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學生職業規劃模板4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你是否每天忙碌,但成果有限,寫一份職業規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那么做職業規劃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職業規劃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1
啟蒙期的“職業規劃”意識
一個招聘會上,有位女大學生看見不少應聘的同伴在排隊,于是趕緊上去卡位。直到快接近終點,才想起來問:“咦,這是什么公司啊,這么多女生排隊?”同伴回答“這是廁所。”
這并非一個笑話,而是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
“現在不少大學畢業生,就業相當盲目,只知道遞簡歷,連自己計劃投身的公司、行業都缺乏最基本的認識。我們去參加招聘會,很多學生一見面就會問,‘你們公司做什么的?’同樣的問題,一天要重復至少20多遍。”一家知名企業的H R曾向記者表示。往往這個時候,他不知道是該替學生著急,還是應該感到悲哀。有些學生的資質真的很好,但提到對行業及應聘職位的認知度時,就相當貧乏。“他們很優秀,但不是我們要找的人才。”
在招聘市場,這種現象相當普遍。譬如今年初的第一屆廣州動漫、設計人才推介會,招聘單位號稱“有合適的人,來多少要多少”。然而有參與推介會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來參會的很大一部分學生連最起碼的行業崗位劃分、應該具備的技能都不甚了了,對薪酬標準的認知更是連入門的`水平都不到。“有熱情是好的,有創意也是好的,但沒有最基礎的應用技能將其轉化為作品,都等于零。企業不會雇傭只會天天做夢的人。”
“中國的大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這是一個從小、從選擇大學開始就應該著手的規劃,以便在大學畢業后,有明確的就業方向和認知。但在中國,大家對職業生涯規劃這一認知還處在啟蒙階段。”萬寶盛華(中國)華南區區域總監廖繼斌表示。
歐美學生的職業規劃
中國大學生習慣在大三之后才開始考慮找工作的事。網絡上曾有人發帖總結中國大學生四年生活:第一年適應期瘋狂玩,第二年成長期拍拖,第三年學習期考試,第四年畢業期找工作。
再看一看其它國家的大學生是怎么提前備戰的。
在美國,一個高中生畢業后,會花費一筆價格不菲的費用去找職業發展中心做職業生涯規劃測評和綜合信息的了解,評估自己的興趣點在哪里,未來可能選擇什么行業,這些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大學和專業能更接近目標。在了解了自己之后,利用大學生涯著重了解社會確認未來方向。
廖繼斌表示,理想和社會是有差異的。歐美學生在制定了職業規劃后,大一期間對為什么讀這所大學和這個專業已經有充足和清晰的答案。而在大一至大三期間,除了日常的大學學習之外,會盡可能地通過實習活動了解未來計劃從事行業的背景,自學這個行業的專業知識并考取相關證書,從而為自己四年后的擇業做好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準備。“其實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會對自己和未來所要從事的行業有更多認知,也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制定出多個方向、多個方案,比如最優選擇是什么、第二選擇是什么、第三選擇是什么,相當明確。”
而相較而言,中國大學生缺乏職業規劃,就業標準是一個好的公司、一份好薪水的工作。但往往好的公司并不一定適合他或令他喜歡,而大學期間又浪費了準備時間。所以,畢業后無論是專業理論還是工作經驗,都缺乏競爭力,只能淪為被動就業的狀況。
廖繼斌說,曾經有一個西安交大的畢業生令他印象深刻。這位學生大一時就給自己樹立了明確目標———做H R,并考慮要進什么類型的公司。在大學生四年時間里,除了生活和學習,他不斷培養H R方面的知識,并與校外的師兄師姐了解公司內的運作和文化、銷售系統,創造機會實習。在此期間,他進一步確定了自己未來做H R的決定。
雖然畢業后他的第一份工作不是HR,但他很堅定自己的選擇,在那個公司的三年中,他仍然做了很多準備,不斷假設如果自己是H R應該怎么做,同時觀察HR部門怎么做。在這家全球500強公司的第五年,他最終有機會做了H R經理。他老板給他的評價是,一年時間的業績就相當于別人的三年。本報記者 田愛麗 實習生 葉華
◎ 不奢望太?
