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道家的語錄匯編46條
清者天也,正陽之無上騰為天,濁者地也,正陰之無下結為地。以下是關于道家的語錄46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
2、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
3、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4、知足則不辱,知止則不殆。
5、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者五行之子孫也。
8、三才者萬物之父母也,道者三才之宗祖也。故元氣清靜不可常名也。
9、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意也。老君匠成天地,開辟乾坤。
10、變化萬物,不言我為,緣道法自然,不能名號。
11、豈有常名之稱焉。故經云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12、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13、夫者發語之詞也,夫道能清能濁,能動能靜,以至大道無測。
14、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于元無,元無分為二儀。
15、二儀分為三才,三才分為五行,五行化為萬物,萬物者末也。
16、人能抱元守一歸于至道,復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
17、人能歸于根本,是謂調復性命之道者也,南華真經云。
18、人能抱元守一歸于至道,復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
19、民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
20、即為 天人,求道事 行天道,勇行之。
21、夫哀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2、貴、高、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
23、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
24、所誒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25、清者天之無也,濁者地之無也,皆因清濁之無生育萬物。
26、世人若求長生之道,煉陰為陽,煉凡成圣,皆因清自濁之所生。
27、動因靜之所起,清濁者道之別名也,學仙之人,能堅守于至道。
28、一切萬物自然歸之。故西升經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魚龜蛟龍。
29、至道自來歸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無體道合真,萬物悉皆歸耳。
30、君者尊號也,道清德極故曰君也。以明老君為眾圣之祖。
31、道者開口動舌發言之詞也。
32、包羅天地,道本無形,莫之能名,無形之形,是謂真形。
33、無象之象,是謂真象。先天地而不為長,后天地而不為老。
34、無形而自障,無象而自立,無為而自化,故曰大道。
35、分為陰陽,故為天地也。育者養也,長養陰陽故為生育也。
36、陽者清也,上騰為天,陰者濁也,下潛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37、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無精氣,無以制66月之明。
38、地無精氣無以制山巔鎮焉,人無精氣無以制身形之存焉。
39、故曰66月稟陰陽之所運行,故知道之無情,隨機而所化。
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1、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42、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43、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44、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45、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46、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道家的語錄46條】相關文章:
道家經典語錄06-14
道家的語錄30條08-17
道家的語錄38條06-26
道家的語錄36句10-28
道家的語錄35句10-22
道家的語錄40條11-28
道家的語錄45句12-21
道家的語錄38句10-18
道家的語錄匯編40句08-10
道家的語錄集錦35條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