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數學勵志名言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蘊含著深邃的哲理,閃耀著理性的光輝,在議論文中既可作為論點,又可作為論據。你知道什么樣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優秀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數學勵志名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閱讀《不做教書匠》,我懂得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具有親和感。蘇霍姆林斯基看到摘花的小女孩,不是批評教育,而是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送給誰?能告訴我嗎?”小女孩回答說:“給生病的奶奶看,看過之后,我就把花送回來。”多么純真的孩子啊!有的時候,面對犯錯誤的孩子,不要急于批評,耐心的了解真相,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如果我們用心去關愛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講臺上那一束束美麗的花,耳旁那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您好”……更多的,是一種為人師的幸福與自豪。
2、不要做教書匠,要做一個辛勤的園丁!我相信,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們就像一朵朵鮮花,即使經過風雨,也會有一天盛開,讓我們期待著春天的到來!
3、這本書還講述了一個哲學家的故事,他讓他的門徒去麥田里摘最大的麥穗,條件是沒有人能回來。因此,當哲學家們說“時間到了”時,很多門徒都空手而歸。
4、最近,我一直在讀《不做教書匠》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管建剛。起初是被它的書名說吸引。
5、初看《不做教書匠》題目,腦海中會有一個疑問:“教師不做教書匠,那做什么?”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逐漸明白了作者的是要求教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是為了心中要樹立起教育的最終目標。不做“教書匠”,要“做一個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個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個有智慧感的教師。”
6、大多數數學創造是直覺的結果,是對事實的某種直接感知或快速理解,而不是任何冗長或正式的推理過程。
7、舉其中一個例子——“教育,從小做起”,我也有同感。它說:只有那些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那些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就是由無數小事結合而成的嗎?
8、有些美麗的數學定理具有從事實中歸納出來容易的特性,但其證明是非常深刻的。
9、如果你想學游泳,你必須到水里去。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問題解決者,你必須解決問題。
10、上帝啊,那扇門原來是虛掩的——絕不,絕不,絕不能放棄
11、國際象棋必須找到一個主人。只有不害怕在能力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才能不斷進步,自學成才,不害怕起點低,不害怕終點。
12、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這項工作固然需要經驗的支持,更需要智慧的決斷。一個教師是否具備專業水準正在于他是否具有教育實踐的智慧,能否使教育的設想和意圖在智慧、愉悅的實踐中得以完成。可以肯定地說,一個愛敲教鞭的教師還不具備專業水準,一個愛發脾氣的教師也不具備專業水準。具有專業水準的教師是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他們能從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他們能從人的心靈深處出發,找到教育的契機和力量。他們還具備創生教育資源的能力,教材只是一個例子、一個樣本,他們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造出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征以及自己的教學個性的方法來。嚴格意義上講,教師不是知識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
13、從現在起,調整心態,勇于實踐,努力學習,做一名具備專業水準的教師,將是我長久的追求。
14、當一個問題被提出時,我們應該能夠立即看到是否先研究一些其他的問題更有利,那些其他的問題是什么,以什么順序。
15、當然,我喜歡讀這本書,不僅因為管老師這份與眾不同,更因為這本書的內容給了我很多啟發。結合我自己的工作經驗,我有了更多的新見解。
16、我們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在其中擔當一定的角色,由于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應該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教師要對教育有責任感,首先必須先對自己有責任感,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心中有了強烈的責任感,有了自我約束的意識,才能更好地去實現對教育的責任感。責任感發自于內心,它不能彰顯在口頭上,卻處處可以在行動中表現出來。責任感是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國家的公民有無責任感或責任感強弱,可以從這個國家的精神面貌中清晰地表現出來。我們很難想象,一個沒有責任感的教師會教出有責任心的學生。
17、書中引用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我們:不管你喜不喜歡、愿不愿意從事現在的工作,也不管這份工作與你的期望有多大的差距,既然現在你從事了這項工作,就要排除雜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讀到這兒,我還有些慶幸,幸虧我是一個握緊手中麥穗的人,踏踏實實地工作,踏踏實實地經營自己的生活。只有珍惜現在擁有的才會不怨天尤人,才會覺得快樂。
18、當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談論成功的秘訣時,他寫下了這個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努力,y代表正確的方向,Z代表少說空話。
19、此書共八章。第一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第二章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第三章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第四章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第五章做一名有奮斗感的教師;第六章做一名有專業感的教師;第七章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第八章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