“我個人建議大學生對第一份工作期望不要很高。”廖繼斌說,第一份工作的目的最主要是了解社會運作,社會是一個機器,有什么零部件要了解清楚;同時鍛煉好自己的技能,比如與人溝通、團隊協作、解決問題、創新思維和工作責任感。
此外還要轉變觀念。很多人都希望去一線城市、大公司,不去民營或國營企業。但事實上,現在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地區是在二線城市,如成都、西安、青島等地。其次,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處,小公司也有自己的好處。大公司有很完善的系統,對人的培養也有完整性,但也由于他們分得比較細,對人的培養相對單一,“一個蘿卜一個坑”。小公司雖然沒有好的系統,但它對人解決問題和溝通能力的塑造是非常強的。
◎ 不輕易跳槽
廖繼斌表示,了解一個公司的運作,至少要3至5年。而如果培養一個人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讓自己在一個部門有充分時間去展示對組織和團隊的貢獻,也需要3到5年。
“我們不希望看到太頻繁的跳槽,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沒有想清楚原因,就是為了跳槽而跳槽,其在職業品牌塑造就比其他人遜色很多。”作為企業的管理者,非常期望看到員工有一定忠誠度。企業高層更欣賞能夠跟公司共患難的群體,一個企業的發展也會使員工有不同的經歷。大學畢業生在一個單位能夠經歷持久一點,對其人生的塑造或看法也有一個比較正面的基礎。
“半年內表現出自己的價值,我覺得很難。三年最起碼。”短于這個期限,雇主很難看出其價值。
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2
當一個人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她就是選擇了奉獻,她的職業生涯就意味著奮進。
當一個人樹立了人生追求的目標, 她也就樹立了遠大的理想。
當一個人確定了人生的理想,她也就確定了航行的方向,她對理想的不斷追求正是她生命價值所在。
1、職業規劃之自我分析
我20xx年北京教育學院教育管理專業畢業并拿到了教育學學位,有著一定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技能。工作6年,主要從事語文教學,并擔當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語文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水平,曾系統的學習過心理學,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析學生心理,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有愛心,對學生友好、親切,有耐心。愛崗敬業,有上進心,能以身作則。性格開朗,心胸開闊,不計較個人得失,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中文出身,喜歡中外古典文學,有一定的修養和內涵。
2、定職業目標:
通過自身努力使自己成為語文學科的骨干,樹立個人品牌,最終成長為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語文教師。
3、規劃、發展階段:
近期目標:
一年內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
兩年內在語文學科領域里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成為本校語文教學骨干。
三年內爭取成為校五級星級教師、五星級和十佳班主任。
遠期目標:
五年內努力使自己成為區級語文骨干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4、具體措施:
加強學習,提高素養。
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用書,來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適應教育形式的發展。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寫反思日記來促進自己的發展。
堅持聽課,抓住向優秀教師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豐富教育教學形式,以適應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
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掌握學生的認知特點,消除老師與低齡學生的代溝。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極參加學校教科研活動,主動承擔研究課,虛心學 習,刻苦鉆研教材,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勤于筆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加強實踐,積累經驗。
主動上研究課,主動請同事、領導、教研員來聽課、評課,以盡快提高教學水平。
