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人生感悟40歲

        時間:2025-03-13 17:40:02 人生感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生感悟40歲

          四十以后才明白:青春年少讓人艷羨,但成熟更顯得韻味深長。看待女人已不再只是喜歡青春美貌,更看重成熟、安詳、自然和清澈;更看重女人的胸懷、大度、智慧和仁厚;更看重穩重成熟背后的內涵和偶爾的嬌柔。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人生感悟40歲,歡迎參考!

        人生感悟40歲

          人生感悟40歲一

          1.四十以后才明白:朋友就像是水中的魚,深水層和淺水層的魚永遠也不會走在一起;窮和富,官和民,草根和顯貴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因為各自對人生的感悟不同,最關鍵是他們對待世界和自然的心不同。即使是富和富,官和官,顯貴和顯貴也不會成為真正的朋友,因為有利益,有分別,有取舍,有輕重,有顧慮,能分出三六九等,塵世利益紛爭之心蒙蔽了真情,因此,也不會有真正的情義。

          2.四十以后才明白:青春年少讓人艷羨,但成熟更顯得韻味深長。看待女人已不再只是喜歡青春美貌,更看重成熟、安詳、自然和清澈;更看重女人的胸懷、大度、智慧和仁厚;更看重穩重成熟背后的內涵和偶爾的嬌柔。

          3.四十以后才明白:要真誠感謝守候你一生的人,因為他是你一生的港灣;要微笑面對曾經恨過的人,因為他讓你更加堅強;真誠感謝曾經愛過的人因為他讓你懂得了愛;要感謝背叛你的人你就不會懂得世界;對你曾偷偷喜歡的人因為你喜歡他時也是希望他快樂;對值得信賴的人要好好與他相處一生中遇不到幾個真誠的朋友或真正的知己。

          4.四十以后才明白:男人的情感不喜歡被女人所控制,尤其是不喜歡被功于心計的女人所控制,這不但喪失了自尊,同時也扭曲了靈魂。他們需要平和地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感情沒有高低貴賤,更不需要控制和掌握,感情是自然的隨心流動,刻意地控制和追求都不會有真情真義。塵世的真摯情感,需要心靈的默契,甚至也需要順其自然的心靈交流 四十以后才明白:世間的事情既復雜又簡單,你自己簡單,世界就簡單。活得瀟灑、輝煌就要承受痛苦,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或多面性,對和錯有時候真難以說清,你自己喜歡的,很可能正是別人所厭惡和唾棄的。世界和自然不以你自己的意愿而發展或毀滅。

          5.四十以后才明白:幸福指數,完全取決于心態。成年累月的珍饈美味和觥籌交錯,不一定帶來心靈的舒暢,在應付和虛偽間,最終造成的也許是越來越空虛的心靈,躊躇滿志和萬念俱灰都是人生的悲劇,遠不如平淡如水和肆意逍遙。

          6.四十以后才明白:在整個生命中,不必擔心多幾個異性知己,那是你人生跌宕的音符和精彩的華章。但對待異性知己,應該多一點關愛,少一點貪婪,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苛求。把情感放置在自由的空間,寬待他人,就是寬待自己;寬待感情,就是寬待心靈。讓彼此都不必承載感情的負累,讓陽光和溫暖始終照耀和撫慰人生的情分。

          7.四十以后才明白:親情、友情甚至愛情,其實得到的并不是很多。閑暇時靜靜地想一想,活了幾十年,到底有多少個真正靠得住的哥們和知己。別以自己所謂的地位,或者官職所能掌控的角度去看待和區分朋友,這些所謂的朋友也許是最不可靠的“朋友”!除了工作,人還有更加廣闊的生活空間,工作和職位不是人生的惟一。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也許想過之后,連一個知己都沒有,心靈是何等地凄涼。應該常常反思自己,對待別人是真的好嗎?寬容一些、大度一些、仁愛一些吧,真情換真情,這才是為人的根本。

          8.四十以后才明白:老婆或者是老公,早已看似平淡無奇,甚至難以忍受。但是歲月早已將彼此融合到一起。即使再艱難,再難以容忍,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在一起的時候也許不會珍惜,假如分別,就會發覺難舍難離。

          9.四十以后才明白:當初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溺愛,不但使我們本身成為一種負累,也使孩子遲遲挺不起生活的脊梁。小的時候,怕他們吃苦,怕他們受罪、怕他們風吹雨淋、怕他們......有太多的怕。待他們長大后,我們卻仍然要為我們當初的怕擔負深深地悲愁和痛楚,誰之過?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這話一點都沒錯!

