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
今天,應屆畢業生網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介紹在農村致富創業點子。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牛蛙養殖
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南湖生態園牛蛙養殖基地里,一只一斤多重的牛蛙,停留在竹竿上,正直視著遠方。
這種牛蛙由湖北農廣天地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引進于美國的一種優良牛蛙品種。經過精心的培育,牛蛙不斷的繁殖,農廣天地牛蛙養殖已經發展成為7000多畝的商品蛙養殖規模。
近年來,由于農廣天地美國牛蛙具有生長快、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等優點,成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其皮還可制革,牛蛙皮薄、柔軟、堅韌,是制造上等錢包的材料。更是生產皮帶、領帶、皮鞋、樂器、外科手術線的優良原料。蛙內臟可以藥用,蛙油可制作高級潤滑油。總之,牛蛙渾身都是寶。
特別在當今保護野生動物,維持生態平衡的號召下,為牛蛙銷路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農廣天地牛蛙養殖更成為國內養殖業最具發展前景的項目。
空白市場需求高:有旺盛的國內市場。在國內美國牛蛙已步入我國大中城市和城鎮的消費市場,需求量每年以25%的速度遞增。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商品牛蛙銷售一直看好,價格始終呈現堅挺的態勢,銷價每斤20-30元。特別是春節前后,牛蛙銷勢更旺,價格上揚,貨源緊缺。
技術門檻低:人工農廣天地牛蛙養殖條件要求低,養殖周期短,美國牛蛙具備生長快,產量高,易管理,既可家庭養殖,也可規模養殖。沒有經營限制,易于管理,城鄉男女均可從事養殖。
經營風險低:上門指導,上門建場,產品簽訂回收合同,可以放心養殖。
技術難度低:成熟的美國牛蛙養殖技術,簡單易學,人人能學會。養殖勞動強度低,技術成熟,易學易懂,不受文化成度高低限制,是一樁能長期從事的特種養殖致富項目,一次投資,常年受益。
資金投入低:不需要大量工人、設備投資,搭建養殖池即可開始飼養,最低投資僅千元即可起步。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淡水小龍蝦
淡水龍蝦是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的營養滋補食品,它日益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目前市場上價高俏銷。淡水龍蝦除營養豐富外,還具有四個特征:一是體大肥美。一般個體重100-200克,最大個體可達300克左右;二是生長快,產量高,當年放養當年即可收獲,每畝水面可產鮮蝦400公斤左右;三是適應性強。在水溫3-35℃之間均能生存;四 是食性雜。既吃動物性餌料,也吃人工配合餌料和腐殖質。因此,人工飼養淡水龍蝦前景廣闊。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養蛇
熊昌海帶動鄰里鄉親致富的事跡,在秭歸縣內廣為流傳。年初的經濟工作會上,他被表彰為全縣第三批“十佳”創業之星。登上領獎臺,熊昌海萬分激動。他表示,一定成功走出養殖與深加工結合的路子,把這個特種養殖產業做大做強。
“今年計劃養蛇1萬條,實現銷售收入100萬元。”熊昌海說。對于省級貧困村、全村僅707人的廟河來說,這是一個莫大的喜訊。可以預期,它將極大地推動青蛙、鵪鶉、仔雞等養殖業的發展。
但熊昌海的夢想,遠不止此。他拎起一個塑料袋,里面裝的全是輕薄如紙的蛇蛻。“這蛇蛻也是藥廠高價收購的產品。”除此之外,蛇膽、蛇油都是貴重的生物產品。
“今后,最大的愿望是能夠與大學或企業的科研機構合作,走深加工之路。”他侃侃而談,深加工的項目很多,可把蛇進行分割,蛇肉可加工成美味佳肴,蛇血、蛇膽、蛇鞭可制成酒藥,蛇皮可制成皮具及樂器,蛇油可制成高檔護膚品、化妝品,蛇清提取成抗毒藥。在熊昌海看來,蛇的全身都是寶,把蛇變成金,關鍵靠科技。
“深加工的前提是養殖規模要上來。”在熊昌海的計劃中,露天蛇場的規模至少要達到年養蛇5萬條。而現在只能養1萬多條。
為擴大養殖規模,他熱心收徒傳藝。沙鎮溪、兩河口、梅家河、茅坪等4個鄉鎮,正在他的指導下興建養蛇基地。
“今年,將注冊商標,找相關部門批準深加工手續。”熊昌海滿懷信心地說,只要敢想,一切愿望可以實現。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網箱養殖“長吻鯢”
