子。他的爸爸沒有責罵他,而是選擇跟他一起穿上裙子,走上街。他的爸爸說:“我沒有受過多少高等教育。我只想我的孩子懂得:有時候不一定要符合大眾預期。我想讓他知道,爸爸總會在他身邊支持他。”他們的一個偏狹鄰居據(jù)說看得目瞪口呆,結果迎頭撞到了路燈桿上。好有勇氣的爸爸!

          4、家庭教育立足身教。父母通過對自身行為的規(guī)范,用榜樣和環(huán)境的力量來影響和熏陶孩子,而不是父母放縱自己的欲望和情緒,通過粗暴的訓斥,打罵等方式來管教和塑造孩子。

          5、“哭什么哭,不就是只烏龜嗎?爸爸再給你買一個。”當孩子養(yǎng)的小烏龜死了,你如何安慰?孩子聽后哭的更厲害的,不再只是因為烏龜?shù)乃溃驗樗那榫w不被接納和理解。告訴孩子:“我和你的感受是一樣的,失去一個好朋友是會很過。”當孩子的情緒被爸爸接納和理解時,就能更好地面對現(xiàn)實和自己的感覺。

          6、真正讓孩子走向獨立,執(zhí)著于自己夢想的,不是父母以“爸媽沒本事,咱家全靠你了”或“你只有好好學習出人頭地,才對得起爸媽對你的付出”的所謂“激勵”來綁架孩子,而是父母力求做最好的`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同時讓孩子確信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與成功與否無關,孩子反而更會義無反顧地去爭取成功。

          7、我們可以讓孩子,從幼兒園,從小學,就帶他去感覺他的身體,讓孩子在草地上,閉著眼睛打滾,讓他的身體滾過那個草地,用嗅覺、觸覺感覺到草地、泥土、氣味,那個時候身體是比較真實、具體的。我們講了太多屬于道德性,概念性的東西。如果沒有一個健全的身體做基礎,都會落空。

          8、愛是相對公平。愛的重點是質量。對于多子女的家庭,要傳達的是父母和孩子唯一的聯(lián)系,而不是絕對的公平。如何公平都無法抑制孩子想要得到父母唯一的愛的欲望。不要對孩子說“我對你和對你弟弟的愛是一樣的”,告訴他“你在這個世界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對你的愛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

          9、如果一個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就是你有沒有辦法對自己溫和而又堅持。也就是說當你失敗了,有挫折感了,你是怎么對待自己的。你會不會對自己非常嚴厲?會不會不能原諒自己?如果是的話,那么當你成為父母后,你孩子犯錯時你也會這樣對他。

          10、好奇心、興趣、創(chuàng)造性等都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是人的自然屬性。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喚醒和保護,而不是總想著如何去塑造。盲目地去教導和干涉,反而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和自覺。我們需要的是少點自以為是,多點自省自律。為一個錯誤的問題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是徒勞無益的。自己先做對了,孩子往往就做對了。

          11、每個人的生命都可以一直學習和成長,即使你是一個慢的學習者。

          12、在家庭中,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媽媽,而關于“我是誰,我是怎樣的“自我概念則是來自于爸爸。作為父母,你給孩子的心理營養(yǎng)足夠嗎?。

          13、別扼殺了好奇心,不要太過保護孩子,在孩子搞破壞時也不要缺乏耐心。

          14、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認真面對孩子疑問的同時問寶寶幾個為什么。

          15、鼓勵孩子自己想象比給出一個科學答案更重要。

          16、意識到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師,應該是父母一種進步。但我們是否能進一步的意識到,家庭也是我們做父母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學校,孩子在很多方面也是我們的老師。

          17、孩子的任何情緒和感受都應該被尊重和接納,但行為應該受到限制。而現(xiàn)實中,很多父母正相反:一方面壓制、否定孩子的哭、害怕、焦慮、憤怒、痛苦等情緒,另一方面卻對孩子滿地打滾、隨意拿人東西、打罵別人等行為束手無策或聽之任之。該做的沒做,不該管的瞎管,于是,父母就成了孩子問題的最大制造者。

          18、共情、換位思考等。溺愛恰恰相反,是父母只從自己的認識出發(fā),把孩子當成自己心愛的寵物,而不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來理解和尊重。

          19、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先要向孩子傳遞“不爭第一,爭唯一”的價值觀。讓孩子處處都爭第一,學習好考試第一名,下棋得冠軍,彈琴一流,游泳又是第一名,這是不現(xiàn)實的。“爭唯一”的概念是:我就是我,我與眾不同。每個人有長處,也有短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20、隨著社會越來越龐雜,安身立命越來越專業(yè)化。父母對子女的擔心也日益升級。擔心其實是負面的暗示,暗示說:我擔心你不行。父母對子女的不自信,會使子女也不自信,變得舉步維艱、難以決策。想要讓我們的孩子生活的幸福,關鍵在于我們要把意識集中在我們渴望的。

