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巴金的語錄集錦55條
一個朋友說過:"我若是燈,我就要用我的光明來照徹黑暗。"我不配做一盞明燈。那么就讓我做一塊木柴罷。我愿意把我從太陽那里受到的熱放散出來,我愿意把自己燒得粉身碎骨給人間添一點點溫暖。 一《朋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巴金的語錄55條,歡迎閱讀與收藏。
1、十年的災難,給我留下一身的傷痕。不管我如何衰老,這創傷至今還像一根鞭子鞭策我帶著分明的愛憎奔赴未來。 ——《未來(說真話之五)》
2、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更多的思想,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愛慕,更多的歡樂,更多的眼淚,比我們維持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所以我們必須把它們分散給別人,并不貪圖一點報酬。 否則我們就會感到內部的干枯,正如居友所說:"我們的天性要我們這樣做,就像植物不得不開花一樣,即使開花以后接下去就是死亡,它仍然不得不開花。" ——《談心會》
3、文藝應當成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文學作品應當提高人民群眾的"斗爭熱情和勝利信心,加強他們的團結,便于他們同心同德地去和敵人作斗爭";聯系群眾,表現群眾,成為群眾的忠實的代言人;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 ——《一封信》
4、我講過,我不是翻譯家,又不曾精通一種外語,我做翻譯工作,只是為了借用別人制造的武器。那些武器幫助過我,我愿意把它們介紹給我的讀者。 ——《(巴金譯文全集)第一卷代跋》
5、點著火柴燒毀歷史資料的人今天還是有的;以為買進了最新的機器就買進了一切的人也是有的。但是更多的人相信我們需要加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對我們民族精神的認識。認識自己,認識我們的文學,認識中國人民的心靈美。我們有一個豐富的礦藏,為什么不建設起來好好地開采呢? ——《現代文學資料館》
6、創作是一個很嚴肅、很艱苦的事業。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得在創作上付出很大的代價,這個代價包含著辛勤的勞動,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知識,正確的世界觀,還包含著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二次理事會 擴大會議上的發言》 固然每個作家有他自己的工作方法,但是誰都離不了E活,誰都不能不熱愛生活。 ——《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二次理事會擴大會議上的發言》
7、我常常說:"讀者們接受我的作品就是我的最大的榮譽。"我也曾把"讀者們的期待當做對我的鞭策"。到處我都聽見一個友好的聲音:"寫吧。""我要寫,我要寫。"沒有把我想的和應當寫的東西寫出來,我對讀者欠了一筆債。不償清債務,我不會安靜地閉上眼睛。 ——《在尼斯》
8、我所寫的只是有理想的人,不是革命者。他們并不空談理想,不用理想打扮自己,也不把理想強加給別人。他們忠于理想,不停止地追求理想,忠誠地、不聲不響地生活下去,追求下去。他們身上始終保留著那個發光的東西,它就是——不為自己。 ——《懷念振鐸》
9、不止是一個溫和地哭泣的故事,它還是整整一代的青年的呼吁。我要拿起我的筆做武器,為他們沖鋒,向著這垂死的社會發出我的堅決的呼聲"Iac—cuse"(我控訴)。 ——《(春天里的秋天)序》
10、所謂作家也不過是一個人,和平常的人并沒有分別。他們一樣地生活在現社會里面。他們靠了作品才被我們注意。而且我們所注意的只是那些作品,并不是那些作者。假若一個作者不能夠用他的作品卻用他的行為來引起人們的注意,那么,這作者還能夠把他的文學的生命繼續下去么?假若一個讀者只注意作者的行為而忽略了他的作品,那么這讀者還能夠從作品里獲得一點東西么? ——《一個讀者的要求》