20、為什么大家對用自拍記錄自己的生活如此著魔?因為自拍的下一步是分享。套用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句式,就是我分享,所以我存在。不自拍記錄自己的生活并把這種記錄分享,似乎就是沒有生活過。其實,這種通過自拍記錄下來的,并不是生活,而是生活的停頓。大家在那一刻都忘掉正在從事的活動,對著手機自我冷凍成形。----薛涌《在自拍中消失的人生》
21、不要指望記住和掌握你第一次讀的東西,要讀第二遍和第三遍。
22、出糗多了,就有了自知之明。羞愧的我就特別渴望擁有自己的見解,發出自己的聲音。當時我苦無良策,還是選擇了讀書。那時自己一直相信,讀書就能讀出明白來,讀出明白也就能活出明白來。
23、當你的想法已經實現了一半,卻發現自己的想法并不好,不要輕易放棄。至少在你用一種新的、更好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后,再回來重新分析它。
24、要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就要公平對待所有的學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對他們的信任與關懷去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與創造欲。在教育過程中,教與學是互為關聯,互為依存的,即所謂“教學相長”,一名好的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他們,信任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了你,也就會喜歡你上的課,喜歡用自己出色的表現來贏得你的贊賞。
25、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就是寫不出東西。每天的生活都發生著很多感人的事情,自己也留心積累了不少的素材。可是每當自己坐在電腦前,腦子里就是一片空白,想不出一個句子、一個詞語,寫作出現了“失語狀態”,鍵盤上敲不出一個字來。這種狀態我不知道會持續多久,心里焦躁不安。有時甚至還擔心會不會從此就寫不出文章了?著急也沒有辦法,我只有放棄寫作,還是靜下心來讀點書吧。就這樣,在今天,終于讀完了校長的贈書《不做讀書匠》。
26、保羅。朗之萬(法數學家)說:“在數學教學中,加入歷史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
27、書中還講到:“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會直接產生經濟上的數字,但是,我們的工作更需要微笑,我們微笑的價值,將超越經濟的和。”由此看來,要想成為親和感的教師,必須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我們對學生微笑,生活就對學生微笑,學生也就微笑著面對生活。學生的心理也有了安全快樂的感覺,學生的思維就會敏捷,做事才會專心投入,才會擁有快樂感和幸福感。我們大人無論在何時,無論在何地,無論做何事都渴望發自心底的鼓勵與微笑,何況是一個個尚沒長大的孩子呢!我們將心比心,把自己童年所期望的,放在學生身上;把自己童年所痛惡的,從學生身上拿走。讓我們來真誠地愛教育,真誠地愛學生吧!
28、2010年3月初,開學后的第一周,我根據教材的內容設計了一個訪談調查的實踐活動。從訪談問題的設計、訪談對象的選擇、學生訪談過程的注意事項、活動小組的分工安排、訪談后感受的資料整理、分析以及最后結題報告的撰寫,我一點一滴地做到最后。靜下心來讀書,我可以毫不費力,但靜下心來做事,我從未有過。每次做事,我都是在腦子里過一遍,自認為懂得了,就動手草草地完成。
29、數論是人類知識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但他的一些最深奧的秘密卻與他最平凡的真理密切相關。
30、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明智,數學使人精確,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文雅,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31、一個可靠的規則是,數學或哲學著作的作者在用模糊而深奧的術語寫作時是在胡說八道。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黑德。
32、愿成為今后激勵自己的奮斗目標。
33、隨著我閱讀深入,我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觀點,那就是要求老師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意味著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
34、在挫敗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貶值
35、純數學是一門處于現代發展階段的科學可以說是人類精神最原始的創造。——懷德海
36、時間是一個常數,但對于勤奮的人來說,它是一個變量。以分鐘計算時間的人比以小時計算時間的人要多花59倍的時間。
37、此書主編朱永新談到:人和匠人的區別在于,匠人只教書,不育人,貴人不但教書,而且育人。育人的貴人會受到學生終生的惦念,并將愛的教育傳承下去,而教書的匠人猶如舊日私塾的先生,他們教授學生以知識,家長回饋他們以衣食。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是學生心目中的貴人,而非匠人,這也正是《不做教書匠》的題中之義。
38、工作的樂趣往往蘊藏在你做事的態度里,而非工作本身。要么教育之水把你冷卻,過那種冷卻的平庸的生活,要么就用你生命的激情與烈焰把教育這鍋水煮沸,沸騰的教育將帶來一個充沛的,充滿活力與生機、樂趣與魅力的教育人生。要想把教育這一鍋水煮沸,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工作不再枯燥乏味,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投入地工作,富有創意地工作,你的每一個教學設計都是屬于自己的智慧和結晶,那么你將對你的每一堂課充滿情感,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你都能感受到教學的生命力和震撼力,而不是死水枯潭、尸位素餐。課堂上和學生親切平等的學習生活,學生學習中閃現的智慧火花,以及你靈動生成的一個成效極佳的教學場景,都將給你帶來極大的樂趣。教育的樂趣來自思考,當你把思考變成文字,當你的文字得到他人的閱讀和支持,你將獲得樂趣,并且將樂此不疲,充滿自信與自豪,這些文字將提升你的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39、數學是演繹的東西,它不是憑空而來的,平時的訓練是很重要的,要站在高處去看,要站在高處去改變情況,改變條件,或者站在更高的層次去看,都是一件很新鮮的事情。
40、全國著名班主任任小艾說:“沒有水,就不會有魚;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如果教師不從內心深處熱愛自己的學生,沒有父母般親昵的溫存和睿智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那么,就很難教好自己的學生。”愛心是走進學生心靈的法寶。這愛心包括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學生的熱愛。有了愛心你才會舍得付出。而對學生熱愛之心是凌駕于對工作的熱愛之上的,愛學生體現在以真誠、平等、信任的態度對學生,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真心實意地熱愛、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管老師說“一個真正的老師,對學生的愛是深刻的,不只關注其今天,更關注其明天;不只關注其智力,更關注其情感;不只關注其基石,更關注其創造。”做教師這么多年,自認為還是個有愛心的人,但看了管老師的這句話,我終于知道了自己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在哪里。每個學生不都是孩子嗎?怎么能一點錯誤不犯呢?什么都能做好,那他就不用進我們的學校,不用我們老師來教育了,那還要我們老師干嘛呢?