          21、世界不是身在何處,而是心在何處。

          22、人類需要愛勝過食物。

          23、親情并不只是生,而是養(yǎng)。

          24、殺人犯首先是受害者。

          25、做父親比做老板更重要。

          26、死刑只在落后國家存在。

          27、生命比單詞重要。

          28、碰到挑戰(zhàn)的時候,躲避沒有好結果。

          29、遇見狼,就變成狼。

          30、單純比復雜有時候要好得多。

          31、對立永遠站不住腳。

          32、要承認別人比自己強。

          33、單純、執(zhí)著、愛勝過復雜、技巧、知識、文化。

          34、男人必須會掙錢。

          35、明清四大名著有害心理健康。

          36、一般來說,聰明人沒有好下場。

          37、真正自信的強者總是找別人的可愛之處。

          38、真正的珍寶往往看起來沒有什么特別的。

          39、缺點高的人,才干也高;只要使用才干,不要展現(xiàn)缺點。

          40、孩子的幼年,高質量的陪伴非常重要。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其實貫徹終身。在陪伴中,我們給孩子示范,對口腹之欲的克制,對消費主義的抵擋,對精神世界的不間斷的追求,承重中年堅忍和奮斗,晚年從容和安住。陪伴的力量,會緩釋孩子終生。心不在焉,急三火四,隨波逐流的父母,是孩子難堪的宿命。

          41、在親子互動中,父母和孩子的感受基本是相似的。你在批評孩子不懂事時,孩子也在抱怨你的不理解;你在責怪孩子快把你逼瘋了時,你基本上也快把孩子逼瘋了;你在改變親子關系,從接納開始,先調整自己的情緒和態(tài)度,像孩子已經(jīng)成為你希望其成為的人那樣對待他,你會發(fā)現(xiàn):你自己對了,孩子就對了!

        親子教育語錄5

          1、說謊,是他/她需要說謊。假如孩子感覺到在大人面前是足夠安全的,他/她就會愿意講真話。你是一個讓孩子感覺到足夠安全的父母嗎?

          2、在家庭中,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媽媽,而關于“我是誰,我是怎樣的”自我概念則是來自于爸爸。作為父母,你給孩子的心理營養(yǎng)足夠嗎?

          3、夫妻關系對孩子影響極大:(1)影響孩子的親密感,甚至帶到孩子以后的新家庭;(2)影響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成為家庭的拯救者、無能者或者冷漠者;(3)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4、我的一個朋友帶孩子去旅游時,她生怕孩子生病,帶了一大包的藥。她這樣的做法說是暗示孩子:你病吧,我藥全都準備好了。一個朋友在孩子踢球時,時不時地沖上去為他擦汗。她給兒子的暗示是:你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你一流汗就會生病。她連孩子有用體溫把汗弄干的能力都不相信,還能指望孩子將來成球星?

          5、相信孩子是相信他一定是當下的他能夠做到的最好,相信他和自己一樣是純潔、美好的,相信他的生命會讓他發(fā)揮出最符合他生命本質的東西。而不是相信他不用父母的引導和提醒也能做到滿足父母的要求。

          6、如果我能幫到我自己,讓我快樂、和諧,那么這也是送給我孩子最大的禮物。

          7、當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時,其實是父母根本不知道怎么愛他自己。

          8、“假如你高考考不好,最傷心的人是誰?”對于這個問題,有不少前來咨詢的孩子會說:“父母。”有時孩子考試緊張不是他過分地想考好,而是內心有不想考好的愿望,他們想讓自己成績變糟糕。因為父母親、學校對他過多的控制,使得他希望通過失敗來反擊他們對自己的控制,以表示自己是成長的人。

          9、如果一個人的一生都被學習的游戲或者游戲般的學習充滿,那他暮年回憶往事的時候,就絕不會認為學生時代的生活是地獄一樣的生活了。

          10、學習只應該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學習本身,就是只為了學習本身所帶給我們的樂趣。

          11、在游戲中可以獲得成就感,可以自己做主,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可以增加自信心。也許,正是家長和老師在與學習有關的事情上搶奪了孩子的.自主性、成就感和自信心,孩子被逼無奈,才希望從游戲中把那些東西找回來。如果孩子能夠從學習中獲得這一切,他們又何苦要跟家長和老師對著干呢?

          12、如果父母或者其他家里人關系緊張,孩子內在累積了很多情緒,焦慮和痛苦就會導致孩子自傷,比如狂抓頭發(fā)或者撞尖銳物體,用“生理反饋法”即自我傷害來緩解內在的焦慮和痛苦。家長要多關注容易出現(xiàn)意外或者受傷的孩子,幫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13、父母要做的是,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國王,現(xiàn)在就要給他們國王的感覺。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成為其自己國土上的國王。

          14、情緒是一種能量,如果內在有許多情緒垃圾沒有處理,就會累積起來,然后在不停的尋找出口,孩子的偏差行為就是其中一種表現(xiàn)。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成為身心一致的人,然后你才能教孩子這么做。

          15、鼓勵是沒有目的的,是發(fā)自內心的,當爸爸有做得讓孩子理解不了的事情時,不需要替爸爸說話,而只是做給孩子看:這樣的爸爸我是如何跟他相處的,我是如何接納他的。

          16、孩子是否樂觀、自信,跟媽媽的情緒是有很大關系的。一個樂觀、平和、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通常會讓孩子感覺到安全、自在、樂于去向外界探索。你是那個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嗎?