          10.四十以后才明白:我們誰也贏不了和時間的比賽,“人生苦短”,不是一句空泛的話,對于四十多歲的人來說,感觸頗多。平和淡然地面對一切,活出自我,活出自信,該想的就想,該做的就*你自己,更要愛他人。不論何時何地,要特別珍惜緣分,不論是你生命的過客,還是長久的知己,都是一生精彩的回憶。“人海中難得有幾個真正的朋友,這份情請你不要不在乎”!別等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才翻起終生的遺憾和悔恨的記憶。喜歡候德健唱的一首歌《三十以后才明白》,歌中唱道:"三十以后才明白,要來的早晚會來,三十以后才明白,想愛的盡管去愛......"這首歌的歌詞很有道理,當自己過了而立之年才明白,人生要來的早晚會來。這美妙的歌聲在為賦新詩強說愁的年齡段聽,富有滄桑感,也有漂泊羈旅者的無奈,而對于經歷過人生滄桑的人來說,唱出的是感受到歲月之痕在人心中留下的記號時發出的"生活卻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的感慨。

          11.四十以后才明白:孔圣人說,四十而不惑。可見人生過了四十,已經立身處世,頭腦比較清醒了。難道人真得要到四十的'時候才能看透這滾滾紅塵和盤旋其間的擾擾凡事嗎?也許四十歲就是人成熟的一道坎兒,邁過這道坎兒,才會比較成熟起來。認真想來,人從呱呱墜地之日起便開始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真的到了四十以后才逐漸明白:生活象一杯白開水,平平淡淡才是真。在無際的時空軌跡中,一切釋然,該來的來,該去的去。讓一切在淡泊以明志的意境中洞明凡塵,讓一切于寧靜而致遠的意境中淡然看待,淡了又淡,淡了再淡,淡到無聲無息......

          12.四十以后才明白:有些福分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來享受的,這享受便是陪伴在父母身邊,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的天倫之樂。在明白這個道理后,便多了回家的次數,多了陪老父的時間,也就讀懂了老人心中的那份孤獨,更能深刻地理解古人云"孝為順"的那份含義,更能感到"責任"二字的分量。

          13.四十以后才明白:知道了親情的疏離是切膚的傷痛,所讓這份血濃于水的情感多一些善待和溫暖;愛情婚姻中的伴侶,看似平淡無奇,卻是生命中的不能割舍,要多一些忍讓和關心;友情中的好朋友相互欣賞,而不是相互利用,彼此多一些寬容和體諒;對心儀的知己,多一分關愛,少一分貪婪。人生短暫,快樂的,美好的,瞬息即逝;辛酸的,苦澀的,纏在心底。明白的,清醒的,也一點點;迷惑的,糊涂的,很多很多,卻一直相伴。

          14.四十以后才明白:人生的苦苦追尋,為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無盡貪婪。農民想進城,工人想當干部,干部想升官,升官想發財,升官發財后便會飛黃騰達,之后還想一統天下,唯我獨尊。在無休止的追求中,便忘記了古人所云的"貪如火,不遏則燎原"和"平安是福"的古訓。平安是福,平淡是真,無災是大款,無病是神仙,平平安安,順其自然。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順其自然,道法自然。忽然明白了既然一切都是那么簡單,就讓一切順其自然。

          人生感悟40歲二

          事實上我今年41歲了,之所以取名40歲感言,源于夫子那句40不惑,也受到楊絳100歲感言的啟發。40歲感言,在41歲時總結更明了透徹。

          雖說40不惑,但我41歲時仍然對很多東西疑惑,或者思想中植有偏見。相比較于十幾歲乃至二十多歲時對世界的認識,我已經進步很多。所以我有必要將此時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寫出來,給當初像我那樣迷茫的人做參考,更重要的,我想通過寫出來這種行動,對思想做一次徹底的整理,我覺得很多想法在我頭腦里很朦朧,我有必要將他們整理出來。

