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愛讀書的名言錦集84句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培根、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下面是關于愛讀書的名言84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知識在讀書中來,成果在實踐中出。
2、讀書與求學是兩回事。讀書,不一定是求學;求學,也不一定完全靠讀書。但是,讀書畢竟是求學的一個最重要的門徑。所以,我們?yōu)榱饲蟮弥R真希望有機會好好讀書。——周谷城
3、登高使人心曠,臨流使人意遠;讀書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嘯于丘阜之巔,使人興邁。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知彈有弦琴,不知彈無弦琴。以跡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書之趣。——洪應明
4、開聰明話才見,固資讀書,若化質(zhì)養(yǎng)性,必在行上得之。不然,雖讀書萬卷,所知似幾于賢圣,其性情氣量,仍毫無異于鄉(xiāng)人也。——顏元
5、買書確是件好事,如果我們也能買到讀書的時間。但事實上,買書的行動常常被誤解成對這些書的內(nèi)容的吸收和掌握。——叔本華
6、應著重選擇格調(diào)高,藝術成就大的作品,對二三類作品,少讀或者根本不讀。倘若拿到書就讀,什么書都胡亂閱覽,這正中《傳燈錄》中卷七所譏:學者勞形,如猿捉影。——孫犁
7、我讀書的興趣比較寬廣,從文藝作品到哲學著作,從軼聞筆記到歷史考證,只要能引起我的興趣,我都讀。古人說"開卷有益",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寫給兒童看的娃娃書,也會給我很大啟發(fā)。——蔣孔陽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杜甫這里所說的"破"字過去有許多解釋。是否也可以這樣說,讀了書,還得能破進去,把讀到的道理變成自己立身處世的實際行動呢?高尚的人品與雋永的文格融而為一,就真神了。達到這步極不容易,卻是值得我們每個多少有良知的人盡最大努力去爭取的。
9、仆早好觀古書,家所蓄晉魏時尺牘甚具。又二十年來,遍觀長安貴人好事者所蓄,殆無遺焉。以是善書,雖未嘗見名氏,亦望而識其時也。——柳宗元
10、人們很少記住讀過的東西,原因在于他們思考得太少。——利希頓堡
11、有人主張讀什么書都要循序漸進,對每一個難關、每一句話都要搞通弄懂。我認為不能絕對化,要從實際出發(fā),因為我們要學的東西很多,如果讀每一本書一遇到不懂的地方都要去死摳,勢必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就會像小腳老太走路那樣,走走停停,舉步不前,進度就太慢了。我認為讀書也可以學三級跳遠的方法,首先要弄懂最要緊的地方,次要的地方一時弄不懂可以跳過去。因為有些問題初看時可能不懂,但等你讀完一二章后,不懂的地方可能就會清楚起來。——錢偉長
12、"唯書有色,艷于西子,唯文有華,秀于百卉。"讀書如同一位位先哲圣人促膝談心。大義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無畏的魯迅說:"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更有那視死如歸、凜然就義的君子譚嗣同,對你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13、人生的經(jīng)驗有直接的和間接的,間接的經(jīng)驗主要從書本中得來。我們不可能每事親為,所以要重視從書中得到的經(jīng)驗。
14、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考門斯基
15、學習就像爬山,目的性強爬得就快,盡管山坡陡,但堅持登上山頂才是最大的成功。
16、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了空氣一樣,無法生活。 ——科洛廖夫
17、勞于讀書,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18、在緊張的環(huán)境下,適當?shù)胤潘梢幌拢瑢ι硇膶W習都有很大的幫助。——方偉明
19、舉一反三者,博學;舉己得三者,多學。書摘
20、書籍是寂寞時的朋友。讀書可以使人心曠神怡。[法]杜阿美
21、只會讀書的女人是一本字典,再好人們也只會在需要時去翻看一下,只會扮靚的女人是一具花瓶,看久了也就那樣。服飾美容是做好一個女人的必要條件,不是充要條件。你還需要多看書,這樣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更加美好。自負對任何藝術是一種毀滅。驕傲是可怕的不幸。
22、不動筆墨不讀書。 作者:徐特立
23、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
24、知識就像人體的血液一樣寶貴。人缺少血液,身體虛弱,人的知識的缺乏,大腦就會干涸。
25、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詞的每個音節(jié)都發(fā)射火星。
26、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一本書是壞的正如沒有一個女人是丑的。(阿納托爾·法朗士)
27、讀書對于智慧,就象體操對于身體一樣。 作者:(英國)諺語
28、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補讀書之不足。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
29、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佚名
30、我認為,下個世紀將是復雜性的世紀。
31、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王貞白
32、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
33、韋編三絕。——司馬遷
34、實踐是知識的母親,知識是生活的明燈。
35、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
36、求學的三個前提是:多察看、多吃苦、多研討。
37、書籍陶冶情操。——佚名
38、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可能會把你戕害。
39、只要在我國存在文盲現(xiàn)象,那就很難談得上政治教育。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須先教他們識字。不識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識字只能有流言蜚語、傳聞偏見,而沒有政治
40、書是良藥,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41、因依老宿發(fā)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
42、好讀書非求身后之名,但異見異聞,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討,欲罷不能,豈為聲名勞七尺也?