11、寫作是種艱苦的勞動,必須要全心全意,把全部心血放到里面去,否則,即使偉大的作家也會寫出很壞的作品來的。 一《在四川省文學創作會議上的講話》
12、所謂"真話",只是說我當時真是這樣想的,真是這樣見聞、這樣感受的。我的見聞、我的感受、我的想法很可能有錯。 ——《(序跋集)再序》
13、我信任我的讀者,你們也一定信任我。盡管我過去有不少缺點,我幼稚、淺薄、粗心、任性,然而我從未說過假話,我這些長長短短的文章里也沒有虛假的感情。我說過我寫文章如同在生活,今天我仍然是這樣。 ——《(巴金散文選集)序》
14、是作家,就該用作品同讀者見面,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我總得留下一點東西。 ——《大鏡子》
15、我個人從俄羅斯現實主義作家們那里學到了許多東西。是他們使我懂得了文學的強大吸引力。我看到他們是如何嚴肅地對待人的問題,又如何試圖在自己的作品中解決這個問題的。細心的讀者在我的長篇小說中會發現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的影子,在我的中短篇小說中發現高爾基的影子。
16、友情是我的生命中的一盞明燈,離了它我的生存就沒有光彩,離了它我的生命就不會開花結果。我不是用美麗的辭藻空談友情的。 一《中島健藏先生》
17、當初我獻身寫作的時候,我充滿了信仰和希望。我把寫作當做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以忠實的態度走我在寫作中所走的道路。我抱定決心:不做一個文人。你知道我素來就憎厭文人。我們常常說將來不要做一個文人,因為文人不是直接做掠奪者,就是做掠奪者的工具。 ——《我的呼號——給我的哥哥》
18、對文學藝術我當然有我的看法。我的思想有時也會有改變,但有一點是很明確的,我始終認為文學藝術不是只供少數人享受的奢侈品,它屬于全體讀者(和觀眾)。任何人有權走上文學的道路,但是每個作家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經驗。我并不輕視這些自己的東西。我不斷地把它們帶到創作實踐中去接受考驗。 ——《(巴金論創作)序》
19、如何我要保全自己。我不再相信通過苦行的自我改造了,在這種場合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路也救不了我。我漸漸地脫離了"奴在心者"的精神境界,又回到"奴在身者"了。換句話說,我不是服從"道理",我只是屈服于權勢,在武力之下低頭,靠說假話過日子。同樣是活命哲學,從前是:只求給我一條生路;如今是:我一定要活下去,看你們怎樣收場! ——《十年一夢》
20、過去我寫過多少豪言壯語,我當時是那樣歡欣鼓舞,現在才知道我受了騙,把謊言當做了真話。無情的時間對盜名欺世的假話是不會寬容的。 ——《再論說真話》
21、講真話并不容易,過去究竟講了多少真話都很難說,但是我努力不講假話,盡量不講假話,不欺騙讀者。 ——《講真話》
22、請原諒,我不是在開玩笑,搞文字游戲,我是在認真地思考。我寫這多卷的書,我編這多卷的書,無非為了爭取別人對我的理解……為了求得讀者的理解,我應當解釋清楚,讓人們看見我是怎樣走過來的。 ——《(巴金全集)第十八卷代跋》
23、我寫這些小說的時候,年紀輕,見識淺,了解生活不深,而且容易看到一些表面。但是我的小說里有我的真摯的感情和鮮明的愛憎。我不是為了要做作家才拿起筆寫小說。我有滿肚皮的話要說,有滿腔的熱情待發散,我必須寫出我的感受才能夠使我的心有片刻的安寧。我的確是把創作看成我的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我是嚴肅地從事這個工作的。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序》
24、那些人雖說平凡,卻也能閃出一般純潔的心靈的光,那是一般大人物所少有的。他們不害人,不欺事;謙虛,和善,而有毅力監守崗位;物質貧乏而心靈豐富;愛朋友,愛工作,對人誠懇,重"給與"而不求"取得"。他們是任何人的益友。——《(懷念)前記》
25、為孩子們著想,培養他們最好是"引導", "啟發",使他們信服,讓他們善于開動腦筋,學會自己思考問題。真正懂得什么是偉大,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好,什么是美,他們才有可能向偉大、崇高、好和美的方面追求。 ——《再說端端》