提起“長吻鯢”這種生活在淡水的名貴經濟魚種,很多人只知道它肉質肥嫩鮮美、高蛋白低脂肪,卻不知道它也是水產養殖戶的“致富”法寶。中山橫欄鎮的水產養殖戶李樂迎,就用網箱在西江邊養殖“長吻鯢”,月入達2萬元。李樂迎介紹說,他在西江邊利用長、寬、深分別為6米、4米和3米規格的網箱養殖長吻鯢,1箱放養規格為1―2公斤/條的成品魚1500公斤,養殖約需3個月時間。養殖成熟后,“長吻鯢”可賣至56―64元/公斤,扣除成本每公斤利潤約為40元,1箱就可盈利6萬元,每月可收入2萬元。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養殖大鯢
“娃娃魚對環境要求高,但養起來不費力。只要掌握了關鍵技術,肯定賺大錢。”13日,竹溪縣匯灣鄉秦坪村村民李友志,一邊給仿生態池里的大鯢投食,一邊與前來參觀的游客聊著,很是得意。
李友志曾在江浙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一些創業資本。2009年底,他了解到養殖娃娃魚可致富的信息,立馬決定回鄉試試。他買來大鯢養殖技術方面的書籍,購回電腦上網查閱資料,又跑到鄰縣、鄰鄉考察取經。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春天,李友志請來泥瓦匠、鄰縣大鯢養殖“專家”,開始為娃娃魚建“生態家園”。
“養殖娃娃魚頭一兩年是不斷投入期。”李友志介紹,“截至前年底,已投入20余萬元。目前,喂養大鯢700余尾,最大的一尾有10多斤。”去年,他出售商品大鯢純收入達10萬余元。
創業初成的李友志,不忘帶動鄉鄰共同致富。在去年村級兩委換屆時,他高票當選為村委會主任。今年,他計劃組建秦坪大鯢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竹溪地處大巴山,境內山高林密,氣候溫潤,且自然水豐富。近年來,縣里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及優質水源,積極探索和引導農民養殖大鯢脫貧致富。該縣于1998年成立大鯢研究所,2004年人工繁殖孵化大鯢成功。
百花齊放春滿園。目前,像李友志這樣的大鯢養殖專業戶已超100戶,累計年產值達 2000余萬元。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養殖蟲子雞
蟲子雞可不一般,不僅雞肉營養鮮美,就連喂雞的黃粉蟲也渾身是寶。創辦養殖戶、合作社,帶動農戶,實行飼料、雞苗、疫苗統一配置。還可養殖山地雞、萬源黑雞等,營養價值高受顧客歡迎,銷路才不會差。據了解,一只萬源黑雞的純利潤在10元左右,如果養上2萬只,一年的收入就是20萬元,甚是可觀。農村發展養殖業要找準適合自己發展的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種養殖技術,確保產業的效益,才能達到增收的效果。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綠殼蛋雞
綠殼蛋雞的特征為“五黑一綠”,即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內臟,極具滋補價值,更為奇特的是所產蛋為綠色,蛋白濃厚、蛋黃呈桔紅色,含有大量的孵磷脂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為世界罕見珍禽,目前綠殼蛋市場售價每枚在1元-1。8元左右,商品雞40-60元/只,現國內存欄極少,正是搶先發展的好時機。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竹鼠養殖戶均獲利4萬元
近年來,柳城縣大力發展竹鼠養殖項目,現已初具規模,全縣1800戶農戶飼養種竹鼠4萬只,年出售商品竹鼠48萬只,年產值8256萬元,年利潤7056萬元,平均每個養殖戶獲利近4萬元。
竹鼠食性潔凈,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屬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食品,市場供不應求。竹鼠養殖飼料成本低、投資少、回報率高。每飼養一只母竹鼠,平均年產幼仔12只,飼養四個月后出欄,每只商品竹鼠平均體重2公斤左右,每公斤市場售價80多元,而每只商品竹鼠的飼料、人工、藥物等成本僅為25元左右,平均每飼養一只母竹鼠可獲利潤1800元左右,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該縣馬山鄉是養殖竹鼠最為集中的鄉鎮,成立了兩個竹鼠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種鼠發放及商品竹鼠統一回收、統一銷售,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經營模式,帶動農民發展竹鼠養殖。目前,該鄉共養殖種竹鼠2萬只,年出售商品竹鼠24萬只,年產值4128萬元,年利潤約為3528萬元,產值及利潤占了全縣的“半壁江山”。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發酵床養豬每頭增收節支50元
發酵床養豬技術具有節省用水,提高豬群抗病能力、豬肉品質及實現“零排放”等優點,是一種節本增收的養豬新技術。