43、散文給人智慧,小說給人故事;課本能學到知識,書籍真是個好東西。世界讀書日,甭管武俠、言情還是都市文,愛你所愛,讀你所讀,愿你心情美麗!
44、要掌握書,莫被書掌握。——布爾沃
45、爸爸說我雖然天天看書,但從不做筆記,這種不求甚解的讀書方法是不可取的。
46、外韌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作者:程頤
47、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長進先讀書。作者:李若禪
48、讀書貴有用;樹德莫如滋。
49、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50、靜坐自無妄為,讀書即是立德。——王晫《今世說》
51、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52、書是隨時在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復這顧問的次數(shù)。——海倫·凱勒
53、人生中三種東西最寶貴——信心健康和知識;領悟中三種品質(zhì)最可貴——好學好問和好思。
54、夫讀書將以何為哉?辨其大義,以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 作者:王夫之
55、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作者:吳夢祥
56、學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作者:朱熹
57、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作者:朱熹
58、現(xiàn)在我是成人了,不該再像伐木工人砍樹那樣讀書。暴飲暴食必定引起消化不良,看書貪多貪快,如饑似渴,也會不解其中滋味。作者:安妮·弗朗索瓦 出處:閑話讀書
59、讀書也像開礦一樣,——趙樹理
60、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彷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融化。
61、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yōu)婉的安慰者。 ——伊薩克巴洛
62、書籍對于人類原有很重大的意義,但書籍不僅對那些不會讀書的人是毫無用處,就是對那些機械地讀完了書還不會從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無用的。——烏申斯基
63、"我撲在書籍上,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64、"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65、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
66、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
67、花開花落書中行,云卷云舒眼中景。
68、書籍就像一艘船,載著我們駛向智慧的彼岸。
69、書是人類的朋友,多讀書就等于多交了一位朋友。
70、大海有珍珠,書海有真知。——作者:鄭天皓
71、讀書就和吃飯一樣,已經(jīng)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餐不吃感覺餓,一天不讀感覺慌。——作者:劉耀鴻
72、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同時也不能有什么鑒別力。——[俄]赫爾岑
73、教誨!科學!學會念書,即是點燃火把;每個字的每個音節(jié)都發(fā)射火星。
74、一日不書,百事冷落。——(唐)李詡
75、外韌之味,久則可厭;念書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頤
76、欲速是念書第一大病,時光只在綿密不中斷,不在速也。[清] 陸隴其
77、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本身。 —— 謝覺哉
78、我們以人們的目標來判定人的勾當。目標偉大,勾當才可以說是偉大的。 —— 契訶夫
79、人家不必論繁華,惟有念書聲最佳。 —— 唐寅
80、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念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 —— 吳夢祥
81、求學將乃至用;念書先在虛心。
82、念書是至樂的事。——林語堂
83、心靈美 ,語言美, 行為美 ,情況美。
84、階梯的拐彎處,人生的轉折點。
【經(jīng)典愛讀書的名言】相關文章:
愛讀書的名言09-20
愛讀書的名言12-16
經(jīng)典愛讀書的名言04-06
愛讀書的名言警句02-18
簡潔的愛讀書的名言12-21
關于愛讀書的名言11-11
愛讀書的名言(薦)07-05
勸誡愛讀書的名言12-22
簡單的愛讀書的名言03-16
名人愛讀書的名言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