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通用周國平的語錄合集79句
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下面是小編搜索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79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情當然有真假之別。但是,真情也可能變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愛的經歷。
2、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闖蕩,去建功創業,去探險獵奇,去覓情求愛,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記了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靈世界。
3、這個世界既充滿著機會,也充滿著壓力。機會誘惑人去嘗試,壓力逼迫人去奮斗,都使人靜不下心來。我不主張年輕人拒絕任何機會,逃避一切壓力,以閉關自守的姿態面對世界。年輕的心靈本不該靜如止水,波瀾不起。
4、當我做著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別人的褒貶是不重要的。對于我來說,不存在正業副業之分,凡是出自內心需要而做的事情都是我的正業。
5、我從我的真朋友和假朋友那里抽身出來,回到了我自己。只有我自己。
6、愈是自然的東西,就愈是屬于我的生命的本質,愈能牽動我的至深的情感。例如,女人和孩子。
7、一切復活都在回憶中,一切超越都在想象中。
8、人心中應該有一些有分量的東西,使人沉重的往事是不會流失的。
9、在另一個黑夜里,同一朵燭光會不會重新點燃?
10、當然,人是不能只靜不動的,即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
11、真正成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是隨便什么東西,例如是一種職業,一種身份,一個角色,惟獨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為外在的事務忙碌,沒有自己的內心生活,那么,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因為確確實實,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找不到絲毫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東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和事務的一架機器罷了。
12、愛情不是人生中一個凝固的點,而是一條流動的河。這條河中也許有壯觀的激流,但也必然會有平緩的流程,也許有明顯的主航道,但也可能會有支流和暗流。除此之外,天上的云彩和兩岸的景物會在河面上映出倒影,晚來的風雨會在河面上吹起漣漪,打起浪花。讓我們承認,所有這一切都是這條河的組成部分,共同造就了我們生命中的美麗的愛情風景。
13、在回憶的引導下,我們尋訪舊友,重游故地,企圖找回當年的感覺,然而徒勞。我們終于悵然發現,與時光一起消逝的不僅是我們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當年的人、樹木、房屋、街道、天空組成的一個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們當年的愛和憂愁,感覺和心情,我們當年的整個心靈世界。
14、第一種夢,它的內容是實際的,譬如說,夢想升官發財,夢想娶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夢想得諾貝爾獎金,等等。對于這些夢,弗洛伊德的定義是適用的:夢是未實現的愿望的替代。未實現不等于不可能實現,世上的確有人升了官發了財,娶了美人,得了諾貝爾獎金。這種夢的價值取決于是否變成現實,如果不能,我們就說它是不切實際的夢想。
15、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們都在做正經事,孩子們卻只是在玩耍,在夢想,仿佛在無所事事中揮霍著寶貴的光陰。可是,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節。粗心的大人看不見,在每一個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個靈魂在朝著某種形態生成。
16、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你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對方卻沒有,你和他還講不講誠信?我的回答是,仍然要講,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誠信就表現在明確告訴他:你是一個沒有尊嚴的人,我不和你打交道!決不能用欺詐對付欺詐,而應該形成一種氛圍,使那些不講誠信的人遭到蔑視和孤立,也許這正是走向誠信的第一步。
17、必須知道自己要什么。一是應該要什么,人生中什么重要、真正值得爭取。這是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能夠要什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哪里,做什么事最適合自己。這是準確的自我認識。有這兩條,內心就會寧靜。相反,不知道要什么,東抓西抓,到頭來仍不滿意,因為根本不知道什么能讓自己滿意。
18、真正有獨特個性的人并不竭力顯示自己的獨特,他不怕自己顯得與旁人一樣。那些時時處處想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虛榮心十足的平庸之輩。
19、當然,這里所說的工作不同于僅僅作為職業的工作,人們通常把它稱作創造或自我實現。但是,就人性而言,這個意義上的工作原是屬于一切人的。人人都有天賦的心智能力,區別在于是否得到了充分運用和發展。
20、我們不妨眷戀生命,執著人生,但同時也要像蒙田說的那樣,收拾好行裝,隨時準備和人生告別。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這樣一種執著有悲觀墊底,就不會走向貪婪。有悲觀墊底的執著,實際上是一種超脫。
21、人是很難真正改變的,內核的東西早已形成,只是在不同的場景中呈現不同的形態,場景的變化反而證明了內核的堅固。
22、要活得有意思,應該在敏感與遲鈍之間。
23、人生意義問題是一切人生思考的總題目和潛臺詞,因為它的無所不包和無處不在,我們就始終在回答它又始終不能給出一個最后的答案。
24、大損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對小損失不再計較。
25、所以,人應該具備兩個覺悟:一是勇于從零開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
26、人生的一切矛盾都不可能最終解決,而只是被時間的流水卷走罷了。
27、早晨我說:一天很長,人能遍游整個宇宙。夜晚我說:一天很短,人不能窮盡一個原子。
28、人生一切美好經歷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重復,它們因此而永遠活在了記憶中。
29、我們總是以為,已經到手的東西便是屬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其實,一切皆變,沒有一樣東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時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斷地得而復失,習以為常,也許能更為從容地面對死亡。
30、我不相信一切所謂人生導師。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
31、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存在。名聲、財產、知識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來。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和堅守,從而使你的自我閃放出個性的光華。
32、自愛者才能愛人,富裕者才能饋贈。給人以生命歡樂的人,必是自己充滿著生命歡樂的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既不會是一個可愛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愛別人。他帶著對自己的怨恨到別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會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顯露出來,加人以損傷。受惠于一個自怨自艾的人,還有比這更不舒服的事嗎?