          回想這40年來,從小時候穿開襠褲凍屁股,到記得那時母親在池塘邊洗衣服,忍耐不住一天問她三遍離過年還有多少天。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有肉和白面饃饃吃,有稠酒喝,還有壓歲錢,盡管拿壓歲錢只在口袋里裝一天此后就被父親哄著代為保管收走了。再到上小學和小伙伴們在一起撒尿時比誰射的高射的遠,再到我的母親第一次把我帶進城里,在街邊給我買了一個肉盒,吃的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美味的滋味,此后我曾轉遍西安的大街小巷,嘗遍了所有我能見到的肉盒,卻再也找不到那年母親給我買的那個肉盒子的味道。第一次在我姨家上城里人的蹲式便池,那時候有點緊張感覺周圍有人拉不出來,也想不通城里人為啥把廁所放到家里,總覺滿屋子都臭。這就是我的童年。

          小學有一個同學和我很要好,他學習成績很好,考試時我要抄他卷子,他捂住不讓我得逞。此后在我們一起拉屎時我問他:你問啥不讓我抄你卷子,他沉默了一會兒回答說:我現在讓你抄就害了你,將來你抄不了別人的卷子,最終還是要靠你自己的真本事。我當時對這些話是懂非懂,此時將它定義成廁所里的友誼。感慨的是此后當我再見到他時,已是20多年后,歲月的滄桑將我與他兩個人改變為截然不同的類型,我當時大學畢業工作4年帶女朋友回家,它小學畢業由于家里原因就搓學了,本村一個姑娘看上他,冒著被打斷腿的風險與他結婚生了孩子,春節他抱著孩子老我家串門,我和他說了不到10分鐘的話,除了小時候那些事,實在沒有共同語言。我沒有忘記小時候的友情,但面對現實,不知道說什么。

          記得在上初中時經常被高年級的同學和社會上的人追著打,原因無非是我個高,人長得壯,讓我怕他了就可以在班級里立威,要不就是我和他喜歡的女生交往過于密切,他看著不舒服,他自己打不過我,但可以在社會上找那些過早退了學的學哥型閑人來收拾我。每個在鄉村上學的孩子都會遇到像我這樣的經歷,挨了打上學時不敢報復,到每到期末考試時,考試完在考場門口遭到堵截,有些機靈的逃出去,騎著自行車追趕20多里路,手里拿著木棍砍刀,那架勢不亞于電影里游擊隊被鬼子圍困突圍后的場面。

          一轉眼到了高中,學習的壓力逼迫的喘不過氣來,天天考試,比記憶力比解題思路比成績,很多參考書都是新的沒有時間做,很多卷子翻爛了也沒懂為什么要那樣解題,最難記的當屬英語固定搭配,這個固定搭配是英語老師說出來的,我至今懷疑是她沒有耐心解釋的借口。難得是在這時還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早戀,那種愿為對方死的感情,每天盼望奇跡出現好讓自己有個英雄救美的機會,哪怕死了能表白自己的心也是值得的。每天渴望看見對方的心情此刻都感覺現象就在昨天。這個錯誤的早戀毀了我30多本日記,在一個絕望的傍晚,我一把火將它們燒為灰燼,因為我的日記內容有多半部分是我內心關于她的白描,人世間的悲劇末過于此,在整個大學的和此后的6年時間,我如同生活在人間地獄,沒有走出她的陰影。后來我決定離開西安,不光為掙更多的錢,更為了離開這個讓我青年時期傷感的城市,換一種環境從新開始生活。事實證明我當時的選擇是對的,我很快在工作的自信中,在舍友的攛掇中忘記了過去,對漂亮的女孩子產生了興趣,三年后我與現在的妻子結婚了。