41、“實踐是孕育思想之花果的肥沃土壤”(第149頁)。我極為贊同,并深有感觸。
42、僅僅具備出色的智力是不夠的,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笛卡爾
43、不要停留在基本問題的搖籃里,要學會把基本問題當成零件裝配出來的綜合問題。
44、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小山包,真正的高峰還沒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
45、長久以來,人們總是不假思索地認為,教學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因此教師被戲謔性地冠以“教書匠”的綽號,否定或者壓根就沒有認識到教學是一種非常專業的工作。不僅非教師者如此看待教學,而且匪夷所思的是,很多教師亦是如此看待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教書匠,是沒有活力的,沒有創新的,幾十年如一日的重復重復再重復。在教書匠面前,學生是“一碗水”,教師就是“一桶水”。學生年年換,教師從不變,直到教師的那桶水變得混濁不堪,波瀾不現。試想,在麻木的教書匠面前,學生怎能鮮活?教育如何發展?
46、無意中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題目——《不做教書匠》。我不禁在心里嘀咕著:老師不就是教書匠嗎?那還能是什么呢?我便買下了這本書,看得斷斷續續,模模糊糊,一個學期才勉強把它看完。看完后沒啥感覺。
47、總之,要始終相信:除了我們自己的思想以外,沒有一樣事情可以完全由我們做主。——第頁----笛卡爾《談談方法》
48、記住:在數學概念中,對象不僅僅是數學的排他性,在其他學科中也不要忘記運用數學。
49、書中還談到這么個故事:有位哲學家讓弟子們在麥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顆最大的麥穗,前提是只許進不許退。結果,當哲學家說“時間到了”的時候,很多弟子兩手空空。因為他們總在比較中,總以為前面的機會還很多,沒有必要過早決定,于是一次次的錯失良機。直到此時,弟子們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穗,就只有把眼前的那個握在手中,才是最實實在在的。
50、這個學期,壓箱底的這本書被我翻了出來,我要求自己再認認真真地看一遍。并且在書上還圈圈畫畫,應該說是挺認真的。但是,讓我寫一篇讀后感,還真有些難度。只好坐在電腦前,重新翻閱記錄前兩次篩選下來的重點章節,希望在此過程中能理清自己的思路,真正留下深刻的印象。
51、數學無可比擬的永久性和全能性及其獨立的時間線和文化背景是其本質的直接結果。
52、專業化的教師形象——具有實踐的智慧
53、數學家越超脫,就越好。
54、最后,我想說,面對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更應該寬容,更要愛他們,不僅關注他們的知識學習與儲備,更要引導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不做教書匠,就做一個辛勤的園丁吧!相信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們就如同一朵朵小花,即便經受風雨侵襲,也會有怒放的一天,就讓我們期待那春暖花開的日子吧!