結合我班的孩子的特點,對學校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實踐。
每周進行總結及深刻的反思。總結經驗,查找不足,針對查擺出的問題對教育教學進行修整。
針對我班學生的個性差異,尋找個性與共性的結合點,實現教育教學的整體化與個性化。
發揮特長,樹立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
作為中文專業的教師,培養班級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形成良好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利用自身優勢,加強雙語教學實踐,培養學生英漢語口語交際的能力。生命的價值在于永無止境的追求,我要在追求中奮進,在追求中發展,在追求中超越。
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3
懷揣著夢想做事
今年22歲的孫同學是四川大學金融工程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目前就職于西安一家很不錯的信托公司,年薪幾十萬。提及找工作,孫同學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困難,他認為自己一直是按照自己的規劃在尋找人生的方向,對于目前這個讓很多畢業生羨慕的工作,孫同學認為這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
他告訴記者,大一入學他就積極投身于學生會,參加各種比賽,比如挑戰杯商業策劃大賽等,充實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大二大三,孫同學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實現個人的興趣愛好上。他說道:“能夠有一種東西一直讓自己喜歡不容易,將這種興趣愛好得到最大的發展也是我的人生規劃的一部分。”于是,他和朋友組隊騎車去上海參加了世博會,去西藏、貢嘎山、牛背山露營。
大四期間,他不停的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并找到了自己的職業落腳點,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信托人。雖然現在的工作強度很大,有時也難免會覺得辛苦,但他覺得年輕,應該做一些有挑戰性的工作,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更何況,懷揣著夢想做事,就算再辛苦也值得呀!”他坦然地說道。
畢業回老家是唯一出路
相比孫同學而言,同樣是四川大學20xx年畢業的劉同學,他的就業之路就走的十分坎坷。劉同學家住重慶,今年23歲,就讀于川大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剛進大學的他,一直認為畢業離自己還太遠,于是,一有時間就看小說,不去上課,一天24小時,差不多有18個小時都在看小說,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四年。
由于經常性的缺課,導致他臨近畢業都還有一門考試沒過,對于是否能夠如期畢業,劉同學顯得有些擔憂。3、4月份,很多的同學開始奔赴各種招聘會,而他因為擔心自己可能拿不了畢業證,又害怕沒有企業能夠看中自己,于是就干脆放棄了找工作,繼續沉迷于看小說,以消極逃避的方式來面對畢業現實。
6月份,班上的`很多同學都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工作,劉同學顯得有點著急,于是抱著一種試一試的心態,毫無準備的他胡亂的投了幾份簡歷,目前還沒有回音,他的工作也遲遲沒有著落。對于自己目前的狀況,劉同學很后悔當初沒有珍惜好自己的大學時光,沒有提前為自己的就業做準備,“如果畢業之后還是沒有找到工作,那就只有回老家了,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順利畢業。”劉同學無奈地說道。
點評
“當代大學生一定要轉變觀念,要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要思考社會需要什么人才和自己的求職目標是什么,提前做好職業規劃尤為重要。”四川師范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莊開明說道。據介紹,很多的大學從學生進校開始,就開設了一些職業規劃課程和講座,但是很多的學生不積極主動配合學校的教學模式,在進入大學之后,對學習就變得很松懈、不重視。
同時,很多的大學生對于職業規劃的認識很表面,不夠透徹,總覺得才進入大學,就業找工作離自己都還太遠,不去規劃自己的就業方向和求職目標。作為大學生,一定要轉變對于職業規劃觀念的認識,充分利用在校時間完成好學業目標,同時不斷提升各方面的職業能力,盡早的為就業做準備。
此外,莊開明強調,作為家長也應該對社會有一個正確而全面的認識,從而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增強孩子的獨立思維能力和決策能力。讓孩子自己主動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而不要強加太多家長的愿望于孩子的就業。
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4
