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選擇創業還是買房
春節時看了某房產公號的推送文章,一個女子在廣州創業開店,辛苦一年賺的錢不夠房產增值來得多。地產界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段子,北京人賣房到外國“洋插隊”,辛苦二三十年后回國定居,從外國賺到的錢剛好等于他幾十年前賣掉的舊居市價。這些事例或者段子傳遞的信息是做實業不如房地產投資來得錢多,這種導向的確讓人堪憂。與之相比,本地電視臺有一個公益宣傳廣告,視頻里男士終于攢夠首期買房,女士說,我們還是把首期的錢投入到你的創業計劃書里吧。
創業面臨巨大風險,地產投資長線持有一來有租金幫補“旱澇保收”,二來可等待房產增值,這個選擇不難做出,但創業背后的巨大風險,這個硬幣另一面則是巨大收益,像周星馳《食神》臺詞所謂,開分店,上市分拆再上市,一個字“掂”!某個地產段子說,北京幾千元一平方米時,各路大神如馬云和馬化騰正在創業道路上苦熬,當北京房價增值10倍或者20倍,創業大神已經身家暴漲到難以用倍數形容。當然大概率事件是創業失敗或者在“堅守還是放棄”中掙扎,像那位創業開店的女子,累積的經驗也是一種無形資產和財富,這次創業不成功,或許下次就可成功。地產段子所謂的那個“洋插隊”,在外國創業幾十年,領略別國風土人情與異域風情,這也是留在國內的同胞所羨慕不已,這段經歷也并非可以用錢可以衡量。
在一部外國影片,男主角專門購買公司來分拆重組,女主角質問他:“你既不創造,又不建設,你做了些什么?”這句話引起男主角深深思考他的人生,最后把一宗即將成交的分拆重組交易變成長線持有,拯救一個瀕臨破產的船廠。創業,無論是從事某一個行業的生產、制造或流通、零售,還是作為一個創作人創作一個作品出來,手里都會拿著實物或者IP(知識產權),產品在生產或銷售后產生價值,知識產權衍生出來可能帶動動漫、玩具等不同行業的生產,這些生產或創造過程可以帶給從業人員無比的滿足感。從事地產投資,當樓盤升值或者該樓盤明顯比其他樓盤升值時,也的確顯現一位投資人的眼光,但這種眼光和魄力放在其他行業也會取得成功。記者曾經采訪一位從事服裝批發的人士,他說投資無產權的批發鋪最怕空置,一旦出現空置他就會組織手下“打游擊”,立即把空置的鋪位填滿做批發。這種依傍于實業經營而產生的地產投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作為“剛需”族,可以選擇買房或者租房。對于手中有一定本錢的人來說,買房投資的確穩陣,但如果有機會投資創業,在不影響目前生活的情況下“賭”一把,也算無愧今生。
【選擇創業還是買房】相關文章:
國家都支持創業了為何創業還是這么的難11-05
如何選擇創業團隊成員02-11
關于考研還是工作給考研觀望者的選擇03-05
沒錢創業選擇什么項目開店好02-24
考研還是工作還是邊工作邊考研02-07
房改買房申請書01-24
選擇選擇的名言警句做選擇的名言警句01-31
買房協議書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