33、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于每一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于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會有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形形色色的機會的誘惑。
34、人的稟賦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個位置對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標準不是看社會上有多少人爭奪它,眼紅它,而應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真正感到快樂。
35、失敗者的自尊在于不接受施舍,成功者的自尊在于不以施主自居。
36、一棵植物必須在土里扎下根,才能健康地生長。人也是這樣,只是在外表上不像植物那么明顯,所以很容易被我們忽視。遠離土地必定會付出可怕的代價,倘若這種對大自然的麻木不仁延續下去,人類就不可避免地要發生精神上的退化。在電視機前長大的新一代人,當然讀不進荷馬和莎士比亞。始終在人造產品的包圍下生活,人們便不再懂得欣賞神和半神的創造,這有什么奇怪呢?
37、從生命的觀點看,現代人的生活有兩個弊病。一方面,文明為我們創造了越來越優裕的物質條件,遠超出維持生命之所需,那超出的部分固然提供了享受,但同時也使我們的生活方式變得復雜,離生命在自然界的本來狀態越來越遠。另一方面,優裕的物質條件也使我們容易沉湎于安逸,喪失面對巨大危險的勇氣和堅強,在精神上變得平庸。我們的生命遠離兩個方向上的極限狀態,向下沒有承受匱乏的忍耐力,向上沒有挑戰危險的爆發力,躲在舒適安全的中間地帶,其感覺日趨麻木。
38、在市聲塵囂之中,生命的聲音已經久被遮蔽,無人理會。
39、知識是工具,無所謂善惡。知識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美德與知識的關系不大。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種開闊的人生覺悟。德行如果不是從智慧流出,而是單憑修養造就,便至少是盲目的,很可能還是功利的和偽善的。
40、生命連同它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虛幻的——這個觀念對于快樂是一個打擊,對于痛苦未嘗不是一個安慰。用終極的虛無淡化日常的苦難,用徹底的悲觀凈化塵世的哀傷,這也許是悲觀主義的智慧吧。
41、讀書基本標準是愉快。無論專家們說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說它多么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
42、健談者往往耐不得寂寞,因為他需要聽眾寡言者也需要聽眾,但這聽眾多半是她自己,所以他比較安于獨處。
43、人生的意義在于兩方面:生命和靈魂的體現。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的生活節奏,雖不講究,但也不邋遢,便是生命的價值;多閱讀,多思考,善待他人,不刻意做作,不迎合某人某事,保持生命的最初之善,便也是靈魂的歸屬。
44、閱讀是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借此把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占為己有"。寫作是與自己的靈魂交談,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經歷轉變成內在的心靈財富。信仰是與心中的上帝交談,借此積聚"天上的財富"。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種交談,而這三種交談都是在獨處中進行的。
45、我的人生觀若要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真性情。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
46、我真的感覺好孩子是寵不壞的。你越愛他,他發展得越好。溺愛和愛就是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溺愛就是給他創造特別豐厚的物質環境,要什么給什么,覺得這樣就是愛孩子了,但是精神上沒有辦法,不和他聊天,每天沒有在一起歡聲笑語。只要精神上有關懷,怎么愛都行,愛不壞的。
47、在燈紅酒綠的都市里,覓得一粒柳芽,一朵鮮花,一刻清靜,人會由衷的快樂。在杳無人煙的荒野上,發現一星燈火,一縷炊煙,一點人跡,人也會由衷地快樂。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不可缺一
48、當我在田野徘徊,那些花朵、小草、樹木、河流之所以能給我慰藉,是因為我隱約預感到,我可能會和另一顆同樣愛他們的靈魂相遇。
49、優秀比成功重要。人生兩大追求:優秀、幸福。要保護好奇心。寫作屬于每一個關心心靈生活的人。金錢是最不可靠的財富,它無名無姓,和你沒有任何內在的聯系。而經歷才是人最寶貴的財富,如果你珍惜它。
50、每一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一定有一個對于他最適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來認領。一個位置對于他是否最適宜,應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感到快樂。