重新定位
穎兒:我以為自己很喜歡也很適合做人力資源管理,但直到后來發布職業資料時,我才逐漸意識到自己對財務管理更感興趣,尤其對國際財務管理師的興趣濃厚。
啦啦:我的專業取向偏向物流管理,但在各組發布信息和問答環節時,我發現原來我對市場營銷及策劃更感興趣。之后,我堅定了等大二時選擇市場營銷專業的想法,而且現在學習基礎課帶勁多了。
想象與現實
大米:看了很多資料才知道,原來要做好營養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許人們只看到職業最光鮮的一面,往往忽略了人們為之付出的努力。
阿咪:我找到了我最感興趣的廣告策劃人的很多資料,最深的感受就是覺得與我想像中的相差甚遠。我覺得我們在選擇職業時一定要盡可能地深入了解,盲目的選擇是會后悔的。
我的生涯我做主
自我探索和職業探索之后,需要經歷一個決策過程。為了讓這一站的旅程同樣有趣有益,助理們撓破了頭。助理趙浩洲和徐璐(20xx級10班)發現,理性的決策模式其實很容易理解,但因為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風格不同,不是很多人面對選擇都會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仔細加以權衡。
地上貼著一個大大的六邊形,內部線條縱橫交錯,從起點開始,可以選擇邁向任何一個交叉點來代表要走的每一步,一直要走到目標小旗的頂點。“蚊子”從小組中站起身,走到大家面前。站在起點上,向前跨出一步說:“從現在起調整自己的心態,考好期末考試。”眼神看起來十分堅定。
又邁出一步說:“下學期要成為一名外教助理。”
下一步:“考過四、六級。”
再下一步:“畢業前取得CCTV英語演講賽的名次。”
最后:“成為專職的同聲傳譯員。”
同組的伙伴臉上都充滿欣喜,所有的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蚊子”寫下了當時的感想:“巧巧”把終點定為做一名空姐,這看起來與我們所學毫無關系。可她那么熱愛,從起點一步一步走到了終點,并且每一步都很踏實,那么最終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小馬嘿”,經過反復學習專業、拓寬知識面最終的目標是考研,這在許多成員是作為中間的一步。也許,在他的心目中,就是想要一個短期的規劃,一個看得見的目的地,從而更有動力去實現它。我想,我也應該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也許沒有選到最近的路,也許我們的選擇會遭遇困難,但看著其他成員一步一步向前走,自己也一步一步地邊走邊明確要走的路,知道了自己要做些什么,心里很踏實。
擁抱在一起飛翔
最后一站,旅程即將結束,我們整理各自的收獲,落實如何采取具體行動,好好地經營大學生活,并飽含激情地投入其中。
成功不是盲目取得的,向已經做出成績的人了解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有助于我們吸取間接經驗,少走彎路。為此,我為成員推薦了幾位學長作為采訪對象:付聿(20xx級市場營銷專業,成功創業型)、廖顯(20xx級市場營銷專業,成功就業型)、徐潞(20xx級電子商務專業,出國型)和宋新竹(20xx級財務管理專業,出國型)。到了最后一次聚會,成員首先分享他們采訪學長的心得。
“幸福白羊”激動地說:“廖顯讓我重拾了信心。從他的談話中,我才知道他現在拿到多家知名公司offer的驕人成果是怎么得來的。他是踏踏實實走過來的。他現在擁有的很多專業知識是平時泡圖書館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他說‘只要儲備了足夠的知識,并且在假期找工作鍛煉,就可以不斷地提高自己’。他的路正是我打算走的,只是我曾懷疑自己的能力,想刻苦努力卻又經常患得患失,過分擔心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得到想要的結果。現在,我從他的身上得到了力量,終于把自信找回來了!”
“大米”一口氣說了一大串:“我從付聿那里學到了很多:首先要明確自己想要的生活軌跡。我很欣賞他說的‘如果想走父母走過的老路,就聽從他們的,如果想超過父母,就需要有自己的主見’;‘興趣不僅是消遣,有時可能成為謀生的手段’,我想我可以因為喜歡韓語和茶道,想辦法開始自己的事業,創辦全職太太培訓學校,改變人們對經營婚姻事業的看法……”她大膽的想法引來大家熱烈的掌聲。
“穎兒”說:“兩位學姐說從開始打算出國時,就下功夫準備一切,在網上收集資料、考GRE等。這些都是些細致費力的活,而她們已經一絲不茍地做完了。我覺得自己最要學習的就是說做就做的果斷。跟她們談話,讓我也有一種想出國深造的沖動。是否真的開始行動,我想在即將到來的寒假中,綜合了解各種因素,給自己一個答案。”
看到“幸福白”自信飛揚的笑臉,聽到很多成員認真說出學長講的話,我深深地感到同輩中榜樣的力量。相同的環境、相近的年齡、彼此相通的心靈,讓學長四年歷練得到的經驗和智慧在同輩中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他們如同領飛的大雁,引領后來者不斷前進。
所有參與者圍成一個大圈,分享在整個旅程中自己的歷程。每個人都真誠地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我驚訝地發現,一直很少發言的人是如此飽含感情;看似平靜的面容背后,也蘊含著一個個深刻的認識轉變。如此不同的一群人,通過短暫的五次課都融入到了這個團體中,將心比心、傾訴衷腸。