          27歲時我是單位的頂梁柱,除了工資每隔段時間小漲之外,還經常受到老板和副總的小恩小惠,我就在這樣的溫柔鄉內迷失了自己,以公司為家,有看不習慣的仗義執言,有想法直接和老板說,盡管被采納的很少,但被重視的感覺很棒。公司為我解決了房子和結婚所需的費用,包括操辦婚禮(因為我父母在西安),要知道這兩件人生大事在同時解決又不依靠父母的沒有幾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35歲之后由于人才的競爭我不再顯得那么重要,工資漲的少了,物價漲得多了,我逐漸對老板有怨言,老板也看出我的心思不在重視我。在一次自不量力的較量中,老板對我徹底失望,從此有意刁難我,科室的人乘機磕磣我,從鳳凰變成丑小鴨的感覺每個人多少都有過,二年后我被現在的老板也是原公司的競爭對手挖走。

          來到現在的公司,我還沒有將自己的身份降下來,在工作中卻越感力不從心,從興奮到失意的過程中我逐漸感到自己的渺小,意識到自己從前喪失了很多機會,意識到專業知識的薄弱。曾經買了很多專業書,有勇氣補上,但堅持一段時間不了了之,人生很多事都是這樣的結果。在思想苦苦的掙扎中,我發現中國傳統哲學可以聊以緩解我那顆陣痛的心,從此迷上了哲學,從莊子到老子,再到儒學和佛學,轉了一圈,多少有些體會,但我知道我所知道的夠不上皮毛,這也是很多像我這樣不優秀人的通病。

          有句很有分量的話說你與同事的區別不在于8小時之內,而在于下班后的8小時之外你在干什么,我的同事有自愿加班的,有回家幫老婆買菜做飯的,有經營自己小生意的,我是看非專業書外加爬山,只要天氣好我必去爬山,爬山之與我除了休息之外,在此過程中能靜下心來想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我稱之為悟道。我體會到萬物的平等性與人的不可復制性,我沒有因為自己是個平庸的`人而感到絕望,也挺幸我將看專業書的時間用來讀人生哲學。專業越是精湛的人越像一臺機器,離開了被人操縱不能獨活,而思想自由的我可以像梭羅那樣離開這個城市,拿一把斧子到山里也同樣能享受自己人生的樂趣。有位牛人說過一句話:你可以不在乎去當乞丐,難道讓你的老婆孩子也跟著去討飯嗎,你在乎過他們嗎?正因為如此,我一直強迫自己努力工作,這是我的責任。我始終認為無論是誰,心里都應該有怕的東西,有所堅守。

          在上大學之前,我以為全世界人的生活就像我在山村那樣,我在大學里受到像馬加爵那樣的刺激,深切體會到有錢的孩子可以穿品牌衣服泡妞可以嘲笑我這樣的土鱉,而我因為自卑和與我身份懸殊的同學主動打招呼的勇氣都沒有,好在我將自卑都用在學習的動力上,要不是我確實太笨與家里生活困難,我會選擇讀研究生。之后在工作中我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卑微身份,在我的思想里唯有通過努力工作來改變這一切,是自己的生活獲得到改善,也確實如此,我通過努力獲得了在城市的居留權,實現了小時候的理想與大學時的夢想,但這一切實現之后我不知道自己該干些什么,實現工作前的理想和夢想我并沒有感到快樂和高興,反倒與他人的比較中我感覺到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我的墮落也由此開始。

          命運冥冥中自有安排,現在永遠是最好的。如果我沉迷于自己的專業,充其量不過是一臺比現在更專業高級的掙錢工具,被封閉在自己設計好的程序里執行死循環,對于外界生活與思想自由無從獲得。我已經5年沒有漲工資了,面臨失業危險。但我不被失業威脅,就會成為價值和貪婪囚徒。此時即使淪為乞丐,也剝奪不了我對生活真相的認識,萬物是平等的,不要羨慕別人,羨慕別人就委屈了自己,羨慕別人是不了解自己。一路走來,我一直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那條,今天的結果就是我昨日的選擇,有什么好抱怨的。內心的痛苦是成長和適應環境的需要,這個星球上沒有不痛苦的人。我曾經以為內心強大的人,都有一顆勇敢的心,沒有擔心害怕,勇敢的心能驅逐一切困境,事實上他是像是生活中成熟果斷的人,成熟果斷不意味著遠離擔心,離開風險。