51、寄旅和漫游深化了我們對人生的體悟:我們無家可歸,但我們有永恒的歸宿。
52、對死的思考推動人們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實際作用卻是中指這種思考。從積極方面說,宗教倡導一種博愛精神,其作用也不是使人們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愛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
53、月虧了能再盈,花謝了能再開。可是,人別了,能否再見卻未可知、開謝盈虧,花月依舊,幾度離合。人卻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別離,就因為別離最使人感受到人生無常。
54、幾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稱作"幸福"。
55、人及其產品把我和自然隔離開來了,這是一種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歷史隔離開來了,這是又一種寂寞。前者是生命本身的寂寞,后者是野心的寂寞。那種兩相權衡終于承受不了前一種寂寞的人,最后會選擇歸隱。現代人對兩種寂寞都體味甚淺又都急于逃避,旅游業因之興旺。
56、先知在本鄉之所以受到排斥,嫉妒也起了很大作用。一個在和自己相同環境里生長的人,卻比自己無比優秀,對于這個事實,人們先是不能相信,接著便不能容忍了,他們覺得自己因此遭到了貶低。直到很久以后,出于這同樣的虛榮心,他們的后人才會把先知的誕生當作本鄉的光榮大加宣揚。
57、庸才比天才耐久。庸才是精神作坊里的工匠,只要體力許可,總能不斷地制作。創造的天才一旦枯竭,就徹底完了。他沒有一點慰藉,在自己眼里成了廢物。他也的確是一個廢物了。
58、可是,一切精神上的偉人之誕生與本鄉何干?他們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他們從來就不屬于本鄉,他們是以全民族或者全人類為自己的舞臺的。所以,如果要論光榮,這光榮只屬于民族或者人類。這一點對于文明人來說應該是不言而喻的,譬如說,倘若一個法蘭克福人以歌德的同鄉自炫,他就一定會遭到全體德國人的嘲笑。
59、天才的可靠標志不是成功,而是成功之后的厭倦。
60、不過,我必須立即承認,這只是我即興想到的一句俏皮話,其實我連這樣的野心也沒有。
61、我對成功的理解: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讓自己滿意,不要去管別人怎么說。
62、這么好的夜晚,寧靜,孤獨,精力充沛,無論做什么,都覺得可惜了,糟蹋了。我什么也不做,只是坐在燈前,吸著煙……
63、我喜歡周圍都是漠不相干的人,誰也不來注意我。
64、浩渺宇宙間,任何一個生靈的降生都是偶然的,離去卻是必然的;一個生靈與另一個生靈的相遇總是千載一瞬,分別卻是萬劫不復。說到底,誰和誰不同是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淪落人?
65、在愛情上得隴望蜀的人的確不是愛情信徒,而往往是些風月領袖。
66、最深邃的愛都是"見人羞,驚人問,怕人知"的,因為一旦公開,就會走樣和變味。
67、疾病會使人變得更人性一些,更輕功利,也更重人情。對愛和友誼的體味更細膩。
68、在孤身逆旅中最易感懷人生,因為說到底,人生在世也無非是孤身逆旅罷了。聚散乃人生尋常事,卻也足堪嘆息。最可嘆的是散時視為尋常,不料而聚無日,一別竟成永訣。或者青春相別,再見時皆已白頭,彼此如同一面鏡子,瞬間照出了歲月的無情流逝。
69、有無愛的欲望,能否感受生的樂趣,歸根到底是一個內在的生命力的問題。
70、利益常借信仰之名交戰。
71、人是否相愛,一個可靠尺度是看他們是否互相玩味和欣賞。兩個相愛者之間必定是常常互相玩味的,而且是不由自主地要玩,越玩越覺得有味。如果有一天覺得索然無味,毫無玩興,愛就蕩然無存了。
72、人原是銷魂客。重情者最知歲月無情,無情歲月卷走了多少有情生涯。
73、對人生的覺悟來自智慧,倘若必待大苦大難然后開悟。
74、讀了很多書,當你考試之后,還能在生活中留下來的,能讓你養成智力活動的快樂,這就是真正的教育。好的學習,就是興趣,加上主動安排學習。
75、聰明人嘲笑幸福是一個夢,傻瓜到夢中去找幸福,兩者都不承認現實中有幸福。看來,一個人要獲得實在的幸福,就必須既不太聰明,也不太傻。人們把這種介于聰明和傻之間的狀態叫作生活的智慧。
76、只有你愿意為之而死的東西,你才能夠藉之而生。
77、環境越是不自由,內在的自由就越是可貴,越能使個人脫穎而出。
78、靈魂是什么?很可能是原始而又永恒的生命在某一個人身上獲得了自我意識和精神表達。因此,一個有靈魂的人絕不會只愛自己的生命,他必定能體悟眾生一體、萬有同源的真理。
79、不幸者對別人的幸運或者羨慕,或者冷淡,但是,比兩者更強烈的也許是委屈:為何遭災的偏是我!
【周國平的語錄】相關文章:
周國平語錄40句03-29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84句04-16
周國平的語錄46句04-15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38條03-17
周國平的語錄29條03-13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56條02-28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86條03-05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46條02-11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36句02-23
周國平的語錄49句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