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章子怡所在漂漂羽毛創業團隊為何堅決不做全員持股
漂漂羽毛是一個紙尿褲品牌的創業公司,章子怡擔任該品牌首席產品體驗官。那么這家能請明星代言并且體驗的公司,幕后團隊是什么樣呢?只有三十多人的創業團隊為什么不全員持股呢?漂漂羽毛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劉佳分享關于漂漂羽毛團隊以及在人力資源的那些事。
章子怡擔任首席產品體驗官
一、理想主義的出發點
漂漂羽毛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劉佳
這是劉佳第二次創業了。
首次創業已是8年前,當時做的是一款訂餐網站,但因為模式問題,最終沒能做起來。
之后劉佳跑到母嬰領域摸爬滾打了幾年,在bobo集團下屬公司做到了總經理的位置。
2016年年初,劉佳又按耐不住了,和一群行業內的朋友聚在一起,商量著去做點什么新鮮事,如何拿投資。
經驗所在,劉佳這次想把創業方向放在母嬰領域,“不如做個高品質育兒平臺?”朋友的贊同給了他行動的底氣。前期深度調研之后,他決定,首款產品就做紙尿褲。
“之前人們會覺得國產品牌在質量、生產工藝、流程等方面會差一些,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國內有非常好的設備工藝和人員管理。”劉佳希望自己的產品能跟國際大牌相媲美。
聽起來有些理想主義。
劉佳可不管這些,他迅速搭建好了創始團隊,4個人,1位行業資深市場負責人,1位產品開發專家,還有1位是技術研發的大拿,這些都是劉佳的圈內老朋友,有人還在幫寶適待過。
產品研發、注冊公司、招兵買馬,一切緊鑼密鼓而又井然有序。
無獨有偶的是,彼時章子怡產女不久,身份升級的她也在創投圈內尋找合適的創業機會。經投資人介紹,雙方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并認定彼此十分合拍。自此,章子怡正式加入劉佳的團隊,也注定為這個年輕的公司預先籠上一層光環。
二、堅決不做全員持股
目前漂漂羽毛公司員工人數30多個,雖然是創業階段,但內部并沒有實行全員持股。
對此,劉佳的解釋是:
1,不希望通過全員持股的方式削弱股東股份;
2,公司設置了20%的期權池來分給關鍵員工,授予參考維度是個人能力和服務年限,同時還有部分股份要留給未來的核心員工,保持公司對人才的持續吸引力;
3,漂漂羽毛目前現金儲備較為充實,并不希望通過全員持股的方式來降低現有勞務成本。
公司人事管理方面,漂漂羽毛可謂快、準、狠,所有人均為社招或內部推薦,校招暫不在其考慮范圍之內。
對一家創業公司來說,快速執行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任何潛在的阻礙因素都不能存在。
“每個人進來都要干活,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去培養新人或測試誰行誰不行,而且本身自己的企業文化也在沉淀,如果太多年輕血液,我覺得這個過程會更慢。”
三、沒有企業文化別提好產品
一個項目的好壞與執行因素息息相關,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產品是品牌的義務,企業文化則是員工執行的動力。
“羽毛精神”是漂漂羽毛的價值觀,即堅韌、簡單、行動。
堅韌而執著,簡單而純粹,行勝于言。
為了貫徹這一文化,劉佳變得異常嚴謹,甚至有些強迫癥。
公司員工做任何項目,都要制定具體時間點,到了這個節點,是否完成,進度如何,有何收獲,每一項都要做出明確回復,日報、周報、月報更是必不可少。每個詞都具化成相關政策落實到日常管理當中。
這個出發點帶著些理想主義的人,對待產品落地卻扎實異常。
四、創業以來的最大感受:責任感更強
心累,是劉佳創業以來最常產生的一個感覺。
在職業經理人階段,每個人都只是在為團隊和工作負責,做事難免會功利一些,只要把成本降低、銷售擴大,這個人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至于品牌能不能走得更遠,未來能服務多少人,并不是那么上心。
但創業之后,劉佳就必須要扛起用戶情感這桿大旗。
“我們可能不單單去做銷售,甚至有時候為了讓品牌更好的成長會放棄一些銷售。”
隨后,劉佳又補充了一個感想,“其實創業團隊小的時候,一個人做得事情特別多。”以前,做管理就真的只是做管理,有策略管理和戰略規劃就夠了,但當了創始人之后,就要兼職做客服、銷售,把控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所以這里的付出會更多。”
【章子怡所在漂漂羽毛創業團隊為何堅決不做全員持股】相關文章:
求職禮儀故事:水上漂功夫11-07
創業團隊的口號09-29
創業團隊口號02-25
創業的團隊口號01-27
創業團隊口號01-16
創業團隊口號10-30
以前的我為何總是創業失敗12-04
創業期為何要為錯誤買單12-10
國家都支持創業了為何創業還是這么的難11-05
創業團隊建設方案09-25