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通用靜思的語錄集錦74條
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取決與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獨立于這個世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靜思的語錄74條,歡迎閱讀與收藏。
1、人因自覺而成長,因自滿而墮落。
2、一個人不怕錯,就不怕改過,改過并不難。
3、不要把陰影覆在心里,要散發光和熱,生命才有意義。
4、娑婆世界又譯成堪忍世界,意即要經得起磨練、能忍耐,才有辦法在世間自在地生存。
5、人能"和",則是非不生。出世之事業能永垂不朽,亦源自一字"和"。
6、一個缺口的杯子,換一個角度看它,它仍是圓的。
7、因果感應,如回應聲,如影隨行。
8、佛是真理的發現者,不是創造者。
9、懂得生活的人,連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
10、生長于高巖之孤蘭,仍能散發稀有之馥郁香氣。
11、不得因他說,棄舍于親友,若聞他語時,當須善觀察。切莫聽片面之詞,智者善護其心。善察是非正邪,不受迷惑。
12、人都迷於尋找奇蹟,因而停滯不前;縱使時間再多路再長,也了無用處,終無所得。
13、真正的普度是發大心、立大愿,普愛一切眾生。
14、修行要系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
15、真正的快樂,不是因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16、別人罵我不諒解我,我反而要感謝他們給我修行的境界。
17、對自己要有信心,對他人要信任。
18、人最難看見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張著眼睛向外看,把別人稱斤論兩,把世事說長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
19、說話講得恰到好處,多一句少一句都不行。
20、熱心易發,恒心難持,光說不練,則無法體悟真理。
21、是非從人事中來,要把復雜的人事單純化,成為自我的教育。
22、如能跳脫開來,把自己也當成觀看的對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
23、說錯了話,擋了自己又踢到別人。
24、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向自己想。
25、得先調整自己的腳步,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有端正誠懇的形象,才能真正以身、行去影響他人。
26、人若常存善解心,便可結歡喜緣,生歡喜心,縱使極復雜的煩惱,亦能從善解中斷除。
27、理直氣和,得理要饒人。
28、遇到困境,一定要用更大的斗志面對,惟有勇敢迎敵,才有機會致勝。
29、菩薩有隱惡揚善的美德,凡夫有妒賢嫉能的心理。
30、無心去往壞處想,則任何話都是好話。
31、只怕力量不夠,不怕做的工作太多。
32、與其擔心,不如化做耐心,加上信心,方可成就。
33、歡喜心是良藥,不生氣是消業障。
34、心安茅屋穩,心定菜根香。
35、縮小自己,反求諸己,包容別人。
36、把他人拿來作自己的鏡子,看到優點可以自我鞭策,看到缺點則自我反省。
37、忍,是幫助你做好事、修好行的最大力量。能持忍者,沒有什麼事辦不到。
38、道德的昇華,關鍵在於「忍」。假如每個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會凡事斤斤計較。
39、人心比武器還厲害!因為武器由人心所創造,不管將它用於好或壞的地方,都起源於一顆心。
40、想圓滿慈悲、成就智慧,開展濟世與引導人群的力量,必須先從調和自己身心做起。
41、佛陀一再教誡我們:要好好調節自心,把瞋恨、怨嫌之心轉化為愛心、寬心,時時刻刻寬恕別人,發揮愛念。
42、人生多病!身體四大不調是病,家人吵嚷不和是病,社會動盪不安也是病。
43、移民好比將一棵土生土長、枝椏正茂盛的樹木移植他處,除了得適應新的水土外,還必須面對新的節氣時序;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長茁壯,仍是個未知數!
44、人若能發揮功能,才是「人生」;若沒有發揮功能,就是「眾生」。「眾生」才需要「佛」救濟,「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45、肯付出心力為別人服務的人,因抱持義務的精神,而能心甘情愿、任勞任怨;盡管再怎么忙碌,心中也會感到無限快樂和喜悅。
46、若想在世間成就事業,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須先從隨時隨地尊重他人的基礎做起。
47、戒是不起心動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聞利養的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節、臨危不亂;慧是能運心轉境,于平靜中突破重重困難。
48、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是指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量地做、及時地做,而且不求回報,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亦即所謂的力德無量。
49、學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論、學問,還要能身體力行。
50、學佛是盡本分,在什麼崗位就做什麼事,不要將人間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處在人間。
51、極少有人會想到:今日平安健康,明日是否還能行動自如?今日財勢順利,明日有無不測?人常處于悔不當初……的懊惱中,想做卻力不從心,后悔又已太遲!此時不僅罪業層層迭迭,甚至到了臨終仍惶惶不知所歸?
52、做任何事,不要受一點小挫折即意志盡失。佛云: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只要大家提起佛弟子的勇猛信心,該來的業障都能歡喜接受,則能隨緣消舊業。業報受盡,業障亦會隨時間而消失。
53、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灰濛濛、氣冷冷的時侯,只要能將最終目標穩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感覺很溫暖。
54、生命只有數十年,慧命卻永遠不滅。每個人都有代代傳承的子孫,要留下美的回憶與愛教育給怹們,這就是史蹟的慧命常存。
55、發愿——必須發利益眾生的大愿,并且隨時隨地身體力行。
56、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為自己,一切只為眾生求安樂,寧可拾己,以自己的犧牲使他人得到安樂。
57、菩薩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薩能做事、能說話、能吃飯,能尋聲救苦隨處現身。
58、人生的價值在于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沒有價值。
59、人都有生老病死,有身體就有病痛。佛陀曾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既知有病,就應遵從良醫的診斷治療,免除身體苦患。
60、人出生時,是一身赤裸裸地來;在世間忙碌了幾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帶而赤裸裸地走!
61、要突破小范圍的愛,將愛心普及一切眾生,視眾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這才是佛教所倡導的愛。
62、佛法要人間化,必須先凈化人間;要凈化人間,必須先身體力行凈化自己。如何凈化呢?就是培養清凈的法愛。所謂的法愛,就是對普天下眾生,都能心生敬愛、覺情,而且愛得無所求、愛得很普遍。
63、能付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64、愛不是要求對方,而是要自身的付出。
65、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66、不學習人,宛如老牛,肉雖多,卻沒有智慧。
67、所謂民主,應該是可以容納各種不同的聲音。
68、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休養不夠。
69、大地的兒女,卻將餐桌變成一個祭壇,在刀叉匙筷間,咀嚼他們的貪婪、殘忍和仇怨。
70、美的極致就是"安詳"。
71、不要怕犯錯,因為當你老時,這就叫經驗。
72、有健全的家庭,才有好的社會,有好的社會才能有好的國家。
73、滴水成河,泣米成籮,勿輕已靈,惚以善小而不為。
74、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靜思的語錄74條】相關文章:
精選靜思的語錄39條11-02
靜思的語錄45條04-06
精選靜思的語錄56句03-27
靜思的語錄46句10-10
靜思的語錄40句08-02
靜思的語錄39條10-21
精選靜思的語錄38條08-28
靜思的語錄48條07-12
靜思的語錄70條07-03
精選靜思的語錄94句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