55、本書作者管建剛是一位特殊的教師。他用對聯來談論他自己“病重一年,休養兩年,經商三年,農村八年。七代耕田,八面無書,九九冬,十年板凳。”也許正是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使管老師成為一位獨特的老師。
56、當我聽人們解釋某些數學問題時,我經常發現很難甚至不可能理解。通常,當你最終解決它時,它實際上只是一個更簡單的問題。
57、卡耐基說過:“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就大事業。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事,比如每天清掃衛生、強調紀律、作業批改、找學生談話、備課、上課……雖然我們花費了許多時間,做的又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組成了學校的“大事”,我們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證學校工作的正常運轉。管老師說:“真正的教育,能影響人的教育,往往就蘊藏于那些很小很小的細節之中。”回憶起我們小時候上學的點點滴滴,真正能讓我們記憶猶新、深受教育的事不就是一些小事嗎?從小事做起是學校對教師和學生一直在提出的要求,我們天天要求學生要從小事做起,我們教師更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58、把你做過的所有練習都省下來,這是你最好的積累之一。
59、數學可以促進人們對美的特征、數值、比例、秩序等的理解。
60、一本書,就是一面鏡子。《不做教書匠》就是我們大家的一面鏡子。當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徘徊時,別忘了捧起它;當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迷失時,別忘了照照它。它會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讓我們帶著這種力量奮勇直前吧!
61、書中的八個章節主要講述了“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約束感、有責任感、上進感、奮斗感、專業感、親和感、智慧感”。我想以上種種品質都是一名“有效教師”所必須具備的。這些特征或品質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質,如個人外表、魅力、整潔、善良和親切、智力、機智、開放、熱情、幽默等;二是與教學工作相關的特征或品質,如體諒學生、對學生有高要求、教學能力強、學科知識豐富、教學的適應性等等。我想身為教師,應該注意對自身的素質培養,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系統,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學習終生,認真對待學生,無論怎樣認真都不為過,這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一種責任!
62、數學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杰作,就像畫家或詩人的作品一樣,是思想的綜合體;就像色彩和文字的合成一樣,要有內在的和諧。對于數學概念來說,美是她的第一塊試金石;世上沒有丑陋丑陋的數學。
63、教育是充滿實踐性的工作,工作中固然不可缺少經驗的支持,然而還需要智慧的決斷。一個教師的專業水準正體現出他是否充滿教育實踐的智慧,能否使教育的設想和意圖在智慧、愉悅的實踐中得到順利完成。可以說,愛敲教鞭的教師還缺乏專業水準,愛發脾氣的教師也缺少專業水準。具備專業水準的教師是睿智的、親和的、充滿愛心的,他們能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反省自己,解決問題,他們能從孩子的心靈角度出發,找出教育的契機和展示教育的力量。他們還具備創造教育資源的能力,教材只是一個模板、一個樣本,他們能夠從孩子的實際表現出發,創造出符合孩子的不同特征以及反映自己個性的方法來。某種意義上講,教師并不是知識的代表,而是智慧的象征。
64、數字的數量是數量的世界,算術的四種運算是數學家的全部工具。
65、本書是為青年教師量身定作的勵志書,是凝結著作者教育人生經歷和智慧的一本書。書中作者與青年教師們談人生、講教育,熱情誠懇,語重心長。
66、簡潔的封面讓人甚是怡然。觸碰文字,如癡地被吸引、被迷醉,讀完后,掩卷深思,味甘如貽,大有“余音繞梁,不絕于耳”之感。輕松快意的閱讀,如低音提琴的弦律,使人產生共鳴,如果說這本書留下的是白紙黑字,倒不如說是教育與藝術的水乳相融,綻放出精神之花。如果說這本書啟發我的是教育靈感,倒不如說給予我的是一種漫涌全身,浸透心靈的溫潤之感。
67、行動十分遷腐的人,只要始于循著正道前進,就可以比離開正道飛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68、2006年年底,我開始了自己的閱讀生活。過去的兩三年里,我讀書只是為了求量,根本談不上系統性、目的性,逮住一本是一本,胡吃海塞地吞咽,看得腦子亂哄哄的。與別人交談的時候,口里蹦出來的都是書中這個大家、那個學者的觀點,自相矛盾的現象時有發生,自己卻不自知。
69、讀了管建剛老師所寫的《不做教書匠》之后我發現:書中所蘊含的哲理絕不僅僅是屬于青年教師要去努力的。對于所有的老師、或者說對于其他行業的人同樣適用。因為在書中我們能感受到一個大寫的“人”字應該怎樣去書寫!找準目標,向著目標去努力,自律、自強、自尊自愛,不斷付出、同時有所收獲,在付出與收獲中強化自身。
70、有人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燃燒的蠟燭,是鋪路的石子。教師這個職位,充滿汗水與血水,充滿辛勤與努力,充滿喜悅與悲傷。一根粉筆,傳授千萬學子知識,一個課堂,教育千萬學子道理。通俗的看法有多種,人梯與蠟燭是始終被推崇的。不過我覺得這都不是教師的真意。教師是干什么的?教師只是一種職業,是三百六十行中普通的一行,如木匠、瓦匠、篾匠一樣,最適當的稱謂就是“教書匠”。
