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培訓充電千萬別掉入培訓機構的宣傳陷阱
“零基礎”、“無學歷”、“教學好”,現如今不少培訓機構打出眾多的招牌,甚至有的宣稱只要參加考試就能包過。面對著如此眾多的優厚條件,不少想要充電的職場人掏出了腰包。可是事情真的像培訓機構宣傳的那么美嗎?
無論是在門戶網站還是在街頭巷尾,培訓機構的廣告隨處可見。會計證、教師證、建造師證甚至是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只要是你需要的、想考的,培訓機構都能找到這類培訓課程。更有的為了爭搶生源而打出價格戰,面對著良莠不齊的培訓,你該如何避開陷阱,為自己選擇最適合的充電項目呢?
“名師”無證
職場人因為上班時間的限制,很少有空閑能坐下來仔細的看書。可想要升職的話,一些證書卻有必須有。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愁懷了不少的上班族,為了能用最短的時間達到目的,不少上班族選擇花錢接受“名師”的培訓。
一些培訓班為了吸引上班族的注意,甚至還專門開設了在職VIP班。收費不菲的培訓,宣稱的是“名師”授課,可真的交了錢上課后,所謂的專家和教授根本無影,前來教課的不是一般老師,就是不知名的教員,甚至還把沒有相應資質的人弄來充數。
兜售教材現象普遍
上班族們一般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對于培訓的教材方面都不會太計較。只要是考試切實能用的到的,即便是價格稍微貴一些也會忍痛購買。而這也催生了不少培訓班兜售教材的現象。一些培訓班強行要求學生購買他們準備的培訓資料。如果不買,在學生考試不及格時他們會以此推脫他們的.教學責任。
課程縮水要警惕
平時上班忙,偶爾缺一兩節課大家都是理解的。針對職場人的這一想法,培訓班們大動腦筋,在課程長度上做起了手腳。老師忙臨時請假幾次,就成了培訓班慣用的計量。假是請了,可是時間卻沒補上。本就不長的培訓,再少上幾節課,嚴重縮水的時間,肯定會對最后的考試產生影響。
“包過合同”要慎重
像是會計資格證還好一些,可是一些難度較大的專業考試,“包過”就成了特別誘人的條件。“包過協議”聽起來很正規,可實際上退款的條款卻非常的苛刻。像是學員“到課率95%以上、不遲(www.unjs.com)到早退、通過階段性測試”,這些條件看似簡單,實際上在職學員很難做到。像是上班族,平時加班應酬在所難免,缺席一兩次也是正常的事情。培訓班就會抓住你的把柄,以你到課率不足的理由拒絕退款。
/【職場培訓充電千萬別掉入培訓機構的宣傳陷阱】相關文章:
就業形勢嚴峻,充電需認準培訓機構10-19
職場--充電理性先行 職業規劃成培訓指導10-19
職場充電:培訓班費時費力 在線學習受追捧10-19
培訓機構實習總結07-07
白領棄旅游忙培訓充電10-18
培訓充電如何謹防被“下套”10-18
民辦培訓機構年度總結01-21
培訓機構策劃書06-16
培訓機構社會實踐報告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