一直沒有在大班中講過話的“楓葉”開口了:“培訓讓我收獲了很多,我的目標仍然是成為一名企業家,但不同的是我現在懂得了怎樣把目標分成不同的階段來執行。大三了,以前像無頭蒼蠅一樣,打游戲、聚餐、睡覺。大二時醒悟了,我連續干了17個通宵,結果期末考試全班第一名。后來心里動搖,獲得的又失去了。這學期我每天6:50晨跑,7:20回寢室沖冷水澡,從入學到現在從來沒進過公共浴室……”“楓葉”的話引來一片驚嘆聲。“看著大一的同學,我發現自己錯過了很多,馬上要畢業了,無法向社會交滿意的答卷,在剩下的大學時間里,我一定要抓緊時間充實自己。”
“琪夢C37”說:“我想做銀行客戶經理。以后雖然不一定真能做成,但無論成敗,我都要鍛煉自己的意志,努力堅持。”
“翠翠”緩緩地說:“我有什么想法都習慣于放在心里。現在覺得,分享內心的.東西,可以讓人變得輕松,在很多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感覺很好。從現在起,要從小事著手鍛煉自己。在這里,我學到了與人交往要多溝通,多交流。”
“臨兵計者”說:“我來自農村,家庭需要我去改變現狀。雖然我用1000元買下‘成立慈善機構救助他人’,當時心里還是有一點酸,因為‘自身難保’嘛”!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現在我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今的獨善其身其實就是為了將來的兼濟天下。而且,現在我也可以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我要開始建立自己的慈善網站,讓更多的人了解貧困線上的人們,做人們之間互助的橋梁。”
旅途中的加油站
燈熄了,每個人手中小小的蠟燭被一一點燃,映得整個活動室溫暖和諧。借著燭光,可以看到幸福在每位成員臉上跳躍。
站在墻上大大的飛鳥周圍,成員依次上前貼上自己手中的圓形卡片,上面寫著大學四年想要完成的事。然后轉過身,對著所有的成員大聲說:“我能行!”所有人響亮的齊聲回應:“你一定行!”一顆顆激動不已的心就這樣鉚足了勁,迫不及待地想要付諸行動。
“獨來獨往”在旅程最后已經完全融入到團體中,她寫道:我想,這樣的場景也許這一輩子只會有這么一次,但這一次給我們的激勵是很大的。若干年后,我們也許會在某些地方遇到某些挫折和困難,但我想,大家都會因為這一句“你一定行!”而挺過來的。每當回想起這一句話的時候,心里一定會是溫暖的,會感到有那么多人的鼓勵一直相伴,沒有什么困難是不能戰勝的。工作坊就像一個加油站,我知道我將有力量為自己贏得大二一年的時間。
這只貼滿了粉色卡片的淺藍色大飛鳥現在成了我辦公室墻上的獨特裝飾,我常會走到跟前仔細地品味成員們寫下的小字。我跟同學們一樣,也是探索旅程的受益者,我們得益于旅途中分享的每一個練習、每一次擁抱、每一滴淚水,因為心心相連,我們會一直彼此扶助、相互激勵、一起飛翔。
教師后記
在整個課程中,我們沒有反復講述究竟什么是生涯規劃,它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然而整個的探索旅程讓每一個參與者都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
我想,這次探索之旅是現實的一個縮影,在今后的人生中,還要不斷地走這樣的旅程。生涯規劃在不斷變化的人生中是一股力量,一種反思,一段調整,它讓我們從懵懂的狀態中盡快走出,讓我們不至于迷失,對機遇保持敏感,對生活充滿感恩。
我想最后以成員和助理的思考作為結語:
來自成員:
“阿咪”:我認為每五年都應當具體規劃一次,等到了大四結束,我會再做一次規劃,以后也要繼續。
“大米”:生涯規劃不僅僅在于定目標,更在于怎樣挖掘自身潛質,逐步實現自身價值的一個生命的過程。
“幸福白羊”:在自己的人生不同階段設定想要完成的事,還要制定出為達到目的所要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在整個生涯規劃的過程中都要貫穿一種自信。
來自助理:
“松松”:我覺得人人都有夢,但要想讓夢成為現實,就需要一個規劃,一個自己能夠做到,并愿意為之付出的規劃,它是一盞領路的燈,我想我正走在它照亮的路上。
“游游”:生涯規劃的結果不僅僅是找到目標之后的激情,更是激情過后的執行力和堅持力。在執行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評估修正,因此我們必須踏踏實實地去做。我們需要細致地做好每一步。從今天起,為目標收集一切有用的信息,在小環境中不斷地觀察大環境,評估自己,加以修正,直到實現自己的那一天,循環往復,樂此不疲……
“爽爽”:生涯規劃是建立在個人價值觀的基礎之上的,求的是一種心之所安、安身立命的境界。我認為生涯規劃是一個人必備的一種能力。人生充滿了變數,生涯規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不斷審視自身、調整自身的過程。
“思思”:生涯規劃不是僅指每個階段該做什么,而是要做什么;不是聚焦于生命的長度,而是生命的高度。
【大學生職業規劃】相關文章:
大學生職業規劃10-14
大學生職業規劃10-19
大學生職業規劃03-07
大學生考研職業規劃08-30
大學生職業規劃 范文11-13
(優秀)大學生職業規劃06-13
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書06-24
大學生涯與職業規劃09-15
大學生職業規劃范文11-22
護理大學生職業規劃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