71、一個沒有某種程度的詩意能力的數學家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完全的數學家。維爾斯特拉斯純數學,就其本質而言,是一首邏輯思維的詩。
72、其中,《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一章中《教育,從小事做起》一文,使我感觸良多。文中說: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無數小事組合而成的嗎?確實,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林林總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等著我們去做的都是這些小事。例如:早上到學校,進班級,看一看學生是否都到齊了,又如誰沒有來,又是什么原因?家庭作業誰沒有交,又是為什么?中午可能有學生吵架了,需要你去調解等等。雖然是些小事,但正是這些細節,使真正的教育進入了人的心靈,持續影響了一個人的成長。細節決定成敗,“小事”終成就“大事”。認真教書,哪怕起初你只有一杯水,到后來,一定會有一桶水、一湖水,甚至一江水;這樣教一輩子書,即使起初是不純粹、有雜質的,到后來,也一定會清澈起來,純凈起來,永遠能在世俗之中,保持著世俗之外的恬靜。
73、很欣賞下面的一段話:
74、但數學的聲譽還有另一個原因:正是數學賦予了精確的自然科學一定程度的可靠性,如果沒有數學,這些科學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愛因斯坦。
75、對已經被正確認識的定理作進一步的研究,探索其新的證明,只是因為現有的證明缺乏美的魅力。
76、數學以它自己的方式不受約束地進行著,不是因為它可以不受任何法律或諸如此類的東西的約束,而是因為它有一種由它的本性和它的存在所決定的自由。
77、當數字是無形的,它是不那么直觀的,當數字很小,它是很難進入。
78、這個寒假,零零碎碎的就閱讀了這本書,做了這篇讀書反思,應該說還算用心。希望在此次閱讀反思中能理清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沉下心,踏實做事,告別浮躁。上學期,我對教材鉆研不夠,課前大多借助于教案,這學期開始,我會哎課前仔細閱讀、鉆研教材,設計教學方案,及時總結,查漏補缺,發現彌補自身的不足;與此同時,還要樂觀的面對一切,困難也好,挫折也罷,坦然面對,因為沒有誰能永遠一帆風順的。取得成績時,不沾沾自喜,微笑已足夠,時刻告誡自己:路還很長,我不能抱著成績睡大覺,否則,醒來后,一切都已晚了。
79、最后,我想說,面對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應該更寬容,更愛他們。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的知識儲備,還要引導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80、學習,學習,再學習。
81、當我快寫完這篇交流,落上日期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已經在教育這條路上走了十年了。回想這十年,與學生為伴,同語文結緣,在時間的長河里,云卷云舒,冬去春來,光陰悄然而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經輪回,我們又站在了學生的起點,我們總是陪著他們慢慢的成長,從第一年到第六年;我們又總是執著的進行下一個等待,等待下一節課鈴聲的響起,等待下一位學生親切的呼喚“老師,您好!”等待下一個教師節一株紫丁花的馥郁芳香,等待下一個畢業班的潸然淚下。一個十年過去了,還有第二個十年,第三個十年我想教育的道路永遠沒有止境的。面對成長中的孩子,他們總是天真稚嫩甚至固執極端,如果我可以做到,當他們渴求一滴水,我傾其一片海;如果我可以做到,當他們要摘一片紅葉,我拿出整個楓林和云彩;如果我可以做到,當他們需要一個微笑,我敞開火熱的胸懷,如果我可以做到;當他們需要有人同行,我將陪伴著走到未來,因為寬容,因為愛,因為老師的下一個等待就是春暖花開。不做教書匠,就做一個辛勤的園丁吧!相信在等待中每一朵小花,和著風雨,盛開著,怒放著,將以最大的努力回報春天。
82、不要僅僅因為問題很小,你就沒有遵循一些你不熟悉的規則。好習慣是養成的,不是一下子就能記住的。
83、教師的道路,前程漫漫,“如果是魚,就不要迷戀天空,如果是鳥就不要迷戀海洋。”既然選擇了教師的道路,就執著的走下去,深沉的愛下去,走往教育的幸福之路……
84、反思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具有智慧,或者是否將智慧作為人生追求呢?敲教鞭、發脾氣一度成為我們無可奈何的代名詞,對學生缺乏細致有效的心靈溝通,所以在教學中找不到教育的契機——學生作業沒完成,原因何在,如何彌補?學生違犯了紀律,原因何在,如何改正?甚至是課堂上學生答錯了問題,我們又有多少思考、面對的機會呢?更別說擁有“四塊糖”的人生啟示和教育智慧了。所以,從現在開始,調整心態,勇于實踐,做一名專業化的教師,將是我們永久的追求。
85、我聽過有人說我是數學的反對者,數學的敵人,但沒有人比我更尊重數學,因為它成就了我從未達到過的表現。――歌德
86、假期中有幸拜讀了管建剛老師的大作《不做教書匠》,管老師在書中深入淺出地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道理,道理寓于故事之中,雖然只是娓娓道來,卻字字箴言,敲打著我的心房。讓我再一次審視了自己的工作,感受頗多。
87、當數字的形狀不那么直觀時,當數字的形狀難以捉摸時,就說要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有兩個必要的過程:一是學習,從薄到厚接受;從粗到細的重劃和細化。
88、《不做教書匠》本書探討了教師如何發現和完善自我,如何才能更具有職業競爭力,如何才能順應教育變革走一條少些坎坷的職業發展之路。下面給大家分享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歡迎借鑒!
