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考研基地的介紹
考研基地的興起
有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從學生一進校就開始動員考研,學校的教學管理還為考研學生開綠燈,比如不上與考研無關的課程等。據統計,有的高校一些冷門專業,考研的學生達到80%以上。考研確實可以提高這些學校的就業率——考研學生計算在就業中,也為學生改變學校身份、提升學歷,提供了一條路徑,可是,大學教學完全圍繞著考研轉,實質把大學變為高五,把考研變為第二次高考。學生們圍繞考研科目學習,并沒有接受系統的大學教育,他們只有考研華山一條道,如果失敗,根本就不具備就業競爭力。嚴格說來,這樣的學校本科教育是空心化的。其三,學歷社會依舊存在,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看重求職者的學歷,報考高校自身在內也是如此。據報道,在十年前,一些211部屬高校碩士就可以當教師;后來,高校教師門檻大幅提高,不僅僅部屬高校招聘教師只要全日制博士生,而且一些高校還要查三代,要求應聘者必須是本科加名校。從去年開始,包括獨立學院在內的民辦高校,招聘教師也必須是博士生。這引導部分考生盲目選擇考研——考研并沒有分析自身的個性、能力,有詳細的學業和職業發展規劃,而只是為了一紙文憑。
急需解決的是質量問題
以上這些原因,有很多是非理性的,大多是教育之外的功利考量,也是造成研究生教育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要讓考研回歸理性,在輔導專家看來,首先,需要研究生教育回歸理性,改革研究生培養機制,尤其是研究生招考制度。當前不少大學追求高大全,重視學校的規模發展,這是十分急功近利的,我國高等教育已經走過數量時代,當前急需解決的是質量問題,如果質量問題不解決,研究生教育將陷入困境。要讓研究生教育回歸理性,關鍵還在于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切實建立研究生導師制,目前導師不導的情況頗為普遍,具體包括在研究生招生時沒有自主權,在培養過程中,所學課程、所達到要求,完全由學校決定,由于導師無法用自己的教育聲譽和學術聲譽來保障學生的培養質量,所以導師和研究生的關系也發生變異,有的甚至出現激烈的沖突。
【考研基地的介紹】相關文章:
考研介紹信02-13
考研自我介紹02-14
考研自我介紹02-16
考研英文自我介紹06-20
[經典]考研復試自我介紹07-25
考研面試自我介紹【精選】12-18
考研復試的自我介紹10-16
關于考研自我介紹01-19
考研日語自我介紹02-10
考研英語自我介紹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