26、我是個喜歡嘮叨的作者,有時情不自禁會向讀者談起自己的創作,但絕無替自己吹噓或者給作品做廣告的意思。我只有一個用意:向那些讀過我的作品的人講幾句"私話",告訴他們這些作品是怎樣寫成的。這也算是一種職業上的秘密罷。我好像只是在對親近的人談個人的"秘密"。 ——《談(憩園)》
27、愿母親們得到更多的安慰,孩子們發出更快樂的笑聲,地上開放更多的花,田里長出更多的谷物,書店中售出更多的書刊,劇院里容納更多的觀眾,每一張餐桌上堆滿豐富的食物,每一戶人家射出明亮的燈光……想到這一切,我們中間誰不感到自豪?誰不愿意在祖國建設中獻出全部力量?對于我們,難道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么…… ——《一九五六年新年隨筆》
28、光輝的理想像明凈的水一樣洗去我心靈的塵垢,我的心里又燃起了熱愛生活、熱愛光明的火。火不滅,我也不會感到"內部干枯"…… ——《"尋找理想"》
29、很奇怪,有些人搞創作先要自己解釋,要搞個理論。其實作品跟讀者見面要作品本身能打動人,而不是要先看理論;有些打動人的,一輩子忘記不了。 ——《與香港李黎的談話》
30、青春是無限地美麗。未來永遠屬于年輕人,青年是人類的希望,也是我們祖國的希望。這是我的牢固的信念,它絕不會"過時"。我相信一切封建的流毒都會給年輕人徹底反掉! ——《為香港新版寫的序》
31、現在看來,"你出主意,我寫作",這樣的方式從事創作,總是要失敗的。解放初期,我不過四十出頭,正當壯年,總想寫出點東西來,但總是寫不好。可以說,我在十七年中,沒有寫出一篇使自己滿意的作品,我寫不好自己不熟悉的生活。茅盾在解放后不是沒有從事過創作,他也嘗試過,甚至寫電影劇本,但沒有成功。曹禺寫《明朗的天》
32、批評家有權批評每一個作家或者每一部作品,這是他的職責,他的工作,他得對人民負責,對讀者負責。但是絕不能說他的批評就是愛護。我不相信作家必須在批評家的朱筆下受到磨煉。我也不相信批評家是一種代表讀者的"長官",是美是丑,由他說了算數。有人說"作品需要批評"。讀者不是阿斗,他們會出來講話。作家也有權為自己的作品辯護,要是巧辯,那也只會揭露他自己。 ——《(巴金選集)(十卷本)后記》
33、小說帶給讀者的,不是哀愁大于希望么?我說過,我也想過,我要用筆做武器,控告不合理的舊社會,可是在我不少的小說中我都充當了束手無策、搖頭嘆息的旁觀者的角色。 ——《談(新生)及其他》
34、讀者們的確把作家當做可以信任的朋友,他們愿意向他傾吐他們心里的話。 ——《我和讀者》
35、一部作品的最高評判員還是讀者。古今中外的文學名 著是靠誰保留下來的呢?還不是讀者!也只能靠讀者。 ——《致(十月)》
36、我寫出了一本接一本的書。心中的火不滅,我不能不寫,雖然膚淺、幼稚,而且噦唆,但是讀者鼓勵我寫,讀者不嫌棄地接受它們。年輕人說我講出了他們心中的話。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青年把我當做他們的朋友。我的見聞、我的呼喊,甚至我那些不成篇的牢騷,它們都是真話,我不會存心欺騙讀者。但是不能說我不曾欺騙過我自己。那么我怎么能說年輕朋友們就不曾受過騙? ——《最后的話》
37、人們經常通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學,很少有人只是因為想做作家才拿起筆。我至今還是一個不懂文學的外行,但誰也沒有權說我寫的小說并不是小說,并不是文學作品。其實說了、罵了、否定了也沒有關系,稱它們為"破爛貨"、定它們為毒草也無關系,只要有人要讀,有讀者肯花錢買,它們就會存在下去。 ——《"遵命文學"》
38、三十年代我就常說自己不是文學家,又說是個門外漢,今天我仍然不是文學家,但根據六[XX]年的寫作經驗,我對文學也并非一無所知。幾十年來我就記住這樣的話: "講真話,掏出自己的心。" ——《(巴金全集)第十八卷代跋》
39、那么我已經做到了?沒有,遠遠沒有!所以我今天仍然要說:我不是一個文學家,我也不想做一個藝術家,我只要做一個"善良些、純潔些、對別人有用些的人。"為了這個,我絕不放下我的筆。 ——《探索之三》
40、高爾基的藝術技巧是跟他的人格的力量分不開的。作者在他的每一篇作品里都高高地舉起他那顆"燃燒的心"。我們大家都了解這樣的說法:做一個好作家也必須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偉大的作家也必須做一個偉大的人。
