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講學習比奉獻創業績”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講學習比奉獻創業績”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近來,我校開展了“講學習比奉獻創業績”活動,通過系統的學習使自己的思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講學習是我們極為重視,反復強調的一個重要問題,講學習,必須善于學習。沒有豐富的文化知識,盡管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任何時候都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實踐本領,善于在工作中開拓創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見解,這樣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實際工作效果結合起來,實現動機與效果的同意。要真正學有實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持之以恒。“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想真正學到一些東西,不僅要有虛心向學的態度,還必須有鐵杵磨針的精神。應該把一切可能利用、應該利用的時間真正用在學習上。二要注重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納細流,無以成江海。厚積薄發是做學問的基本道理。各種知識積得多了,才能融會貫通,得心應手。三要勤思善辨。初學的東西只是稻麥菽粟之類的原料,要使之成為甘醇的美酒必須經過充分地“發酵”、“過濾”。一方面,在當今若不注意“思辨”,往往會造成“消化不良”,不僅起不到提高素質的作用,甚至會使人誤入歧途。四要博專結合。在知識爆炸的當今時代,高新技術如潮涌來,各種知識相互關聯、滲透的程度愈來愈高,新的時期呼喚博專結合的“t”型人才。作為一名教師在學習上必須有意識地做到博專結合,唯其“博”,才能視野開闊,統攬全局,下好整盤棋;唯其“專”,才能高屋建瓴,見地深刻,工作有創意。五要學以致用。學習任何知識都應在“管用”上狠下功夫。緊密聯系實際是我學習中始終堅持的原則,針對實際工作需要去學,在工作中驗證、升華所學的東西,于做于學都有好處。比奉獻首先要明白奉獻是什么?奉獻是無私的給予,是真誠的付出,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魯迅的“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是奉獻;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也是奉獻。從中我們不難體會到,奉獻是一種精神境界和行為品質。講奉獻是一種精神,把無私奉獻作為人生的最大幸福。
奉獻是一種修養。名和利,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人生問題。
奉獻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說它容易,因為有時就是舉手之勞,人人都可以做到;說它困難,是因為它是一種覺悟,是一種境界,馬克思曾經這樣說過:“歷史認為那些專為公眾謀福利從而自己也高尚起來的人物是偉大的,使大多數人得到幸福的人,他自己也是最幸福的人。”如果說有什么好處,這就是最大的好處。每個教師都要在自己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講學習比奉獻創業績”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創文的心得體會模板02-03
創城志愿者的心得體會11-22
教師雙創心得體會05-01
講奉獻有作為心得體會04-16
教師奉獻心得體會02-05
創城志愿者的心得體會實用01-21
教師學習雙創心得體會03-31
業績檢討書06-09
業績保證書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