據了解,豬圈里的生物發酵床是按比例一層層地填充稻殼、木糠、藥粉等混合干料,厚度達到80厘米以上。整個豬床七成是稻殼和木糠等干料填充物,三成是水泥地板,其他的設備跟傳統豬欄一樣。它的好處有三:一是實現零排放。通過給豬投喂配方菌物和在發酵床干料中按比例投放菌物后,發酵床微生物可以把生豬排泄到干料中的屎尿臭味消除,變常規養殖場里的臭氣熏天為無色無味無臭;二是減少人力水電等成本。每天豬圈里不再需要水沖洗,干料產生的熱度可以保持豬圈干燥和溫度需要;三是投入成本低。發酵床下的干料是每出欄一批生豬翻攪一次,一用3年。
貴港市通過實施發酵床養豬技術推廣示范,使仔豬成活率提高2-5個百分點,減少藥費超過八成,節水九成以上,每頭生豬可增收節支約50元。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余熱水養魚畝產5萬多斤
在來賓市,電廠產生的余熱水資源,被用來大力發展羅非魚、鯧魚等短平快水產養殖項目。
來賓電廠余熱水養殖場充分利用電廠排放的余熱水,通過流水化、高密度養殖淡水白鯧、羅非魚等暖水性魚類,年產鮮魚150萬斤以上,年產值650多萬元,平均單產每畝5萬多斤,是目前廣西規模最大、單產最高的溫流水養殖場,為保證柳州、來賓兩市的淡水白鯧和羅非魚供應起到了主渠道作用。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狐貍
近期河北蠡縣留史、肅寧、尚村市場藍狐銷售穩定,尤其90厘米以上毛絨密度大、毛質長4厘米以上的條子路相對較快,價格在450元/張左右;另外,毛質強、針毛齊的領子路藍狐也較快,但價格相對較低,85厘米的280元/張左右,條子路在420元/張,這就要求養殖場對藍狐要精養。養狐貍作為農村最賺錢的項目,已經幫助無數農民發財當上了老板。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北方林地閹雞
閹雞是我國南方民間的一種特殊的養雞方式,是將公雞和母雞去勢之后進行飼養。這種養殖方式在我國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其中閹母雞技術還只是在云南的少數彝族同胞中流傳。與普通笨雞(土雞)相比,去勢之后的雞肉沒有異味,并更加鮮香。農村掙錢項目。沒有去勢的雞,如果養殖周期短,雞肉的味道不夠香,飼養周期過長,雞肉的肉質又會變老,不易咬嚼,而閹雞需要經過六個月至一年的飼養,雞肉的味道不但香,而且它的肉質鮮嫩。閹雞在以清淡的烹飪方式加工,更能突出這種雞鮮嫩香的特點,堪稱雞中的極品,一直深受南方百姓青睞。
投資成本低,只需購買1—2日的雞雛,自己進行育雛并飼養。讓雞在自然環境中攝食,輔助飼料只使用玉米、麥麩、豆餅等糧食。經過六個月至一年的飼養就可獲得收益,閹母雞的價格一般在60—80元每公斤,市場前景及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黑山羊養殖收入每年翻一番
靈川縣靈川鎮民治村奉有才,于2006年投資7000元進行黑山羊雜交飼養,當年就獲利7000多元,一直到2009年,每年獲利翻一番。他說,是高額回報讓他信心倍增,不斷擴大規模,從原來的18只,發展到存欄110只。目前一直保持這個存欄量,今年上半年他出售種羊37只,收入3萬余元,預計全年收入可達5萬元以上。
近年來,靈川縣依托良好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積極推行種草圍欄圈養山羊模式。目前,全縣山羊飼養量4萬只,預計年出欄山羊2萬只,實現產值900萬元,山羊養殖戶平均增收5000元。
靈川縣原有養殖品種以本地山羊為主,體型小,生長速度慢,產肉率不高。該縣水產畜牧部門從外地引進南江黃羊、簡陽大耳羊、波爾山羊等良種公羊與本地母山羊進行雜交,提高肉羊的生長速度和個體重量。同時,該縣組織引導有一定經濟和技術實力的養殖戶引進良種母羊進行繁殖飼養,從整體上提高羊群的品質和生長速度。目前,全縣良種覆蓋率已達85%。
2016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水產庭院養殖投資少致富快
來賓市水產畜牧獸醫部門與婦聯、扶貧辦等有關部門聯合,推廣家庭“漁娘”庭院養殖模式,利用農戶房前屋后的空地建設漁池,養殖塘角魚、泥鰍等高效品種,增加農民收入。武宣縣三里鎮舊縣村一個屯就有15戶農戶通過家庭庭院養殖,每戶年增收3萬元以上。
龍州縣利用庭院養殖龜鱉的養殖戶已達438戶,養殖品種有三線閉殼龜、石龜、亞洲巨龜、鱷龜、左江鱉、山瑞鱉等。龜鱉養殖數量達7萬多只,年產量175噸,產值7000萬元以上,利潤達3000多萬元,養殖戶戶均產值15萬元以上,人均純收入2.2萬元。僅龍州鎮利民街85戶居民中,就有73戶從事庭院龜鱉養殖,占利民街總戶數的85.9%,龜鱉養殖收入占居民全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農村創業致富好點子】相關文章:
2016農村創業致富金點子推薦09-16
2017年農村創業致富點子大全10-10
農村創業致富項目金點子推薦02-21
小本創業致富好項目點子12-11
2016農村創業致富好項目12-30
農村致富,這些創業的點子就不容錯過02-24
2015年農村創業致富好項目推薦01-22
目前農村致富創業好項目有哪些12-01
農村怎樣創業致富01-29
夏天白手起家創業致富點子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