41、最近聽說有人說我"思想復雜",我認為這是對我的稱贊。其實我也有過"思想簡單"的時候,倘使思想復雜,人就不容易虔誠地拜倒在神面前了。 ——《灌輸和宣傳(探索之五)》
42、說到深人生活,我又想到了一些事情。我缺乏寫自己所不熟悉的生活的本領。解放后我想歌頌新的時代,寫新人新事,我想熟悉新的生活,自己也作了一些努力。但是努力不夠,經常浮在面上,也談不到熟悉,就像蜻蜓點水一樣,不能深入,因此也寫不出多少作品,更談不上好作品了。 ——《文學的作用》
43、人活著絕不是僅僅為了自己,為自己也絕不是僅僅為了吃飯睡覺,能夠做出一些事情讓別人得到好處的人才是幸福的人。我們需要這樣的人。 ——《致白侖》
44、開了幾十年的會,到今天我還是怕開會,我有一種感覺,有一種想法,從來不曾對人講過,在會議的中間,在會場里,我總覺得時光帶著嘆息在門外跑過,我拉不住時光,卻只聽見那些沒完沒了的空話、假話,我心里多煩。我只講自己的經歷,我浪費了多少有用的時間。不止我一個,當時同我在一起的有多少人啊! ——《三論講真話》
45、即便我的生命化為灰燼,我那顆火熱的心也會在朋友們中間燃燒。 ——《我和日本——在福岡亞洲文化獎 特別獎授獎儀式上的發言(書面)》
46、我們東方人不輕易吐露感情,但是誰觸動到我們心靈 深處,為了真摯的友情,我們可以奉獻一切。一個共同的 人民友好的事業把我們的心牢牢地拴在一起。 ——《懷念井上靖先生》
47、講真話,不是搞什么陰謀,只是希望得到理解。沒有料到有人聽說"講真話"以為要挖別人祖墳,連忙打開他們的"聚寶瓶",放出各種各樣的嘰嘰喳喳,明槍暗箭一起出動,想堵住真話的路,讓大家說假話過日子。 ——《(巴金全集)第十八卷代跋》
48、在這時候我們需要讀自己人寫的東西,不僅因為那是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寫成的,而且那里面閃露著我們的靈魂,貫穿著我們的愛憎。不管是鱗爪,不管是新與舊,讀著這樣的文章,會使我們永遠做個中國人,一個正直的中國人。
49、我的心跟別人的心挨在起,別人笑,我也快樂,別人哭,我心里也難過。我在這人間看見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幸,可是我又看見更多的愛。我好象在書里面聽到了感激和滿足的笑聲。我的心常常暖和得像在春天樣,活著究竟是件美麗的事。
50、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到老、到死,都朝著一個方向走,這是人生之目標,不管我們會不會走,或者我們在中途走入了迷徑,看錯了方向,而那人生之目標就是這豐富的橫溢,不分成敗的生命。
51、對別人也忠實,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為的裁判官。
52、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講出了真話,我可以心安理得地離開人世了。"
53、人們躺下來,取下他們白天里戴的面具,結算這一天的總賬。他們打開了自己的內心,打開了自己的"靈魂的一隅",那個隱秘的角落,他們悔恨、悲泣。為了這一天的浪費,為了這一天的損失,為了這一天的痛苦生活。自然,人們中間也有少數得意的人,可是他們已經滿意地睡熟了,剩下那些不幸的人、失望的人在不溫暖的被窩里悲泣自 己的命運。無論是在白天或黑夜,世界都有兩個不同的面 目,為著兩種不同的 人而存在。
54、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遠。熱烈的訴說和自由則使人們互相接近。 好聽的話越講越多,一旦過了頭,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習慣,就上了癮,不說空話,反而日子難過。
55、我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爭取。"所以做補書的工作我也感到樂趣,能夠拿幾本新出的書送給朋友,獻給讀者。我以為是莫大的快樂。
【巴金的語錄55條】相關文章:
巴金的語錄47條12-28
巴金的語錄59句04-18
巴金的語錄45句09-01
巴金的語錄合集49條09-29
巴金的語錄摘錄48條09-08
巴金的語錄匯總65條11-29
巴金的語錄合集53句03-05
巴金的語錄集合54條04-07
巴金的語錄匯編55條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