89、就拿其中一節——《教育,從小事做起》來說,我深有同感。文中說: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無數小事組合而成的嗎?確實,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林林總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等著我們去做的都是這些小事。例如:早上到學校,進班級,看一看學生是否都到齊了,如果有誰沒有來,又是什么原因?家庭作業誰沒有寫完,又是為什么?課間時學生吵架了,需要去調解等等。雖然都是些小事,但這些小事正是我們教師工作的日常,而通過這些日常的小事來教育學生,就是我們的工作。
90、看完管建剛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我開始反思一個問題,“教師是什么?”
91、因為他們總是在比較,總是認為前方有很多的機會,沒有必要過早的做出決定,所以一次又一次的錯過了機會。直到那時,門徒們才突然意識到,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子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你面前的那粒拿在手里。
92、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讀《不做教書匠》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管建剛,最初想讀這本書,是被書名吸引,待讀了之后,卻被書中的內容深深打動。
93、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真正明了了作者的觀點是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就是說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正如同樣的匠人,一個說在工作,一個說在建房子,第三個說自己在蓋教堂。如此看來,第三人就不僅僅是匠人了,同理,有如此胸懷的老師也不是教書匠了。
94、對于優秀的學生,教師自然能笑口常開,但事實上,總有部分學生會屢屢犯錯誤的,面對這些,不論哪個教育者都不會無動于衷,這就需要教師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波瀾不驚,處世泰然。它需要教師能善解人意,需要老師對學生的體諒,需要老師的豁達與寬容,耐心與冷靜、詼諧與機智。
95、最近讀了一本好書《不做教書匠》,感慨頗多。這部書里的每一篇文章宛如一道道漣漪,蕩滌著我們混沌的心靈;又像一聲聲響鼓,敲響著我們沉睡的心靈;如同一級級臺階,拾級而上,步入教育人生的精神頂峰。
96、的確,作為老師,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需要花很多時間做的都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97、這個故事的重點是,不管你喜不喜歡,不管你想不想做,不管它離你的期望有多遠,既然你已經在做了,你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讀到這里,我也有些慶幸,慶幸的是,我是一個牽著麥子的手,踏實的工作,踏實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只有珍惜現在才不會抱怨,才會感到幸福。
98、教書匠只管教書,不管學生的感受及環境的渲染作用,而作為教師,要知道自身的心境對學生心境的影響相當大,它可以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更何況,不好的心境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99、縱觀全書,有這樣的一句話
100、年輕的老師們,不管你經受何種失敗,你不會貶值,只會升值。因為你的年輕就是你的本錢,失敗本身就是一種收獲。對于一個勇敢的人來說,惟有失敗,真正給你帶來進步的思索。或許你的教改實驗沒有預期的效果,或許這次評優質課你失敗了,或許這堂研討課你上砸了,或許這次論文評比你名落孫山了,或許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許這學期你的教學質量不高。請記得,你沒有貶值,在這些磨練中你已經升值,只是這些價值還沒有以適當的方式和機會展露出來,它需要在下一輪的實踐中帶給你驚喜。
101、數學,像音樂或詩歌一樣,顯然具有美學價值。
102、初讀《不做教書匠》之時,驀然發現自己原來是個徹徹底底的教書匠,讀完此書,心中的很多困惑都煙消云散。面對以后的教育人生,眼前豁然開朗了,心中也有了方向,深刻領悟到了:人生很精彩,教育能出彩的真諦。
103、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點:它們很容易從事實中總結出來,但它們被證明是隱藏的----高斯
104、數學知識對我們有價值,不僅因為它是一種強大的工具,而且因為它是完美的。在數學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最純粹的邏輯思維活動和最高層次的智慧和活力的美學。
105、用你的時間想想你白天做了什么。如果是-,從中學習并采取行動。
106、例如:早上到學校,進了班,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在這里,如果沒有人,是什么原因?誰沒有完成作業?為什么?學生們在課間休息時吵架,不得不調解等等。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是這些小事是我們老師的日常工作,通過這些小事來教育學生,是我們的工作。
107、我想,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不做“教書匠”,也未必做得成“教育家”。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去擁有更多一點的屬于教育家的素質。不做“教書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只要我們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學生,我們每天都很努力地學習著,工作著,始終跟著時代的腳步在前進,我們就能成為學生心目的好教師。這是最重要的!
