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子信息工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工作了許久,你還記得當初的目標嗎?該好好規劃一下自己接下來的職業發展道路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職業規劃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子信息工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自我認知
巴斯德說:“立志、工作、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人的一生有多少的時間是用來工作的呢?答案不言而喻。從我們背起書包步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是在為將來找到一份適合自己,能夠實現自己自身價值的工作崗位而努力。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大學生,卻為了學習而學習,忘記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而投身錯誤的工作崗位,多走了許多彎路。所以,我們應該加強自我認知意識,對自己得人生做出合理規劃,步步為營,一步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這樣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所包含的是我對未來的發展,也是促進我理想實現的催化劑。進行一份有效的規劃,不僅可以在時間上減少浪費,還可以加快自己在職業生涯的前進步伐。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對自己所學專業有所認知,對自己性格喜好有所了解,應該明確自己的目標。因此,我為自己擬定了一份職業生涯規劃,對自己的人生做出規劃。下面是我對自己各方面的認知總結:
優點:善于思考;理解能力,總結能力,模仿能力強,善于學習;待人和善,助人為樂,樂于拿出自己的發現與他人分享;做事嚴謹,喜歡準備充分。
缺點:做事毅力不強,缺乏恒心,缺乏自制力;情緒容易受影響,經常做事時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缺乏自信心,容易舉棋不定;缺乏冒險精神。
喜好:我性格內向,喜歡安靜,喜歡有個人空間;愛好音樂,運動;喜歡交性格溫柔善良的朋友,不喜歡功利物質的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守則是相互尊重。
霍蘭德的職業性向理論認為,人格是決定一個人選擇何種職業的另一重要因素。他將勞動者分為六種類型:即實際性向、調研性向、藝術性向、社會性向、企業性向和常規性向,與此對應,他將職業也分為六種類型。根據課堂心理測試,我應該屬于調研型。
美國職業心理學家霍蘭德( Holland)創立的人格類型理論對人才測評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人格和職業的關系方面,霍蘭德提出了一系列假設:①在現實的文化中,可以將人的人格分為六種類型:實際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與傳統型。每一特定類型人格的人,便會對相應職業類型中的工作或學習感興趣;②環境也可區分為上述六種類型;③人們尋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與價值觀的職業環境;④個人的行為取決于個體的人格和所處的環境特征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上述理論假設的基礎上,霍蘭德提出了人格類型與職業類型模式。不同類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環境,例如“實際型”的人需要實際型的環境或職業,因為這種環境或職業才能給予其所需要的機會與獎勵,這種情況即稱為“和諧”(congruence)。類型與環境不和諧,則該環境或職業無法提供個人的能力與興趣所需的機會與獎勵。霍蘭德在其所著的《職業決策》一書中描述了六種人格類型的相應職業。
實際型(Realistic):基本的人格傾向是,喜歡有規則的具體勞動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適應社會性質的職業。具有這種類型人格的人其典型的職業包括技能性職業(如一般勞工、技工、修理工、農民等)和技術性職業(如制圖員、機械裝配工等).
研究型(Investigative):具有聰明、理性、好奇、精確、批評等人格特征,喜歡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獨立的定向任務這類研究性質的職業,但缺乏領導才能。其典型的職業以通過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認識這些東西,并能夠應用更先進的技術進行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
該專業是前沿學科,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及人們日常生活等都與電子信息技術有著緊密的聯系。全國各地從事電子技術產品的生產、開發、銷售和應用的企事業單位很多.,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這樣的企事業單位會越來越多。為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培養一大批具有大專層次學歷,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適應現代電子技術發展的要求,從事企事業單位與本專業相關的產品及設備的生產、安裝調試、運行維護、銷售及售后服務、新產品技術開發等應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客觀需要,市場對該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為此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人才有著廣泛的就業前景。
2、電子信息涉及的領域
電子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電子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信息通訊技術(電信技術)專業則涉及信息的通訊、中轉和加工處理,其中信息通訊必須用到無線電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重要領域有數字信息處理、電子和光信息技術、高頻技術和通訊網絡等。基于數字信息處理技術(數字技術)的重要性,電子計算機和電腦程序起了主導作用。自動化技術專業講述過程控制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包括所需的硬件和軟件的制作和使用。自動化技術和傳導技術的問題的解決以系統理論和調節技術、測量技術、過程控制電腦和通訊技術等方法的運用為前提。微電子技術專業對于上述三個專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以上領域的經濟和技術開發倚賴于電路板、半導體元件和高復性集成轉換電路等內容的運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既涉及電子元件的物理技術基礎知識,還有電子元件的系統應用知識。除了著眼于工業技術,計算機支持的設計方式和模擬技術也起著重要作用。
3、就業方向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深入,各行業大都需要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目前就業的渠道主要有:網絡軟件的開發與設計,網絡設備的研發,電子信息產品的設計,通信網絡的維護與管理,信息系統集成等。學生畢業后可以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比如,做電子工程師,設計開發一些電子、通信器件;做軟件工程師,設計開發與硬件相關的各種軟件;做項目主管,策劃一些大的系統,這對經驗、知識要求很高;還可以繼續進修成為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等。
