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不是趕早市的道理
作家張愛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出名若是晚了,快樂也要打折。
出名趁早,創業也要趁早。
出名難,創業也難,從某種意義來說,創業的難度可能更大,因為它不是一個人就能做的事,也不是一舉就能成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創業者都是像當年劉永好兄弟一樣,手里只有一兩千塊錢,然后魔術似的長到了現在的N個億。“白手起家”確實是創業的一種模式,但那只是一種,那個時代本來就是個一窮二白的時代,白手起家順理成章。
現在整個社會市場經濟已經漸漸成熟,財富已經相對集中,商業競爭也日趨激烈,再摸著石頭過河,嗆水的危險就大了。創業不再是個盲目的舉動。
“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婚嫁乃一個人的終身大事,尤其是對舊時的女性而言,嫁人那天就是決定她終身命運的一天,對于闖天下的男人來說,行業的選擇也是如此。
舊時武林中人,只要拜誰為師,終身就為其門徒,生死都交給他了。手藝人也將拜師學藝看得很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從開始打雜,到最后出師,算得上艱苦卓絕。一般也就從一而終了,很少改行,因而一個手藝人的命運絕對和行業的興衰息息相關。
學習一門知識必定要花費大量時間和心血,人生有限,不允許你經常改道。所以一開始選擇事業的切入點很重要,雖然任何行業都有成功的機會,但并非所有機會都是為你準備的,只有選擇最適合自己,又被社會所認同的目標,成功才更有保證。
到“寶潔”打工如到北大上學―――經歷也是一種資源曾經有媒體評論說,除了GE以外,寶潔是另外一個培育CEO和職業經理人的學校。近十年來,一屆又一屆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對寶潔趨之若鶩。每年中國寶潔都招聘大學生150人左右,而每年從“寶潔帝國”中走出去的人也在50人左右。
到一流的企業,不僅是為了一流的薪資,也是為了學到一流的本事,到寶潔打工,猶如到北大上學,具有相同的意義。
管理學家德魯克說:“那些典型的小企業沒有經驗,也沒有訓練。實際上,最成功的年輕企業家是在大企業組織中工作過5至8年的人……強大的能力是在你開創企業之前5至10年的管理經驗中取得的。如果你沒有,你就會在一些基本問題上犯錯誤。”
經歷也是一種資源,從大公司出來創業的人擁有一種“年齡資產”,他們有著在職業生涯中累積起來的環境優勢,受人尊敬的專業聲譽、經濟上的自由度以及行業中的“知情人”地位。
創業不是趕早市,去得早就可能撿個便宜。也許開始得早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允許你多犯錯誤,跌倒了還有時間爬起來。但換個角度想,既然跌倒是難免的,為什么不在人家的企業里去多跌幾次呢?把該跌的跤跌了,以后就走得順了。創業畢竟是一輩子的事。
【創業不是趕早市的道理】相關文章:
創業者創業前必須明白的22條道理01-03
我不是真正的創業者10-27
劉經綸:創業是挖機會而不是等機會01-09
關于道理的名言警句02-01
關于做人道理的名言06-24
蘊含人生道理的哲理名言12-12
關于講道理的名言12-04
做人的道理名人名言12-01
關于樸實的道理人生感悟名言01-31
經典至理名言,道理深刻給人啟發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