          17、“我喜歡我自己嗎?我不知道明天事業(yè)是否會成功,但即使不成功,我能否依然欣賞和尊重我自己?”25歲之后,讓我們學會像一棵植物一樣,有陽光空氣即可。學會做一個滋養(yǎng)性的人,無條件的接納和滋養(yǎng)自己,同時也滋養(yǎng)他人。

          18、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完全按照他們的意愿生活。這些家長太貪婪了,他們自己活了一輩子還不夠,還要替孩子再活一輩子。

          19、父母的關系是父母自己的事情,孩子做好自己是對父母最大的幫助

          20、偏差行為是一種求救信號,是因為內心有不能滿足的渴望:安全和愛。

          21、放手是指當一個孩子已經(jīng)有了這樣的一個自主性的時候,一定要放手。

          22、我曾經(jīng)被邀請到一個重點中學去做講座,校長對我說:“我的女兒很優(yōu)秀,今年她已經(jīng)讀高中了。為了讓她能夠更加優(yōu)秀,我已經(jīng)為她請好了名師。”我聽后,毫不客氣地對她說:“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人肯定是能夠自己做主的人,你女兒這么大了還不能自己說了算,還能優(yōu)秀到哪里去。”

          23、孩子看到媽媽臉的時候看到的是自己。如果他看到的媽媽是從容的、有能力,可愛的,他就覺得自己也是這樣;如果他看到**的臉是焦慮的、愁苦的,憤怒的,他同樣會認為自己是這樣的。

          24、父母和孩子的邊界不清楚是我們家庭教育中很大的問題。父母不斷地把學習和練習鋼琴等當成控制孩子的工具,就好像美國想侵略伊拉克,要找一個理由一樣。

          25、做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26、父母對孩子的方式和態(tài)度,造就孩子的性格,這一性格具有很大的穩(wěn)定性,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27、老師愛學生,幾乎跟父母愛孩子一樣天經(jīng)地義。但遺憾的是,這種愛里,也有著越來越多的功利:老師愛成績好的學生,不愛成績差的學生。

          28、不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的代價,不僅僅是失去了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而且還可能會造就一個問題的孩子。

        親子教育語錄6

          一、如果父母或者其他家里人關系緊張,孩子內在累積了很多情緒,焦慮和痛苦就會導致孩子自傷,比如,狂抓頭發(fā)或者撞尖銳物體,用“生理反饋法”即自我傷害來緩解內在的焦慮和痛苦。家長要多關注容易出現(xiàn)意外或者受傷的孩子,幫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二、孩子是否樂觀、自信,跟媽媽的情緒是有很大關系的。一個樂觀、平和、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通常會讓孩子感覺到安全、自在、樂于去向外界探索。你是那個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嗎?

          三、孩子說謊,是他需要說謊。假如孩子感覺到在大人面前是足夠安全的,他就會愿意講真話。你是一個讓孩子感覺到足夠安全的父母嗎?

          四、在家庭中,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于媽媽,而關于“我是誰,我是怎樣的”自我概念則是來自于爸爸。作為父母,你給孩子的心理營養(yǎng)足夠嗎?

          五、情緒是一種能量,如果內在有許多情緒垃圾沒有處理,就會累積起來,然后在不停的尋找出口,孩子的'偏差行為就是其中一種表現(xiàn)。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成為身心一致的人,然后你才能教孩子這么做。

          六、當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時,其實是父母根本不知道怎么愛他自己。

          七、做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八、放手是指當一個孩子已經(jīng)有了這樣的一個自主性的時候,一定要放手。

          九、鼓勵是沒有目的的,是發(fā)自內心的,當爸爸有做得讓孩子理解不了的事情時,不需要替爸爸說話,而只是做給孩子看:這樣的爸爸我是如何跟他相處的,我是如何接納他的。

          十、父母的關系是父母自己的事情,孩子做好自己是對父母最大的幫助。

          十一、如果我能幫到我自己,讓我快樂、和諧,那么這也是送給我孩子最大的禮物。

          十二、相信孩子是相信他一定是當下的他能夠做到的最好,相信他和自己一樣是純潔、美好的,相信他的生命會讓他發(fā)揮出最符合他生命本質的東西。而不是相信他不用父母的引導和提醒也能做到滿足父母的要求。

        【親子教育語錄】相關文章:

        接孩子放學的溫馨親子語錄06-22

        教育的經(jīng)典語錄10-18

        教育經(jīng)典語錄09-23

        精選教育的語錄35句10-30

        教育的語錄46句12-31

        感恩教育經(jīng)典語錄10-10

        親子閱讀心得08-07

        親子閱讀的心得(精選)10-23

        親子閱讀的心得08-27

        教育的語錄集錦56條10-01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亚洲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亚洲性爱之日本精品视频 |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页一区 |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