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門】佛語的語錄集合39條
一心做好事,自然就有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佛語的語錄39條,歡迎大家分享。
1、心不馳求,不妄想,不緣諸境,即此火宅塵勞便是解脫。
2、人人臉上有笑容,這個集體就非常祥和,人與人之間就能夠彼此包容、彼此諒解、彼此尊重。在一個集體當中,彼此的感恩、彼此的包容、彼此的成就,至關重要。
3、少欲,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知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富裕;愛心,才是人生最好的良伴;智慧,才是人生最好的明燈。幸福與快樂不存在于外境,而來源于內心的寶藏。如果你想獲得真正的幸福與快樂,不要向外找求,應當從內心中發揮與挖掘。
4、教書那會兒,學生問我:為什么覺得讀書沒意思?我答:是老師教得沒意思。學生再問:為什么老師教得沒意思?我答:因為校長覺得這樣教非常有意思。這段對話發生在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后這段對話好像還沒有太過時。
5、你只要讓自己的心萌動著活力,讓自己行動起來,自然會得到許多全新的體驗,因而對生命和生活充滿了熱愛之情,并感到由衷的幸福。這便是修心的意義所在。
6、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這個世界的美好,不是一個人付出很多,而是每個人付出一點,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用一顆善良的心來對待生命的際遇,生活就會處處明媚。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注定會經歷千回百轉。我們的人生走到最后,都要回歸樸素和簡單,將日子過成一杯白開水的味道,一碗清粥的簡單,才能品嘗到生活真實的味道,幸福便會不期而至。
7、在當今社會,總是存在著這樣一種人,他們有極強的依賴心理——依 賴父母、依賴親戚、依賴貴人幫忙,以為別人能解決他的一切疑難。這是 一種壞習慣,不但容易讓人產生惰性,而且還會喪失原有的本能和習性, 只有重視自我力量的人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8、[禪語智慧]人之所以不幸福,源于沒有知足心,每個人對幸福的感覺與要求都不同,一個容易滿足、懂得知足的人更容易得到幸福。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對就越難。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期盼,是一種心靈的感受,只要用心去發現,用心去感受,你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9、人窮,志不能窮;富有,志更要富。
10、做了錯事,走了彎路之后,會后悔是人之常情,這是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的前奏曲,正因為有了這種"積極的后悔",我們才會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穩。但若一味地埋頭后悔,無異于自尋煩惱,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11、樹苗越是小,越是主干突出,少有枝葉,甚至是光禿禿一條,點綴幾片葉子而已;長大了,才分枝發權,枝葉繁茂。越是初學的人,越要一門深入;所學深入堅固,則不妨廣博,如樹分枝成冠,蔚成莊嚴。
12、人的一生也是一段修行的旅程。遭遇挫折不幸的時候,不僅不應該情緒低落與喪失勇氣,更應該靜下心來調整情緒,昂起頭來增加信心,并從容坦然地面對現實和挑戰,借此來磨練自己,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13、不要抱怨,任何抱怨出去的,最后都要自己收回,不合算。
14、弘法才是硬道理,救度眾生才是硬道理。一切為弘法救度眾生服務,一切為弘法度生讓路。
15、一切惡友、諸煩惱業,即是菩薩道莊嚴伴。
16、一個人面對這紛紛擾擾的世界,是爽朗,不是矜持,是善意,不是懷疑,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不可以是拒絕,用一種向上的信念去啟迪生活中的希望,讓一個人的心地復蘇、生機,這才是禪的意義。
17、人人付出一份愛,能轉危機為生機,轉禍為福。