108、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需要老師的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
109、一年大病,兩年養病,三年經商,八年村小。1998年開始安心做老師,“十年磨一劍”,2008年成為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動讀書人物。
110、在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里追求這個目標已經寫下來了。無論是現代人還是他們的后代都讀過它。可能要花上一百年才能得到一個讀者。
111、“實踐是孕育思想之花果的肥沃土壤”,它道出了我的心聲。
112、數學家本質上是一個迷,除非他著迷,否則就沒有數學。——紐瓦萊斯
113、數學家和畫家、詩人一樣,都是模式的創造者。數學家的風格,就像畫家或詩人的風格一樣,必須是美的永恒之所,在那里沒有丑陋的數學。
114、我的成功只取決于兩個。一個是堅定不移地堅持到底;一個是用手制作腦海中的圖形。
115、數學差到不明白平行線永不相交,讀不懂笛卡爾的函數——但我知道你是我的重心。
116、寒假里,一心一意想讀點書,便找來一本《不做教書匠》,作者是管建剛,屬福建教育出版社,通過網上查找,了解到管建剛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專家。
117、僅僅具備出色的智力是不夠的,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
118、數學是所有知識的最高形式。
119、初等數學是現代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創造之一。
120、在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里,為了追求這個目標,我寫了這本書。無論是現代人還是他們的后代都讀過它。可能要花上一百年才能得到一個讀者。
121、三年過去了,成效并不大。
122、整個活動結束,我沒有疲憊的感覺,胸中反而充滿了愉悅感和成就感;整個活動結束,我發現自己好似學會了深思,對所讀的教育理論有了自己的真正理解。我感受了做好一件事是這樣的快樂。接下來,我又嘗試著讓學生自己做小老師,到講臺上講課,我走下講臺;學生訪談調查后,我也尋求突破,對被采訪的老師進行了回訪……
123、人有了本錢和書芒的含義,即本錢無用;人要用頭腦細心,那是在有用;能學幾何,很細致。因此把世界上的人歸之于現實,是或其道。
124、隨著閱讀的深入,漸漸明了作者的觀點是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即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正如同樣的匠人,一個說在工作,一個說在建房子,第三個說自己在蓋教堂。如此看來,第三人就不僅僅是匠人了,同理,有如此胸懷的老師也不是教書匠了。
125、我相信,不管未來怎樣變遷,暫且坐定目前那把叫做“教育”的椅子,用心地去做,投入地去做,這是無愧于只有一次青春、一次生命的人生的行動。而當你心無旁騖地工作時,工作的樂趣也就離你不遠了,機會和賞識也離你不遠了,人生的精彩也離你不遠了,即便你還是沒有機會走向你夢想的那條道路,但那個時候,你一定恍然大悟,先人把教育喻為“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并非是無病呻吟的贊譽
126、數學是人類思想的最高成就。
127、如果我們想預見數學的未來,正確的方法是研究這門學科的歷史和現狀。----龐加萊
128、從小事做起,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
129、枯燥無味的課本沾染的全是希望與未來。
130、每次你學習一道很難的數學題時,試著向別人解釋并讓他們理解。
131、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范文
132、當然,喜歡讀這本書,不僅是因為管建剛老師的這份與眾不同,更主要的是這本書的內容帶給我很多啟發,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讓我有了更多新的感悟。
133、數學科學提供了一個最杰出的例子,說明不借助實驗的純推理如何能夠成功地擴展認知領域。
134、中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實驗失敗有一句格言,叫做成功的希望,不做就是失敗。
135、年輕的老師們,請不要放棄,不要在五年內放棄。朝著奮斗的目標,堅持五年,你一定會做出屬于自己的一片教育的天空。這五年里,你也可以選擇某個內容做為教育教學上的一個點進行突破性研究,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可以研究班隊活動,或是班集體建設,或是晨會課,或是和后進學生的談話,等等;如果你是一位語文老師,你可以研究閱讀教學,或是研究作文教學,或是研究課外閱讀,或是研究寫字教學,或是研究識字教學,或是研究提前讀寫,等等。先把這一個點做好,做出自己的特色來,再遷移或拓展。
136、書中說年輕的教師從事教育大致有三種態度:第一種態度,把教育的事當作學校的事來做。學校布置的工作,視之為包袱,能把事情應付過去就行了。第二種態度,把學校的事當作自家的事來做。這類老師工作很辛苦,他們只知道干,干,干,但不去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思考,不知道教育人生的真義在哪兒。第三種態度,把自己的事當作教育的事來做。這類教師有了明晰的教育人生方向,所做的一切有意義的活動就是教育的活動、教育的意義。他們的生活狀態已經和教育密不可分,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美好明天。怎樣成為第三類教師,書中給我們提了幾點建議:不做機械重復的事,做出靈氣來;不做不動腦子的事,做出思想來;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個性來;不做應付檢查的事,做出實效來。讓我們朝著第三類教師努力奮斗吧!