          如果不看重錢,就會缺少金錢,看重權利就會接近權力。這兩樣東西實在太特殊,對每個人都有影響,身邊不看重金錢和權利的人我沒發現,但農村卻有掙錢不多人員極好的人。我大伯有兩個兒子,老大在外經商,有錢但與村里人來往少,老二在村里開車掙錢不多但人緣極好,那次老大在村里蓋房,要借很多工具,還要很多人來幫忙,叫了一天也就幾個人答應過來幫忙,急的睡不著覺,他母親知道后讓老二幫幫他哥,老二晚上在家打了30分鐘電話,第二天來了一群人,所有事情都解決了。古代的陶謙與嵇康,避世的老子與陳摶。我們不能說生活與權利和金錢無關,但凡不重視這二者的人都要深受其苦。錢再多也填不滿一個人貪婪,再少也能生活。生命的載體是生活,錢畢竟代替不了生活,不是有錢有權就幸福。幸福是生活美好的狀態,不是生活的個別條件。

          回想20年前的理想與夢想,為什么這些東西在今天兌現后就變質了,我沒有感到自己幸福,取代它們的反是無盡的貪戀。我想買個彩票中500萬,想做個財務自由的人,若不反省自己就會這樣重復無節制地持續下去。反問那些財務自己和買彩票中獎的人,他們的生活中就沒有煩惱了嗎?我有個悲劇的體會:痛苦是你存在這個世界的唯一證明。人在痛苦中反省,在痛苦中學會堅持。痛苦證明你還活著,痛苦證明你和這世界是對立的,是人適應環境的過程。反觀幸福的人時常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不思進取樂不思蜀。相比開國皇帝,沒有經歷過戰亂的皇帝更容易敗。博客里有一句話:苦難是生命的一部分,愛它如同享受,珍惜它如同生命。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沒有長久有質量的生命。幸福是為了襯托痛苦,完美為彌補缺陷存在,生命的常態是痛苦和缺陷,是成長。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枷鎖是無奈與痛苦。

          人生來惰性,不喜歡改變,但這個世界卻無時不在變化。不喜歡改變的人在這個世界里就像呆在溫水里的青蛙,遲早會死掉,而那些警覺的人迫使自己不停地跳出來逃跑適應環境變化,只有警覺而又勤快的人才不會被社會忽略。從童年記事起一路走到現在,我不能說自己我活在幸福中,因為我一直在逃避痛苦,尋找幸福。逃避本身就是痛苦,因為痛苦才有成長,希望和幸福是我活下去的動力。人本能的趨吉避害,當痛苦來臨的時候逃避,在逃避的過程中一直被痛苦追趕,當無路可逃或者不想再逃避的時候就回過頭來正面一擊。你會發現自己一直害怕的東西其實只是一堆幻相泡沫,轉眼即逝。

          人的一生都在逃避死亡,看破死亡幻相的人坦然向死而生。不管是被死亡追趕著逃亡,還是向死而生,在死亡的一剎那,靈魂和身體都得到了永久的解脫。都說人死后變成鬼,我說死后進入極樂成就涅盤,他又沒死過憑什么不信自己信別人。在人的一生中完美是很短暫的,此時的完美很快會被環境改變破壞,變成不完美,遺憾和痛苦隨之而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以前我以為這個世上是有天理的,善良和正義必然會得到上天的支持,所以我恪守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有道德良知的人,但我后來發現所謂的正直善良和道德是被人利用的。日本侵略中國時殺了我們3000萬同胞,但上天并沒有讓這個國家反省,日本天 皇裕仁戰后也沒有被審判,據說他帶著老婆環游世界去了。天理和公正體現在那里?我的天理就是因果關系,正義和善良是個虛無的東西,上天支持正義也同樣包庇邪惡,這個淺顯的道理卻被電視劇和童話故事篡改了,欺騙了多少小朋友和像我當初那樣的傻青年。