18、弟子:"要怎樣管教孩子才算恰當?"師言:"生養子女就如同種樹苗。樹苗植入土里刻意加太多的水和養分,根會很快腐爛,因為大自然本來就有充分的水和陽光、空氣,自然會培育它。孩子也是一樣,父母生他,即是天地養育長大的,過分溺愛孩子,反而害了他。"
19、貪者追逐名利,導致墮入餓鬼;行者少欲知足,生起出離之心,超越三界輪回,獲得解脫自在。嗔者害人害己,導致墮入地獄;行者自利利他,圓滿菩提之心,普度有情眾生,成就色身佛果。癡者取舍顛倒,導致墮入畜牲;行者證得空性,圓滿法界智慧,遠離一切戲論,成就法身佛果。
20、中國大學功利化、媚俗化傾向越來越嚴重,這既是社會的市 場化大潮沖擊使然,也是大學獨立精神逐漸喪失造成的。為什么這 一普遍現象出現在清華身上會引發熱議?行者以為,主要是因為國 人對清華有一定的心理預期,他們將中國首個世界一流大學的希望 寄托在清華身上。
21、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無有是處。
22、心若照顧得好,人生就快樂;反之,則苦難偏多。
23、人人一善,點滴付出,可以讓人人心地滋潤到愛的甘露。
24、命運是隨時都在改變的。佛法的因果觀、行為價值觀,是讓我們了解說一切行為所產生的能量,是不斷的在我們身心上去展現它的力量。這生當中,時時刻刻我對人生的看法、想法、態度、行為,就決定了我這生當中的命運。
25、花錢的愉悅是短暫的,賺錢的辛苦是長期的,為了短暫的愉悅,卻要長期的辛勞;成功的滿足是短暫的,奮斗的經過卻漫長,為了短暫的滿足,卻要經歷漫長的努力;愛情的快樂是短暫的,愛情的磨煉卻是久遠的,為了短暫的快樂,卻要承載長久的歷煉。人生大抵如此,就是在用長的痛苦,去換短的快樂。且執著。
26、累的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壓抑的時侯,換個環境深呼吸;困惑的時候,換個位置去思考;猶豫的時候,換個思路去選擇;郁悶的時候,換個環境找快樂;煩惱的時候,換個思維去排解;抱怨的時候,換個方法看問題;自卑的時候,換個想法去對待。生活中學會換位思考,你的世界才會簡單,人心簡單就幸福。
27、人生之旅,前途渺茫,命運難測,世事無常。人們一邊為命運努力著,一邊翹首期盼著未來,對未來充滿幻想,總想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么模樣。但是,人們都只是一心想知道命運的背后是什么,卻沒有人把眼光放在命運的正面。殊不知,決定命運背后的是它的正面。正面不努力,卻期望命運背后多么輝煌,那都是妄想。正面充滿希望,充滿陽光,背后也不會是陰云密布;正面消極暗淡,背面也絕不會是明媚陽光。
28、有一座七寶樓閣,舒暢為地,;蹫榛,悲智為梁,性空為瓦,方便為門,六度為梯,菩提為頂。讓她承載著我的祝福到您身邊。
29、最難打開的是心門,可一旦打開,你會看見陽光燦爛的世界,熱情明媚的自己。生活是場修行,活的是一種心境。
30、很多人只喜歡迎接出生,卻拒絕接受死亡,這有點偏激。就像一個人只愛早上醒來,卻不愿晚上睡下一樣,忽略了后者也是自己必須經歷的事。其實,就算你睡下了,第二天照樣還會醒來,生死也是一樣的道理。
31、我們的心總是隨著外在的境界轉變,或者喜歡什么,或者厭惡什么,變化不定,不能平靜。
32、不要計算你過的日子,要使這些日子算數。
33、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34、境緣無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
35、人獲得了智慧和慈悲,不為己添苦惱,不為人造麻煩。并多爭取向他人發菩提心的機會,多為他人提供離苦得樂的幫助。大乘道需要菩薩的大菩提心,菩薩不只追求自身的利益,還承擔利益"所有"眾生的責任。發了菩提心,就進入大乘。菩提心有大威力,快樂的根源是利他——為他人服務之愿。
36、人的心像一間有六個孔洞的屋子,貪、嗔、癡、渴、愛、欲無時無刻地侵入,故欲得清凈得先修繕自己的心。
37、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從貪欲生憂,從貪欲生怖;離貪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38、自性變化甚多,迷人自不見。一念善,知惠即生。一燈能除千年暗,一知惠能滅萬年愚。
39、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于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
【佛語的語錄39條】相關文章:
佛語錄大全08-19
精選佛語的語錄49句11-12
佛語的語錄40條03-29
精選佛語的語錄35句03-13
經典佛語的語錄38條03-14
佛語的語錄49條07-22
佛語的語錄39句08-04
經典佛語的語錄30條11-07
佛語的語錄46句12-07
佛語的語錄集錦36條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