137、就這樣,在一件又一件的做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我從封閉的讀書狀態中慢慢地走出來,開始積極地做事,并在做事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我發現我的心胸變得比以前開闊了。比如,以前自己的學習之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讀書。現在已擴展為三條:讀書、向身邊的人學習和做事。
138、數學支配著宇宙。——畢達哥拉斯
139、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學習例子。
140、最后,我想用管老師在《不做教書匠》里的一段話結束自己的感想。“教育的幸福即人的幸福,教育的幸福是雙向的。當學生感到幸福的時候,你將感到幸福;當學生感到幸福的時候,你的幸福將是幾十個學生的幸福的總和。”用心去做,教育原來可以這么有滋有味,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用心體會,你會發現幸福就在我身邊。
141、不管數學的任何一個分支多么抽象,總有一天它會應用于現實世界。robacevsky。
142、愛心與微笑,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
143、管老師在書中主要從八個方面闡述了作為教師應該具備的品質,那就是要有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奮斗感、專業感、親和感和智慧感。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這部書中,管老師和我們談人生、講教育,他總是將道理寓于故事,他引述的故事經典,令人警醒。他總能針對教育現狀以及年輕教師的思想談經論道。他對民族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教育有限的憂患,對年輕教師給予的希望,讓我越發覺得自己過去是多么地淺薄和無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師的責任和方向。
144、最好是有更少的,但最好是有一半的證明等于0。
145、反思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自己,與孩子們仍缺乏細致有效的心靈溝通,所以在教學中還找不到教育的良好契機—孩子練習完成不好,原因何在,如何彌補?孩子違反常規習慣,原因何在,如何糾正?活動中孩子答錯問題,我又有多少思考和面對呢?
146、這本書的作者管建剛是一位很特別的老師,他用一副對聯來談自己“一年大病,兩年養病,三年經商,八年村小。七代務農,八面無書,九九寒冬,十年板凳。”也或許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才成就了獨特的管建剛老師。
147、讀著這些文字,我好象在和一位智者傾心交流,他娓娓道來,我靜靜傾聽。腦海中慢慢浮現出這幾年工作的一切,心靈在漸漸舒展。我認同了作者的觀點,也希望在這觀點中讓自己再次找到了激勵和自信。短暫而膚淺的閱歷,印證著在挫敗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貶值的深層含義,我會用這句話來鼓勵自己,一如既往,繼續前進。
148、“不做教書匠”,要我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孩子,每天都努力地學習,工作,緊緊跟隨著時代的腳步前進,我就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老師。
149、在我孤獨的時候,聽見有人說,你要努力努力的往上爬,在我難過的時候,我對自己說:我要一步一步的網上爬。是的,以前總認為事情為什么會這樣,現在我懂了,原來都要經歷這個過程,也只有這個過程才能讓我更加進步,更加成熟,這種鍛煉是值得的,也是一生的精神財富,每當走完一段路程,或曲折或失敗的道路,都要學會去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去尋找教育的真諦,我有很多時候是在去接受失敗,才讓我有勇氣去挑戰失敗,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吸取教訓,勇于創新與改變。從現在開始,調整心態,勇于實踐,學會反思,我想這種反思會讓我進步更快,最終才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教學之路。謝謝《不做教書匠》告訴我的這些道理!
150、失利是什么?沒有什么,僅僅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即是走過了一切通向失利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即是成功的路。
151、是啊,我們每天重復著這些工作,然而我深入研究了嗎?沒有堅持,何談放棄呢?想想看,如果選定了一個人生目標,堅持下去,會有多么巨大的變化和人生樂趣啊!一味抱怨機遇,不如從現在開始磨礪,讓自己真正成為推開上帝虛掩之門的幸運女神。
152、僅僅因為數學中的一些單詞看起來和自然語言中的單詞一樣,并不認為它們有完全相同的含義。
【最新數學勵志名言】相關文章:
學習數學的勵志名言12-22
女性經典勵志名言-勵志名言03-19
數學的名言11-24
數學的名言10-27
最新愛情名言02-04
經典的勵志名言03-03
勵志的名言10-31
勵志名言01-08
經典勵志名言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