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留學使人換種方式思考問題
新加坡博士:留學讓我換種方式思考問題
學校名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所在位置:新加坡,Singapore
學校設置類型:
創建時間:1981年
學歷:本科 研究生 語言
學校性質:
學生人數:28949人
院校地址:
學校中文網址:/school/7192
李德慧在做實驗
轉眼間,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的李德慧到新加坡快一年了。
走出國門看世界
與其他海外留學生有所不同,李德慧并非一入大學便計劃要出國。由于學校與巴黎高師有合作關系,在大三的時候,我被推薦到法國參加選拔考試。在考試中,李德慧發現國外的教學模式與國內有很大不同。雖然最終沒被錄取,但那次海外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體驗到不同的思考問題方式。李德慧第一次萌生出國的念頭。
大四時,李德慧選擇了保研,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攻讀碩士學位。隨著對研究領域的深入了解,李德慧更堅定了出國學習的念頭。當時家里也不太支持我出國,幸好我堅持過來了。為了走出國門看看外面的世界,李德慧每天從早上到深夜都在查找學校信息、填報申請資料。那時候鐵了心要出去,雖然很痛苦,但痛并快樂著。李德慧說。2009年9月,他收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遞出的橄欖枝。
為理想而堅持
下飛機時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但天氣太熱了,不得不在機場換成短袖。李德慧至今對初到新加坡的印象還十分深刻。
學歇學后,李德慧開始跟隨導師進行物理實驗、學習各門專業課程。他在盡快適應英語授課的同時,還要抽時間找參考資料輔助學習,過得很忙碌。最難熬的還是一個人獨處,時常有一種孤獨感襲來。周末想出去玩,但沒有可以一塊出去的朋友,只能呆在宿舍里,聽著從天花板風扇上傳來的嗡嗡聲。
當然,你在承受痛苦的同時,也會有同等的收獲。樂觀的李德慧說。
李德慧告訴筆者,目前新加坡中國留學生的社交還是以本國間學生的交往為主。他解釋道,國內留學生在一起比較容易產生共同話題。學校的國際留學生很多,如果自己對別國留學生的文化不熟悉,很難找到話題。在交流過程中,不清楚哪些做法是合適的,哪些做法是人家的禁忌。
拓展思維空間
留學生活讓李德慧在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兩方面進步很多。老師自身對物理學科理解透徹,講述問題時思路很清晰。我的導師在美國待了9年,把美國的治學習慣也帶到實驗中,不論是實驗設計還是問題處理,他都會按照美國習慣來要求我們。比如,導師會要求我們在實驗前做充分的文獻調查,然后論證實驗是否值得去做、如何去做,并進行一對一的討論。這對我們的未來發展很有幫助,能夠培養我們將事情做得更加條理化和系統化。
從實驗組的討論中,李德慧也受益良多。因為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長的留學生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大家在一起相互配合,能夠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相比之下,中國人較謙虛、含蓄。表現在科研中,國外的學生喜歡在課堂上踴躍發言、參與討論,提出的問題也很直接,喜歡追溯問題的根源。而國內學生多習慣于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缺乏深入思考,學到的知識比較平面化,等到真正去解決問題的時候,才發現存在很多疑問,需要一一去查書確認。
博士畢業之后,想換個國家做博士后。李德慧仍準備漫步于留學旅途中。
【留學使人換種方式思考問題】相關文章:
鄭路換種方式會更好教學心得02-11
法國留學匯款方式03-17
有關自我介紹的四種方式01-02
留學低齡化何嘗不是種極端02-17
換宿舍申請書03-08
換科室申請書10-19
換宿舍申請書05-17
換專業申請書03-12
換宿舍的申請書08-17
換座位檢討書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