          回想我走過這40年,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幸福與苦惱,小時候想長大,長大了又想回到童年,在山村的時候想住進城里,住進城里現在又想回到山里,這種想法難道不是倒退嗎。如果生活有答案,那么答案是山里還是城市或者農村?因為生活沒有答案,所以無論我住在哪里、怎樣活都是答案。在熊培云看來,正因為人們死守著1+1=2這樣的標準答案限制了自己的思想自由,為什么1+1不能等于3或者問個2=?+?呢?是的,標準答案使這個世界有了好壞優劣區分,但生活未必只有一個答案,生活不分好壞優劣,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標準答案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我雖然不完全贊同這個觀點,但絕對認可他這個提法。

          生活沒有標準答案,那么我們所做的事自然也沒有標準答案,事是為人服務的,對具體某個人或者某個團體來說有好與壞的區分,離開了具體的評價人,標準都是浮云。對敵人的殘暴就是對人民的善良,所以中國人痛恨的甲級戰犯是日本國民的神,中國和日本老天應該幫誰?有標準答案嗎。如果有,那也不是中國人一廂情愿的喊幾聲抗議,譴責日本違反二戰條例就能阻止日本人這樣做的。天理在實力,在對敵我有客觀的判斷而不是不自欺欺人的譴責了事。中國聲稱對南海有控制權,卻被一個小國將在南海捕魚的漁民抓去判刑,我不敢妄加評論政府在這件事上的作為有什么對錯,但證明光喊口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個世界是靠實力說話的,正義與主權在這里屁都不如。

          究竟一個人怎樣活著才是幸福的,怎么做才是對的,似乎身為過來人的長輩愛給晚輩作指導,不過是用自己的經驗來指導別人。經驗大多沒有錯,但錯在教導別人的人不是當事人。一個人忠于自己的內心永遠沒有錯,但心有錯的時候,如果心錯了,那做什么都是錯的。如何保證心不會錯,這是誰也做不到的事情。我有個一標準,那就是接受現實的安排,尊重事實,一切以事實為出發點,在此基礎上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帶有主管情緒和感受。有人會說這樣做還是人嗎,沒有感情的機器最符合標準。是的,人有感情,有愛恨情仇,有敵我分別,但生而自由的人無不活在枷鎖之中,太感情的人會困于枷鎖會失去自由。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學會妥協權衡利弊的動物是人,諸多矛盾的平衡點體現在一個過程生物身上,這個生物包括人。人是復雜而又矛盾的生物,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靈性生命。這個靈性生命是個系統,它依賴世界存在,世界是靈更大的身體,也是個系統。這個系統就像幸福的條件一樣,內部物件之間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只有分工不同。

          原以為性格和心里是穩定的,比如愛好,喜歡某個人等,事實上通過某些經歷后這些東西也會改變,只是短時間看不出來并且改變的人少而已。20年前我個人非常喜歡PC機,覺得這一生能守著它做做WPS表格,打印些文件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了,但是現在我每天用它做程式,卻沒感受到任何樂趣。以前我不喜歡轎車,但隨著近年來生活的改善,我也開始關注有關車的品牌與型號及價錢等。凡是被生活改變了的,多少都包含著悲涼和失意,能幾十年如一日堅守下來的,大多有了成就。你改變不了生活,必被生活改變。

          山的高,在于它不舍腳下的丘陵和溝谷,溝壑常陪伴著它,深溝成就了山的高聳。海的豐富,在于它不棄小流,將自己的地位放的低,即使污水也不嫌棄。所有成功的人都將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不斷地吸收養分來壯大自己。我想成功的人不會認為自己成功,而是謙虛地保持在路上的姿態不斷加固自己的河提。我雖不是個影響者,但愿以井蛙窺天的見識,寫下自己此時對這個世界和自己的認識,清理自己的迷惑,分享給愿意讀完此文的讀者。

        [人生感悟40歲]

        【人生感悟40歲】相關文章:

        人生感悟人生感悟句子03-04

        經典人生感悟07-26

        人生的感悟(經典)06-20

        人生感悟01-08

        經典人生感悟12-22

        經典人生的感悟12-20

        人生的感悟11-02

        人生感悟06-24

        經典人生感悟10-18

        人生的感悟01-04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亚洲三级理论在线观看 |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不卡片 |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香综合 |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小说久久久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ⅴ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