4、總結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著各自的光鮮和灰暗,只是行外的人不了解。對于即將邁入社會我們,我們不可以只看到行業光鮮靚麗的外表,而忽視背后拖起它成長的艱難,兩種極端的落差當然巨大,從這樣的角度去觀察,顯然有違客觀。可以說電子信息工程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學科,是不能隨意輕視任何一門課程。干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它,就要對它有始有終。人生的際遇,我們無法估計,但人生的軌跡我們可以設計。計劃固然好,但重要的是在于實踐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標,只說不做到頭來都是一場空。然而,現實是多變的,定出的目標、計劃,隨時都可能會遭遇問題,需要有清醒的頭腦。社會上成功者少,平庸者多,原因無它,平庸者何嘗未曾努力,只不過碰過幾回壁,就輕易承認自己不行了,而成功者總是一次又一次地闖過難關。在以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更需要堅定不移,厚積薄發。“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三.職業決策
1.學校環境分析:長春工程學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60年辦學歷史的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長春建筑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的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文、理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隸屬于吉林省人民政府。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勘查與測繪工程學院、建筑與設計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外語學院、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教學部、體育教學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繼續教育學院和國防教育學院等17個教學單位。設有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程管理等42個本科專業和11個專科專業。
在長期辦學歷程中,學校不斷傳承篤行務實、艱苦奮斗、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的光榮傳統,發揚“重教崇實、和諧創新”的優良校風,始終將人才培養質量視為辦學的生命線;始終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終堅持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培養為主線,積極推進各項教學建設與改革,專心致力于培養“安心基層、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和贊譽。近年來,學校招生就業工作一直高居吉林省省屬高校的前列
2.社會環境分析: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中的重要角色。經濟發展有強勁的勢頭,加入WTO后,會有大批的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企業也將走出國門。目前社會對于通信類人才需要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我國的通信技術還不是很先進的情況下,具有一定能力的高水平畢業生一定會得到企業的青睞。所以說在校加強通信方面的專業知識學習,會在就業時有一定的專業優勢。
3.職業環境分析:二十一世紀進入信息時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信息產業已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人們對電子產品的要求高,首先是產品的質量好,服務到位。所以在電器銷售行業,取得消費者的信任是至關重要的,當今沒有多少企業是在真正的做“服務”,從營銷觀念的角度出發,連市場營銷的觀念沒有達到,當今電器產品營銷服務人才的機會很多。(電子產品檢測與營銷)當今的消費者有關電子的消費知識在增長,挑選的余地也很大,僅僅能說會道、熱情周到的服務已遠遠不能如早期一樣獲得消費者的信任。應該如何進行市場的開拓,培養重視的客戶?所以,將專業知識與營銷技巧結合,成為我的選擇。
4.決策理由(用SWOT分析)
⑴.內部環境因素:
優勢因素(S)——有自信且有一定的領導能力
目標明確,積極進取
做事仔細認真,踏實勤奮,追求完美
組織協調能力強,綜合素質高
對人熱情,開朗,人際關系良好
弱勢因素(W)——做事容易急躁,不夠沉穩
毅力不夠堅定,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但是不容易堅持到最后
英語口語能力不足,不能夠將英語運用到生活中,無法用英語與人溝通
邏輯思維性不強
缺乏刻苦的鉆研精神
⑵.外部環境因素
機會因素(O)——專業前景好
專業技術性人才緊缺,需求量大
專業要求高
行業正處于發展階段,形勢走俏
威脅因素(T)——該行業既要有專業技術,有要有經驗
學習該專業的人越來越多,機會越來越少
本科生畢業只具備既基礎只是,需要繼續深造
總結:總體上來說,自己還需要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面繼續深入學習,掌握好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填補對專業領域的空白,在畢業前,要達到就業需要的基本要求。經驗也是必須的,在寒暑假或者雙休日的空閑時間,應該走向社會,提前接觸專業領域,在實踐中學習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和經驗。當然,還要保持好自身的優勢,抓住機會。
四.計劃與路徑
短期:
成為電子信息專業的優秀畢業生
1、暑假:機動車駕駛證。
2、7月-12月:電子專業英語強化并通過英語四級;
3、9月-10月:參加普通話培訓業測試并取得好的等級。
4、11月起:電器銷售公司實習。
中期(畢業后五年計劃):
從優秀的銷售服務人員成為銷售經理
1、虛心學習、堅持不懈。
2、拓展并維持積累的客戶。
3、帶領團隊開拓市場并不斷創新。
長期:
成為銷售副總
協助總經理發展整個公司(內部管理、售后服務、顧客群培養)。
五,自我監控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以我將根據實施的情況及突發情況進行及時地評估與整。
(1)評估時間;
正常情況下,每年年底評估調整一次。
(2)評估內容:
a)假如我一直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電器產品銷售人員,我將從事電器產品的銷售服務,如:產品維修。
b)假如我表現出色,取得良好業績且為企業創造了豐厚利潤卻得不到提拔,我將在自薦無果的情況下選擇新的單位
c)假如家庭出現意外且不得不做出唯一選擇時我將先選擇家庭后選擇事業。
六.結束語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做出詳盡的計劃,如果不去實施,那么目標不可能實現;做出詳盡的計劃,如果中途放棄,那么目標也不可能實現;做出詳盡的計劃,如果不能經受失敗的打擊,那么目標同樣不可能實現。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
工作就是登堂入室的旅途。走的越遠,這條路也就越清晰。未來不可預知,就好好把握現在。“在這旅途的盡頭就有個成功在等待著,來慶祝你努力的結果。”——巴斯德
【電子信息工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關文章: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書12-13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書范文09-02
工程管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02-26
工程造價職業生涯規劃02-19
工程師的職業生涯規劃02-18
水利工程職業生涯規劃11-27
工程造價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02-24
土木工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06-20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06-07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