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出自論語的名言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對生活、對世界的綜合濃縮,簡短的一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出自論語的名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出自論語的名言1
1、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2、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3、可與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
5、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6、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惡。
8、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9、巧言令色,鮮亦仁!
10、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1、久矣,吾不復(fù)夢見周公。
1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4、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15、雖蠻貊之邦行矣。
16、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1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0、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恭近于禮,遠(yuǎn)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21、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2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3、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
24、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2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9、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0、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3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32、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3、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4、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36、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37、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38、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3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0、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41、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2、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3、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4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5、見義不為,無勇也。
46、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48、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49、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50、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5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5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3、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54、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55、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出自論語的名言2
1、我欲仁,斯仁至矣
2、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4、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5、君子周急不繼富。
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名不正,則言不順。
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0、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1、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13、言必信,行必果。
14、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15、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6、誦《詩》三百,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19、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20、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21、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2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23、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24、欲速則不達(dá)。
25、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26、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27、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2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30、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1、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4、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
35、鳥之將死,其鳴亦哀;人之將死,其言亦善。
36、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8、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
39、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
40、禮,與其奢也,寧儉。
4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2、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43、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44、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45、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4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47、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48、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49、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50、子不語:怪,力,亂,神。
51、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
5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5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54、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55、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5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5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59、德不孤,必有鄰。
60、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6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6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6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6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胡?
66、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xué)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67、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6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69、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70、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1、食不語,寢不言。
72、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73、巧言令色,鮮矣仁。
74、吾日三省吾身
75、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7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77、寢不尸,居不容。
78、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79、朝聞道,夕死可矣。
80、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8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8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83、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84、未知生,焉知死。
出自論語的名言3
1、你在個人生活或工作當(dāng)中,可能由于誠實而丟掉某些你想要的東西。但是,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應(yīng)有的回報算不了什么。
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
3、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4、要宣揚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語,要用你的本來面目。———盧梭
5、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蘇)高爾基
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
8、守信的人是最快樂的,誠實是最天真的。
9、當(dāng)一人言行不一致時,這就完全糟了,這會導(dǎo)向偽善。
10、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思
11、誠實是最好的政策。
12、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言忠信,行篤敬
13、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民無信不立
14、誠在心間,信在人間。
15、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大作
16、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17、失足,你可能馬上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18、本性流露永遠(yuǎn)勝過豪言壯語。
19、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20、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
21、虛偽是丑惡向美德的一種進貢。
2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3、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中)馮玉祥
24、忠誠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實。
25、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愛默生
26、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27、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李商隱
28、即使開始時,懷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實和誠實去接觸,就一定能換來好意。———日本池田大作
29、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30、誠實和勤勉,應(yīng)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富蘭克林
31、難聽的實話勝過動聽的謊言。———蘇尤里·郁達(dá)列夫
3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33、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34、一次失信的債務(wù),需一生去償還。
35、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36、馬先馴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準(zhǔn)南子》
37、金字招牌,千年不倒以誠為本;買賣經(jīng)商,勤勞致富靠信立足。
38、志不強者智不達(dá),言不來信者行不果。
39、言忠信,行篤敬。
40、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德)康德
41、孔子謂季氏:八佾(yi)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2、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43、誠實和勤勉應(yīng)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本·富蘭克林
44、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45、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墨子》
4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47、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chǔ)。——夸美紐斯
48、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49、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50、對自己的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莎士比亞
51、內(nèi)不欺已,外不欺人。
52、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遙遠(yuǎn)的后世。
53、參考度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志不強者智不達(dá)
54、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55、誠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虛偽的人,踏破鐵鞋無知己。
56、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司馬光
57、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
58、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出自論語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論語的名言05-27
《論語》名言01-18
論語的名言11-15
關(guān)于論語的名言09-28
論語中的名言07-24
論語中經(jīng)典名言01-30
《論語》名言集錦01-17
論語的名言15篇01-24
論語名言50句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