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什么學了這么久英語卻說不出口
中國可謂是學習英語熱情最高的國家,每個學生至少要學習六年英語(從初一開始至高中畢業),而現在很多學生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這種兢兢業業、踏實上進的態度使得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能說上幾句英語。現在的80、90后都會說“How are you? ”“I am fine, and you? ”父輩們則會喊:“Long live Chairman Mao! ”除此之外呢?為什么我們學了這么多年英語,還是開不了口,動不了筆呢?
于是各路神仙紛紛出謀劃策,補習班應運而生,英語學習輔導手冊也鋪天蓋地。可是折騰了這么久,問題似乎也未能得到根本解決。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為什么隨便什么老外就能說上好幾種外語?而我們如此聰明的中國人卻還駕馭不了一門英語?難道是中國人的語言天賦比老外稍遜一籌?可是為什么中國人一旦去了外國,英語水平就突飛猛進呢?于是很多人就說答案是因為沒有語言的環境。
語言的環境對我們產生的最大的改變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就牽涉到語言背后的因素。語言就是人說的話,全世界的人都會說話,大家想表達的很多意思都是類似的。比如說大家都會說:我餓了,我要睡覺,我愛你之類。可是全世界的人又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在什么地方?在思維!思維決定了我們怎么說話,怎么用不同的句子表達同一種意思。為什么學了久的英語,說出來的話還是不地道呢?根本原因在于中英思維的不同。
中文是典型的動詞思維,我們平時在馬路上隨處可見的標語就可以看出這一點,比如:“搞好計劃生育,創建和諧社會”。而英語卻是名詞思維,以中英公式語為例:
禁止吸煙 No Smoking!
禁止亂扔垃圾 No Littering!
路上結冰 Icy Road!
小心觸電 Danger! High Voltage!
這一點在中英俗語里也很明顯,比如:中國人說“酒后吐真言”,而英國人卻說 “Truth lies at the bottom of decanter.”中文用動詞說明問題,英語卻是用狀態。
中文偏愛動詞,中國人的思維也是動詞化思維,所以在寫作中,即便掌握了各種語法知識,學生們寫出來的句子也是中式英語,那是因為無法跳出動詞式思維,變為名詞式思維。如何轉換思維,寫出地道的句子呢?新概念三冊,這本堪稱寫作葵花寶典的教材能給我們不少啟示。比如:
官員小心翼翼得把箱子檢查了一遍。
常見寫法:The officer checked/examined the case carefully.
新概念三冊:The officer went through the case with great care.
這種用with+N.來代替副詞的用法很常見,也很實用。比如:
她高興地打開生日禮物。
She happily opened her birthday present.
改為:She opened her birthday present with delight.
溫總理微笑著和病人們握手。
Premier Wen smilingly shook hands with the patients.
改為:Premier Wen shook hands with the patients with a smile.
這種想法很真實。
常見寫法:This idea is very true.
新概念三冊:There is a good deal of truth in this idea.
學生都知道There be結構,但是通常只用于指具體事物,例如:There is a boy beside the door.但是there be顯然還可以用于抽象概念,比如:
她的表情很痛苦。
Her facial expression is painful.
改為:There is much pain in her facial expression.
他深情地看著她。
He looked at her with affection.
改為:There was affection in the way he looked at her.
她使人們回憶起歷史上的巨型帆船。
常見寫法:She reminds us of the great ships of the past.
新概念三冊:She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the great ships of the past.
Serve as也很好用,會使句子顯得很正式,在新聞中很常見。學生們若能在寫作中加以運用,句子一下子就出彩了。比如:
《論語》這本書能指導我們的生活。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an guide our life.
改為: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an serve a guide in our life.
這場災難警醒我們要保護環境。
This disaster warns us that we shou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改為:This disaster serves as a warning to us that we shou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有了新概念的提醒,同學們在閱讀中多個心眼,就能發現不少地道的名詞化表達了,舉幾個例子:
The Wall Street suffered terribly after the outbreak of financial crisis.
The White House said the release of what it called “stolen cables” to several publications was a “reckless and dangerous action”.
This book is a careful study of the power struggle between the warring states.
The prospect of the collapse of the bipolar international system encouraged the nations all over to work together for a better world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新概念是學生了解地道英語的鑰匙,有了這把鑰匙,阻礙英語學習的大門就會打開,以后的學習之路雖不會暢通無阻,但至少也能免去不少阻力。最后,還是想說英語很重要,你會說嗎?English is important? 還是 Englis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為什么學了這么久英語卻說不出口】相關文章:
英語面試:巧妙回答“你為什么來這工作”11-14
為什么面試要帶照片02-20
《十萬個為什么》閱讀心得08-09
十萬個為什么閱讀心得12-28
為什么面試考場你會緊張01-07
面試時問你為什么會辭職12-15
面試如何回答“為什么想來我們公司?”12-24
TED英語演講稿:我們為什么要睡覺03-12
《十萬個為什么》心得體會12-30
為什么面試官要刻意刁難你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